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0479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84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68047937 ; 978-7-5680-4793-7

本书特色

◆本书是茶继《绿书:周重林的茶世界》之后,又一本写得好玩又好看的才子书。作者延袭一贯写作风格,通过追溯、走访茶链上相关的人事,以身悟道,告诉你茶之道,在行,不在言。 ◆作者周重林是国内茶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已经出版多部有关茶的专业书和畅销书,其中《茶叶战争》销售额突破20万册,再版16次。 ◆本书图文结合,内容深刻,是作者近几年对茶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内容信息量大,对茶的解读深刻而独特。

内容简介

本书讲诉了作者从南到北,跨越海峡,从北京到台北,从香港到日本,从深圳到景洪、到革登、到莽枝,从大都市到山野,访一地的茶与茶楼,诉一地的情与景、与人;其中,包括作者与茶人及茶本身的对话,既有茶文化大家,也有茶仓储、茶品牌、茶爆品等,充满了知识的趣味与专业的精深;还透析了云南地域茶文化的特质,也有对茶专著,诸如《茶经》、《茶之书》等的深刻解读。 本书只字不提茶道为何物,作者通过追溯、走访茶链上相关的人事,以身悟道,告诉你茶之道,在行,不在言。

目录

游学
南昌:善意与茶意
宁波、深圳、东莞:温柔的心意
北京:安静的力量
宋庄
惠量小院
正德茶室
燕子的家
老舍茶馆
和静园
日本访茶记
宇治:传统如何创造性转化?
京都:茶的颜色
东京:云南茶聚
深圳:茶里的市民精神
香港:大隐隐于大都市
江南喝茶记
台北访茶记
2018年1月10日:在“串门子”串门子
1月11日:见识大师小居、台北食意
1月12日:重逢不断重逢的人与物
1月13日: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到奇古堂
1月14日:阳明山的春秋意
建水访茶记
景洪喝茶记
革登访茶记
莽枝访茶记
在倚邦老街
在景迈山山林祭祀
薅草
勐库喝罐罐茶记
勐库大雪山访茶记
广州喝茶记
斗室生活馆
殷总茶室
红茶哥

私聊
与褚时健、季克良聊烟与酒
与陈海标聊普洱茶仓储
与杜国楹聊小罐茶的爆品秘诀
与刘湘云说柏联普洱
与木霁弘谈茶马古道的崛起之谜
在茶里寻找荣光
诚品:一把知识的梯子
认真喝茶的意义
为什么天才都是结伴而来
与郑子语书
与罗军书
与聂怀宇书
与王迎新书
与詹英佩书

讲义
云南茶文化的特质
茶马古道:新文化运动
越陈越香: 新产品符号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贡茶进贡时间、名称与数量
百(千)年古树:新物种与新知识
陆羽的《茶经》要怎么读?
怎么读《茶之书》,才能正确认识日本那样的茶道?
《绿色黄金》与茶叶帝国的崛起
红汤茶的发展简史
产区怎么做红汤茶
销区的红汤茶饮用习惯养成
产区的红汤茶应对
熟茶**代匠人卢铸勋
广州与昆明的现代熟茶之路
茶叶图景:茶叶对世界的重塑
展开全部

