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源输入变化对长江口渔业资源影响研究

包邮陆源输入变化对长江口渔业资源影响研究

¥32.9 (5.7折) ?
1星价 ¥32.9
2星价¥32.9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0001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72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521000191 ; 978-7-5210-0019-1

本书特色

  二十年来,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支持下,完成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监测工作,获得了长江口生态和环境综合调查数据;在国家基金委员面上基金项目“陆源输入对长江口近海渔业资源影响机制研究”资助下,研究团队开展了长江口生态系统长期变化和陆源输入关系研究。为进一步系统总结自上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口生态环境演变特征,特撰写本书以飨读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线薇微研究员在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和环境综合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经详细研究分析编撰而成。书中阐述了长江冲淡水输入变化对长江口渔业资源及相关环境要素的影响情况,包括鱼类浮游生物、无脊椎动物资源、鱼类资源、初级生产力、入海泥沙、物理环境(温度、盐度)、水化学环境、沉积环境等方面,数据资料翔实,分析全面,可为充分认识长江口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目录

1 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特征…(1)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3 长江入海径流…(11)
4 长江 入海泥沙的影响调查…(24)
5 长江口物理环境…(30)
6 长江口水化学环境…(40)
7 长江口沉积环境…(47)
8 初级生产…(55)
9 鱼类浮游生物…(60)
10 无脊髓动物资源…(88)
11 鱼类资源…(131)
12 结论…(160)
参考文献…(16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线薇微,女,1969年11月出生,籍贯黑龙江哈尔滨,2000年获博士学位,并进入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现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资源生态学方向学科方向带头人,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理事兼秘书长,鱼类学分会副秘书长。作为长江三峡工程监测系统重点站负责人,完成长江口生态与环境长期监测,积累大量河口生态系统基础数据,为进一步探讨长江口生态系统历史演变机制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三峡工程建成前后河口生态与环境的改变进行了系统研究,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有效评价环境对水生生物群落影响关键技术,面向国家需求,客观评价了三峡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改变对河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程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