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食者协会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50031043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40页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50031043 ; 978-7-5500-3104-3
本书特色
作者把科幻与悬疑相结合,带你亲临拯救人类思想的伟大冒险,窥破世界末日的无穷奥秘!一百年来的秘密组织酝酿着巨大的阴谋。渺小的人类将走向何方?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那多带你走进杀机重重的神秘世界。
内容简介
那多的朋友冯逸在一场游戏中意外身亡, 而死因却无比离奇, 那多抽茧剥丝, 发现了百年来的惊天秘密: 这个世界居然存在一个“喂食者协会”, 世界上*优秀的头脑聚集在一起, 旨在让全人类成为可操纵的“被喂食者”。喂食者协会所涉及的学科早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他们的新血计划开始向全世界渗透……那多被卷入巨大的漩涡之中, 一个前所未有的阴谋逐渐呈现。
目录
**章 葬 礼
第二章 第二个愿望
第三章 你是谁
第四章 是 我
第五章 一百年来人类*大的隐秘
第六章 钓鱼岛
第七章 无尽猜想迷宫
第八章 死亡丛林
第九章 骨 牌
第十章 黑 梦
第十一章 杀 机
第十二章 另一种方式
第十三章 终 止
第十四章 空中城市
尾声
尾声之二
节选
**章葬礼 盛夏。巨鹿路675号。这一次,铁门敞开着。 眼前的一切被太阳晒得有一种不真实感。它们其实已经在这里很久了,不论是铁门上的陈锈,还是两边门柱上的残垢,又或者是树冠斜探出来,在前方主楼的门头前另搭出一重弧顶的瓜子黄杨,以及黄杨脚下分界花坛和石板路的太湖石,甚至旁边用灰红砖彻出来的小间门房,都早在时间里褪出另一种面目来了。但现在,下午三点的阳光,在它们上面刷了层新鲜的味道。 门房里的人伏在桌上,耷拉着脑袋,像是在默哀,又或者在打瞌睡。实际上,我想他在看着我,用他的脑门儿,他的头发。 我踩着黄杨的光影往里走。太明媚,我想,这不合适。毕竟,正有一场葬礼。那种被审视感是从哪里来的,结结实实,细细密密。是死者吗? 主楼的砖墙上满是爬山虎,手掌大的叶片伸出来一层一层接着太阳。它们绕过一扇四格有机玻璃窗,丝丝缕缕搭在门头上。我抬头看了眼玻璃窗,茶色的底,绿色的纹,左上方那格空荡荡的,还是没补上。这样的老式玻璃,碎了大概就只能空下去了。天,任何的缝隙后都像是有眼睛,爬山虎的叶片之间,玻璃窗的空洞后。 我不想从拱门下过。但那门头伸出来,挡住了整条主路,除非我踩进花坛里绕。这是个很美的门头,就像亭子,四个方向上都是圆拱门,半圆吊灯从穹顶上挂下,进主楼的拱门下有四级大理石台阶,通向铺着菱形格地砖的大厅。我记得有一面镜子正对着门,还有座钟,灯光会把这一切照得很辉煌。但我没有向门里看一眼,我不敢,我心虚,在我永远看不见的角落,总有一双浮肿的眼睛在看我。我低着头,穿过门头,又走进了阳光里。 稍好一些。 还是没听见哀乐。 绕到主楼的南面,花坛里种了竹子,没有风,也就没有竹声。有个少年站在水池的另一头,躲在爱神雕像后面。开始有不相识的悼念者走出来,与我擦肩而过。这一切,都没有声音。刚才街上的种种喧闹,不知在什么时候消去了。 有一股力量让这里安静下来。或许,这只是我自己的原因。我听不到了,甚至看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少,像小时候卷起纸筒放在眼前,世界遥远而扁平。我还能思考,但有些东西纠缠堆积在一块儿,牵起一根就扯着脑子痛起来。 葬礼的地点在草坪上。没有棺木,没有遗体,只是一个仪式。冯逸生前曾希望自己有一场草地葬礼,就像很多人有草地婚礼一样。这几乎是句玩笑话,但他走得太早,没有正经地说过身后事,别人也只能把玩笑话当真了。 我想他会满意的。因为他喜欢这里。今年春天他刚刚在主楼的西厅里加入协会,我们就是那时候认识的。 草坪的中央放了一块大理石板,上面支着冯逸的遗像。遗像后有个小盒子,也许是他的骨灰。 我把捧着的花放在草地上,给他鞠了三个躬,从沉默的人群里挤出来。 终于又听见声音,有人小声地说话。 **次参加这样宁静的葬礼,那个声音说,好像他就葬在草地下,大家都不敢打扰。 