节选

序 好多年了,时不时有人问我怎么提高写作水平、怎么把文章写好? 我当然明白,人家以为学者就是有学问的人,又把我当作学者,且也写一些东西,因此才来问我写作的问题,虽然他们未必知道,我所理解的学者其实只是“学习者”。有时候还有人说我文笔漂亮,我也很清楚,他们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因为客气,或者只是为了“嫁祸于人”,把工作推给我,再不然,就是不知道文笔漂亮是什么意思,或没见过真正文笔漂亮的作品。 在我认识的人中,周重林的文笔才是漂亮的。 所谓文笔漂亮,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写得好。下面我想先说说重林为什么写得好,后再说说我认为如何写得好,也就是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重林明显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对语词的敏感。对此,可以从他谈论“茶文化的好词系统”这样的文章中看出来。另外,重林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茶马古道20年:从学术概念到文化符号”,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对一个现象的概括,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他对“茶马古道”这个语词或者符号更感兴趣才注意到时代的变迁。 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呢?应该说,这只能是多方面条件综合的结果,而不会是单一因素直接导致的。如果不以天赋为托词而一定要在其中找出突出的因素,我想可能是庞杂的、大量的阅读:正是在对各种相关或不搭调的文字的阅读中,你才能够发现某种表达、某个语词不同于其他作品。正如张爱玲在自述中所说,读《红楼梦》读得多了,在读某个新的版本时就会觉得某个不同于旧版的词自己跳出来。 然而,“读万卷书”很容易读成书呆子,所以《礼记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治这种毛病,好的方法就是“行万里路”。这种见解(我有意偏离了一点正解、俗解),好像是先见于明末画家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董其昌说的是画,若用于讨论写作,“行万里路”应该是增加阅历以及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实际知识互相印证并结合起来。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是游学,去拜访各个地方、各个行业有才能、有修养的人,向他们学习,与他们讨论。读书重要,交游也重要,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有贡献的学者,很少有像康德那样一辈子蜗居一地的例子。 后,还要有一点“名利之心”。一个人总不想区别他人甚至超越他人,当然就不可能乐于伤精费神地花大力气去创造什么。甘于混迹于流俗就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又没有贡献新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能是好文章吗?对此有感觉的人,可以读一读重林的“生命是一场自我表扬”。 以上这四点,可以从这本书的游学、讲义、私聊这些内容中看得出来,也可以从重林此前的文章和著作中看得出来。 不过,这些都还只是泛泛而谈,由于这本书是写茶的,而且上面提到重林所写的文章也不见于本书,所以接下来我再从茶的角度谈一谈这个问题。茶是不含酒精的饮料,也就是说,除了酒以外,全世界喝茶的人多。然而,喝茶却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不说有人喝茶、有人不喝茶,单是怎么喝茶这个问题,大家各有各的喝法、各有各的讲究或不讲究。对此,中国各地、各民族茶俗之丰富已经令人眼花缭乱,再加上国外更多地方与民族的茶俗,那就真是可以叹为观止了。 在这种背景下要写出新意,就要兼顾喝茶这件事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在写作上,这个问题表现为茶文化写作的方法问题。 重林的茶文化写作,摇摆于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之间。此前重林有“品茶三不点”一文,其实就是中国文人饮茶风尚的一篇简史。这篇文章基于对茶史文献的大量阅读,而专门选取其中关于饮茶风尚的文字,以时间为线索来比较饮茶风尚的观念变迁,既有自己的心得,又论及历史上许多大名鼎鼎的茶人,自然不易落入俗套。他的《民国茶范》一书,就是把这种做法用于晚近历史阅读与写作的成功例子:民国去今不远,名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都喝茶,这是公共性;但他们怎么喝茶、喝茶对于他们的学术、人生有着怎样的意义,却不是很多读过大学的人都了解的,这是私人性。 当年我和重林在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为同事,都对云南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我正在从唐入宋,希望他可以从清入明,在元代会合。可惜他后来基本放弃了纯粹的研究,专以茶文化写作为本行,如今渐行渐远,很多人都把他当作是一个作家了。 举个例子,对于茶史的阅读和分析,重林“品茶三不点”是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但是有些有趣细节被他放过了。 关于饮茶,张源在《茶录》中说:“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其中的“神”字,或作“幽”,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哪一个字为是呢? 张源是明代人,生卒年不详。顾大典题张源《茶录》时说:“洞庭张樵海山人,志甘恬澹,性合幽栖,号称隐君子。其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故所诸《茶录》,得茶中三味。余乞归十载,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谓纤悉具备。其知者以为茶,不知者亦以为茶。山人盍付之剞劂氏,即王濛、卢仝复起,不能易也。”顾大典是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他说“余乞归十载,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知其文大约写于在1595年前后,此时他已得到张源《茶录》一书。