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450672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9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54506721 ; 978-7-5545-0672-1
本书特色
《燕赵文化丛书》开拓了燕赵文化史等方面研究的新领域,首次较为集中完整、全面地揭示了燕赵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与重要作用,论述了燕赵原始文化至近代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多有新的研究结论,发前人之未发,不仅对全面深入研究燕赵地域文化,而且对中华地域文化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刘洪升编著的《燕赵文化史稿:近代卷2》主要记述燕赵近代教育、学术、科技、文学艺术等在近代化为指向的历史变革时期如何面对中西文化和中西文明的碰撞,逐步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路径及形态。
内容简介
《燕赵文化丛书》开拓了燕赵文化史等方面研究的新领域,首次较为集中完整、全面地揭示了燕赵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与重要作用,论述了燕赵原始文化至近代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多有新的研究结论,发前人之未发,不仅对全面深入研究燕赵地域文化,而且对中华地域文化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燕赵文化丛书:燕赵文化史稿(近代卷2)》主要记述燕赵近代教育、学术、科技、文学艺术等在近代化为指向的历史变革时期如何面对中西文化和中西文明的碰撞,逐步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路径及形态。
目录
上编
**章 近代燕赵报刊、出版与公共图书馆的兴起及发展
一 近代燕赵报刊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
近代报刊的创办
在维新运动中发展起来的燕赵地域中华民族近代报刊
燕赵地域近代报刊的多元化拓展
民国初年燕赵地域报刊的新时代特色及五四新文化报刊的兴起
二 中华书局的建立与近代燕赵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中华书局的建立及其初期发展
近代燕赵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第二章 近代燕赵方志编修与近代方志学研究
一 近代燕赵方志编修与方志学研究
近代燕赵地方志编修
近代方志学研究
二 著名方志与方志学家
光绪《畿辅通志》
贾恩绂与《盐山新志》
方志名家史梦兰
方志名家王树柟
中编
第三章 近代燕赵民俗文化的演变
一 婚丧礼俗文化嬗变
婚姻礼俗的延续与更易
丧葬礼俗之变革
二 物质民俗文化演变
服饰文化之变迁
饮食文化之变迁
居住文化之变迁
出行方式之巨变
信息传递方式之巨变
三 口承语言民俗中的燕赵近代民谣略说
家庭生活民谣
时政民谣
社会问题民谣
社会生活民谣
第四章 近代燕赵地域民间信仰变迁
一 自然神崇拜走向衰落
二 人物神崇拜日渐淡漠
第五章 近代燕赵家庭及宗族的变迁
一 近代燕赵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演变
家庭规模趋小与家庭结构新形态
家庭基本功能的演变
家庭关系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二 传统宗族在近代的衰落
近代燕赵地域宗族的区域特点
近代燕赵宗族形态日渐弱化
下编
第六章 国剧——京剧
一 京剧的形成
徽班进京与京剧的形成
京剧形成时期的主要表演艺术家
二 京剧艺术走向成熟与繁荣
京剧艺术的成熟
京剧演出场所及活动蓬勃发展
京剧观众群的扩大
京剧科班——培养京剧艺术家的摇篮
京剧兴盛时期的著名表演艺术家
清代宫廷戏剧与京剧的形成及发展
三 京剧改良
京剧改良的兴起及田际云的京剧改良活动
梅兰芳的京剧改良活动
天津的京剧改良活动
第七章 近代戏曲与话剧的兴起及繁荣
一 河北梆子的形成与兴盛
河北梆子形成期
河北梆子走向兴盛期
二 评剧的兴起
评剧渊源辨析
评剧的形成及兴盛
评剧创立、形成时期的著名演员
三 地方戏曲的发展与兴盛
丝弦
保定老调
河北乱弹
唐山皮影
武安落子
哈哈腔
四近代话剧
春柳社的话剧活动
天津南开话剧活动
第八章 近代燕赵民间曲艺、民间艺术和杂技与武术文化
一 民间曲艺
乐亭大鼓
