×
伟大的飞跃:中国能源发展40年/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系列丛书

伟大的飞跃:中国能源发展40年/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系列丛书

¥17.5 (2.7折) ?
1星价 ¥35.0
2星价¥35.0 定价¥6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0978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0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010097879 ; 978-7-01-009787-9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解读了中国能源政策的发展过程,比较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能源文化,阐述了中国开展能源革命的前因后果,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能源合作的机遇与风险。 在大能源时代,能源大国将会重建,石油大国将不再是能源大国的核心,并将引入诸如能源供给大国、能源需求大国、能源技术大国、能源金融大国及相应的低碳大国等概念。 中国的能源发展一直面临着如何在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三者之间追求平衡的问题制约,这就决定了中国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标和首要任务是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积极参与靠前能源合作,在履行稳定优选能源市场大国责任的同时,实现本国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目录

**章 改革开放40年能源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第二章 煤炭:支撑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节 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第二节 黑金能源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巨大问题
第三节 打造现代煤炭体系,走向绿色发展时代
第四节 典型煤炭地区和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第五节 中国煤炭未来:减量与绿色发展

第三章 崛起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
**节 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引进来”促进开发(1978-1988年)
第二节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打破流通“双轨制”,实施“走出去”战略(1988-1998年)
第三节 石油石化产业重组,建立多元主体的市场结构,天然气市场快速发展(1998-2012年)
第四节 新一轮石油天然气行业体制改革工作深入推进(2012年至今)
第五节 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崛起

第四章 当之无愧的大国电力
**节 电力工业发展迈入世界之巅
第二节 电力工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三节 未来发展展望

第五章 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的旗帜
**节 水电建设为主阶段(1980-1990年)
第二节 水电大开发及其他新兴产业的小范围应用阶段(1990——2000年)
第三节 各类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化发展阶段(2000——2012年)
第四节 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主流(2012年至今)
第五节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成就总结
第六节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能源与环境:走向生态文明之路
**节 环境保护理念逐步树立,能源领域污染防治逐渐起步(1978-1999年)
第二节 能源生产利用规模迅速扩大,生态环保形势严峻,能源与环境寻求协调发展(2000——2010年)
第三节 能源生产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协调发展(2010年至今)
第四节 未来发展展望

第七章 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
**节 节能在我国能源发展中居于优先地位
第二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节能管理制度

第八章 能源国际合作:从“参与融入”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助推我国能源发展与转型
**节 “引进来”助力国内发展,能源国际合作初步探索(1978-1992年)
第二节 “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能源国际合作迈开步子(1992-2002年)
第三节 “走出去”和“引进来”更好结合,能源国际合作全面铺开(2002-2012年)
第四节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中国方案,能源国际合作走进新时代(2013年至今)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伟大的飞跃:中国能源发展40年/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系列丛书》:  2016年,为落实国家有关去产能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西省加快煤炭产能退出,并于当年8月份发布了《关于对山西省2016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目标分解及时间进度安排的公告(**批)》,被外界称为“煤炭大省打响去产能的**枪”。2016年目标是率先退出2000万吨产能,计划在2020年前退出1亿吨以上。其间,原则上停止核准新建煤炭项目,停止审批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不再审批煤炭生产能力核增项目,全省矿井数量由目前的1078座减少到900座以内。  总体上,通过全力实施供给侧改革、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加强省内企业横向整合、做大做强,优化企业市场结构;进一步做细做优煤炭深加工,提升产品市场价值;努力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煤的清洁高效低碳综合利用等,使得山西省黑色煤炭初步实现绿色发展。  在资源整合方面,进一步化解长期存在的“多、小、散、弱”等问题,通过鼓励横向整合、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及“上大压小”等措施。山西省煤矿矿井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上万座,降至2008年之前的2600座,进一减少至2016年底的1000座以内,30万吨以下矿井全部淘汰。全省煤炭产量也由2008年的6.56亿吨,增长至2014年历史*高值的9.77亿吨,2015年产量基本与上年持平。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鉴于新的形势及特点,2016年初国家出台相关去产能政策,山西省紧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推动煤炭行业去产能。2016年,全省关闭25座煤矿,退出产能2325万吨,完成年初制定的退出2000万吨产能目标;并积极争取国家出台的“减量置换”政策,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先进产能,对18座已经开工建设但手续不全的先进产能煤矿项目进行了认真研究,上报国家并全部得到批复,加快了全省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奠定了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良好基础。通过严格落实国家煤炭减量生产政策,山西省2016年全年煤炭产量8.32亿吨,比上年下降15%左右。全省煤炭价格结束了从2011年5月到2016年4月连续59个月下跌、行业效益从2014年7月到2016年9月连续26个月亏损的局面。山西省煤炭行业由2015年底的90%以上亏损,到2016年底60%以上赢利。  在煤炭转化及深加工方面,山西省着力推进煤转电、煤转化产业发展,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同时加大煤炭产业延伸,发展新型煤化工行业。2015年10月,山西省制定《推进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实施方案》(晋经信电力字[2015]225号),依照方案,到2017年,全省现役统调主力发电企业将全部实现煤电一体化或长协合同运营全覆盖。山西省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发挥资源、资金优势,建设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不断提高非煤产业在企业产值中的比重,仅2015年就推动潞安集团忻州煤炭清洁利用油电化热一体化项目、阳煤集团晋北煤化工园区、同煤集团40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等11个项目落地,总投资185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96亿元。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