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视阈下的济慈诗论和他的诗

跨文化视阈下的济慈诗论和他的诗

1星价 ¥32.9 (7.0折)
2星价¥32.9 定价¥47.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57605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6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100157605 ; 978-7-100-15760-5

本书特色

《跨文化视阈下的济慈诗论和他的诗》从跨文化视角对济慈的诗歌作品和诗学理念进行探索。一方面,全书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选取了济慈有代表性的诗歌,包括《伊莎培拉》《秋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每当我害怕》《灿烂的星》等作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微观的角度走进济慈创造的美的世界,对济慈诗歌的特点、文学批评的风格内涵及现实意义都做了阐述,认为认同和注视是济慈诗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它们也决定了济慈的诗学倾向于直觉思维的特点。另一方面,全书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跨文化的视角对济慈诗歌与古希腊文化、中国道家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进行对比研究,不仅阐述了济慈审美倾向上与希腊文化的亲缘关系,更将济慈诗歌放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拓宽了济慈研究的思路,展现了济慈思想的复杂性,揭示了济慈诗中深奥与微妙的哲思。东方文化背景的引入,为重新解读济慈诗歌的思想与艺术内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更新富有启示作用。

内容简介

《跨文化视阈下的济慈诗论和他的诗》是一部集思想性、学术性与创新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首先,本书所展现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对济慈诗论和他的诗的研究空白。作者独辟蹊径,选取了跨文化视角对济慈的诗歌作品进行探索,并阐明了济慈审美倾向与希腊文化的亲缘关系,亦将济慈诗歌放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展现了济慈思想的复杂性,揭示了济慈诗中深奥与微妙的哲思。其次,本书从文本出发,通过认真细致的文本分析来寻求结论。对济慈诗中的代表性作品包括长诗、十四行诗、颂诗等都进行了研究,一方面推陈出新,一方面拓宽研究范围,扩大研究视域。*后,本书对济慈诗学理念的论述也有独到之处。济慈没有写过专门的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章,他的诗论主要散见于他的书信中。作者对这些非刻意而为的著述进行探索,挖掘出了济慈文学批评的风格、批评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目录

**章 诗思的流星——诗人与他的诗人之梦 **节 贫寒才子的诗人之梦 第二节 结识文人墨客并渴求手足知音 第三节 生死边缘的爱情之焰 第四节 品味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盛宴 第二章 激情的进发:自然书写中的情感释放 **节 安顿动荡心灵的伊甸 第二节 自然体悟中的主体飘浮 第三节 寻美之路即自由之路 第三章 诗苑的奇葩:济慈诗歌的解读 **节 济慈诗歌中的哥特文学传统 第二节 不同语境下的济慈颂诗 第三节 译介角度的济慈诗歌分析 第四节 济慈的美学理念 第五节 济慈诗中对死亡主题的诠释 第六节 济慈诗中对生命内涵的思索 第四章 感悟艺术真理的脉动:济慈的诗学品质 **节 济慈的“注视”诗学 第二节 对生存本体问题的探索 第三节 文学批评中的认同问题 第四节 变色龙效应 第五章 插上灵异的翅膀:希腊神话与济慈的诗歌 **节 古希腊神话的思想内涵 第二节 诗性的神话 第三节 古希腊神话与济慈的诗歌 第六章 一异域的和声:济慈思想与道家思想之比较 **节 济慈审美观与道家审美观 第二节 “虚静”理论与“消极能力”说 第三节 济慈之“忘”与道家之“忘 第七章 他山之石:中国古典美学视阈下的济慈诗歌 **节 绮丽的意象 第二节 洗练的语言 第三节 豪放的风格 第四节 婉约的情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桂君,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仿吾青年学者,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英语语言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修辞与文体,社会语言学,翻译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