西河大鼓
京韵大鼓
相声
单弦
天津时调
二 民间艺术
杨柳青年画艺术
武强年画艺术
蔚县剪纸艺术
“泥人张”彩塑艺术
鼻烟壶内画艺术
风筝艺术——“风筝魏”
近代天津砖雕艺术
三 民间杂技艺术与武术文化
吴桥杂技艺术
沧州武术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章 近代燕赵报刊、出版与公共图书馆的兴起及发展
一 近代燕赵报刊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
近代报刊的创办
在维新运动中发展起来的燕赵地域中华民族近代报刊
燕赵地域近代报刊的多元化拓展
民国初年燕赵地域报刊的新时代特色及五四新文化报刊的兴起
二 中华书局的建立与近代燕赵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中华书局的建立及其初期发展
近代燕赵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第二章 近代燕赵方志编修与近代方志学研究
一 近代燕赵方志编修与方志学研究
近代燕赵地方志编修
近代方志学研究
二 著名方志与方志学家
光绪《畿辅通志》
贾恩绂与《盐山新志》
方志名家史梦兰
方志名家王树柟
中编
第三章 近代燕赵民俗文化的演变
一 婚丧礼俗文化嬗变
婚姻礼俗的延续与更易
丧葬礼俗之变革
二 物质民俗文化演变
服饰文化之变迁
饮食文化之变迁
居住文化之变迁
出行方式之巨变
信息传递方式之巨变
三 口承语言民俗中的燕赵近代民谣略说
家庭生活民谣
时政民谣
社会问题民谣
社会生活民谣
第四章 近代燕赵地域民间信仰变迁
一 自然神崇拜走向衰落
二 人物神崇拜日渐淡漠
第五章 近代燕赵家庭及宗族的变迁
一 近代燕赵家庭结构及其功能的演变
家庭规模趋小与家庭结构新形态
家庭基本功能的演变
家庭关系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二 传统宗族在近代的衰落
近代燕赵地域宗族的区域特点
近代燕赵宗族形态日渐弱化
下编
第六章 国剧——京剧
一 京剧的形成
徽班进京与京剧的形成
京剧形成时期的主要表演艺术家
二 京剧艺术走向成熟与繁荣
京剧艺术的成熟
京剧演出场所及活动蓬勃发展
京剧观众群的扩大
京剧科班——培养京剧艺术家的摇篮
京剧兴盛时期的著名表演艺术家
清代宫廷戏剧与京剧的形成及发展
三 京剧改良
京剧改良的兴起及田际云的京剧改良活动
梅兰芳的京剧改良活动
天津的京剧改良活动
第七章 近代戏曲与话剧的兴起及繁荣
一 河北梆子的形成与兴盛
河北梆子形成期
河北梆子走向兴盛期
二 评剧的兴起
评剧渊源辨析
评剧的形成及兴盛
评剧创立、形成时期的著名演员
三 地方戏曲的发展与兴盛
丝弦
保定老调
河北乱弹
唐山皮影
武安落子
哈哈腔
四近代话剧
春柳社的话剧活动
天津南开话剧活动
第八章 近代燕赵民间曲艺、民间艺术和杂技与武术文化
一 民间曲艺
乐亭大鼓
西河大鼓
京韵大鼓
相声
单弦
天津时调
二 民间艺术
杨柳青年画艺术
武强年画艺术
蔚县剪纸艺术
“泥人张”彩塑艺术
鼻烟壶内画艺术
风筝艺术——“风筝魏”
近代天津砖雕艺术
三 民间杂技艺术与武术文化
吴桥杂技艺术
沧州武术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寻味中国
¥10.3¥3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7¥26.0 -
茶经(黑白版)
¥11.8¥48.0 -
中国馔馐谭
¥12.7¥23.0 -
瓢箪鲶闲话
¥9.7¥36.0 -
经典常谈
¥5.8¥14.8 -
我的童年在台湾
¥10.7¥32.0 -
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
¥9.6¥30.0 -
三大师谈红楼梦
¥14.4¥45.0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东北的土灶
¥14.7¥45.8 -
神秘的黑猫
¥16.3¥48.0 -
东瀛印象记
¥11.9¥35.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20.3¥39.0 -
山里山外
¥15.1¥35.0 -
蒋凡讲世说新语
¥20.3¥5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5.7¥22.0 -
文史足徵录
¥17.2¥49.0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山海经
¥5.6¥15.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4.7¥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