又因为他说张源“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而写成《茶录》一书,则张源应该在1565年左右已经事茶。 有了这个时间参照之后,我们再来看另一条材料,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陈继儒《岩栖幽事》“品茶”条:“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六七人,是名施茶。”这段文字与张源《茶录》“饮茶”条非常接近,张源和陈继儒的活动时间又相去不远,想来两个人的文字之间应该有继承关系,或者说当时南方文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观念比较一致。那么,既然陈继儒作“神”,张源也作“神”而不是作“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如果这一判断成立,当时文人的观念,一个人独自喝茶所追求的就不是不被人打扰的清幽之境,而是为了品味、追求茶的“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高濂所著《遵生八笺》说:“饮茶,一人独啜为上,二人次之,三人又次之,四五六人,是名施茶。” 此书刊于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其说法与前二说略有区别,但从都把喝茶的人多了就贬低为“施茶”来看,上述判断大致不误。 当然,我遗憾重林越来越成为(或被认为)是一个茶文化作家,并不等于我认为成为一个作家、一个茶文化作家有什么不好。周作人《喝茶》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断不可少。”此之谓也。 后再说说开头提到的事,也就是人家问我的问题。 前些年,几个朋友都问过这样的问题:怎样让低年级小学生不害怕写作文? 这个问题不难。我的答复大致是这样:让孩子每天给家人写一张字条,先不限内容、不限长短,也别管写得是否通顺。然后家长一定要认真答复,表示对他写的事和话感兴趣,和孩子建立起互动关系。这样持续一个月之后,可以要求孩子写自己的生活,比如学校里的经历、感兴趣的事情之类,能多写几句话就多写几句话,也不勉强其长短,然后家长再认真答复,养成和孩子之间用书面语交流的习惯。这样几个月之后,就可以要求孩子每次写一件事情了,但是仍然不要在乎写得是否通顺以及有没有调理,只要告诉他们一点:可以试试不同的写法,看看怎么写能把事情说得更清楚、更有趣,让人想读、读后就像在现场看见一样。 一般都是过了几个月,我就得到了感谢:孩子不怕写作文了,甚至有的孩子还喜欢上写作文了。 这里边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至少在汉字文化系统里,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是两种东西,要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能,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需要反复的训练,而口与手之间的转换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第二,初学写作者怕的是无话可说,原因主要在于不知道读者是谁,然后就会觉得不知道写什么,而这种练习一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好文章往往都是改出来的,除非你已经是个中好手,所谓文思泉涌、一挥而就的杰作,往往都是事先打了草稿的。 也有朋友一听这些方法就表示怀疑,对此,我的答复都是这样的:请问你写过几次一百字以上的微信或短消息?写清楚事情了吗?不必再发微信或短消息补充、修正了吗?然后他们就不说话了。 这是针对小学生的作文而言的。前两个月,有位大学教授请我推荐一两本提高汉语写作水平的教材,给硕士博士生用,说是他们字词句都还没理顺。 这就有点高看我了,但是又不好随便推脱。如果不论写作方法,重在怎么帮人家理顺字词句,我的建议是可以先要求他们这么做:首先,不准写长句子,例如一个小句不得超过一行,一个整句不得超过两行;其次,大限度用口语写作,怎么说就怎么写,写好了之后在讨论会上给师生大声念一遍;后,除了必要的限定词,尽可能不要用形容词。如果每天都这么写的话,坚持两个月就好了。 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句子短了,就容易发现有错;口语化了,就不容易出错;练习惯了,就改好了。 其实写任何东西都要这样,包括你在朋友圈所写的微信,“wechat”正是聊天之意。总的来说,我觉得现在从中小学的作文课到大学里的写作课,往往都是把学生往文学写作上带,结果他们在作文中越来越不会写接地气的话了。高中生的抒情腔调随处可见,就是一个明证。 这些当然不是写出好文章的全部条件,而是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好文章的语词和句子莫不如此(但不排除为了避免雷同和单调而使用一些相反的策略)。更进一步,就是篇章结构的问题了,这个问题更复杂,容后再谈。举例来说,我认为八股文其实是一种很成功的篇章结构方式,回头看看那些痛斥八股文的言论,其实大都没有区分日常写作与文学写作,否则,为什么英语作文所谓的模版,为什么就有用得多? 再说一点,也见于重林的写作之中。上个月陪孩子读汪曾祺《昆明的雨》,之后就此文讲过一次怎么写好作文。我的要点是:一篇好的作文,要么写出和读者有直接关系的内容,要求么写出和你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否则就很难写得吸引人。具体怎么写呢?那就像我们之间聊天一样写,但是尽可能不要说重复的话,然后多修改。另外就是多读书,慢慢地就知道怎么写更好了。 你看看,从重林的这本书,是不是可以证明上面讲的这些简单方法的其实很有效?当然,是与不是其实都不太重要,我更在乎的是周作人所谓的“同二三人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杨海潮2018年火把节,于大理

作者简介

周重林 著名茶文化学者。 主要作品有《茶叶战争》《茶叶秘密》《茶叶江山》 与《绿书:周重林的茶世界》等。 其创办的自媒体“茶业复兴”是茶界影响力大的自媒体之一。 2014年,入选《生活月刊》 “文艺复兴百人集”。 2015年,获得《中华合作时报》“新媒体营销推广个人奖”。 2016年,获得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兴文强茶”杰出贡献奖。 2017年,其企业获得云南省十佳茶文化传播企业奖。 2018年,获得“中华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