我发现自己已汗湿全身。 我在水池对面葡萄架下的石椅上坐下着,想让自己别再记着他死时的模样。然后,开始在心里说宽解自己的词语。 我又看见了那个爱神后面的男孩。 他坐在水池后的台阶上,临着郁郁葱葱满是爬山虎的石柱子,向我这边望着。我知道他并没有看见任何东西,只是个肤色惨白的空壳。 他比草坪上任何一个人,更哀伤。 我走过去,坐在他身边。 这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面色苍白中又有一抹病态的潮红,右手缠着绷带。他慢慢曲起膝盖,把脸埋了进去。 他在发抖。 “你是冯逸的儿子吗?”我问。我和冯逸没有太密切的交往,以为他是单身。 “他是我舅舅。”他回答,但并没有看我。 他断断续续地说了很多话,我听不清楚,他很想要倾诉,又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要倾诉。这种矛盾让他抖得越发厉害,显然在哭,很快无法继续。 我沉默了一会儿,看着眼前的雕像,开口说:“你舅舅很喜欢这里,他喜欢这座雕像,你知道它的来历吗?这儿曾经叫爱神花园,这座雕像……” 他抬起头,看着我,说:“叔叔,你能让我一个人待会儿吗?” “唉,对不起。” “不用。” 我站起来想要离开,可是怎么都做不到,有什么力量把我困住了。 他又看了我一眼—石头一样在身边静止不动的陌生人。 就这样,似乎过了很久,那句话才艰涩地从嘴里挤出来。 “我想,你应该知道你舅舅是怎么死的。是我。” 他茫然地看着我。 “凶手,是我。” 无形中有一声炸响,我松弛下来,那些快要把我勒毙的细绳纷纷崩解。我重新坐了下来。 那一晚,巨鹿路675号的铁门是虚掩着的。 晚上九点四十分,大风吹走了街上的行人,暴雨迟迟没有倾盆。这个点,台风“梅超风”大概已经在上海登陆,也可能正擦着海岸线向北而去,我不知道,气象台也不知道,“梅超风”行踪不定。 这绝不是个适合外出的夜晚。但是我必须在这里。 铁门一侧的墙上订了好几块牌子,借着路灯扫了一眼—“收获文学杂志社”“萌芽杂志社”“上海文学杂志社”…… 另一侧的门柱上挂着“上海市作家协会”的牌子。 竟选在这个滋生了各色故事的地方! 我推开铁门,落地插销在地上刮出迟缓的金石声,和着呼啸盘旋的风,令我的心脏收缩起来。 门房的灯暗着,没有人。真是大手笔,我想。 应该还赶得及吧,我看了眼表,九点四十二分。 台风夜,整个作协大院仿佛只剩下我这个推门而入的不速之客。所有的灯全暗着,连野猫都缩回了自己的角落。 但,她一定就在这里! 她的名字叫林绮雯,女,十七岁,在一所职业学校读财务会计,如芭比娃娃般美丽,曾有一头黑色长发—那长发已经被案犯割下来烧成灰,灰中横着半截火柴,以及用火柴写下的四个花体英文字母—LOVE。 我弯腰拎起插销,把铁门关上。铁门颤巍巍晃动着,我想象从背后看起来,那弓下去的身体和毫无提防的后脑勺儿,这是*好的袭击时机,只需要一双悄无声息移到背后的雨靴和一根猛力挥下的铁棍。 一点冰凉砸在我的后颈上,我一抖,直起身。是颗零星的硕大雨点,黑夜的云层里,它们快要待不住了。 我摸出手电,转过身。光柱照向左边,透进门房的玻璃里。那后面有张写字台,及一把靠背椅,椅子上坐着个苍白面容没有表情的中年男人—白光落上去的时候我突然担心会看到这种景象,但还好,是把空椅子。 我觉得,我正在被这院落里一百年来曾有过的影子们侵蚀着。那些故事被风吹出来,在周围伸展开彼此的细瘦腿脚,轻轻碰你一下,又碰你一下。 手电向右边照去,是一条夹在主楼和临街辅楼间的窄道,两侧的高矮植物正在风里抖动,扭出幢幢光影。 应该没有藏着人,我想,然后向正前方走去。 林绮雯会在哪里? 又一颗雨点,快了。 我走到拦在路心的门头下,脑袋上有声音,手电一抬,看见吊灯在吱吱哑哑地晃。收回手电往右照,主楼的门关着。风从前方、后方和左面的拱门里冲进来,在门头下绞作一团,发出喘息声。就是鼾声响起前,从喉管深处一阵一阵升起来的啸叫声。 我继续向前,石径在不远处右转,左侧花坛里种了竹子,我听见了它们的声音。尖狭的叶片在风里颤动、抽打、破碎、凋零、乱舞。 竹林多妖邪,好在这里的竹还不成林。 右侧就是主楼的正面,曾经的主要入口,每周一次,这里的三对六扇大门会全部打开,帷帘拉开,水晶灯亮起,举行盛大宴会,留声机里淌出音乐,宾客往来不绝……这片辉煌已经是八十年前的事,主人刘吉生1962年死于香港,水晶灯上的水晶也发黄了。 黑夜里我自然看不见发黄的水晶,那些灯被门紧锁在楼里,在我和门之间还隔着一方幽幽庭院。竹子的后面有暗黄或暗白色的光,从邻楼的几方窗玻璃后映出来,根本照不清什么,被风吹得摇曳不定。 庭院里的水池就在这影影绰绰间若隐若现,我贴着水池往主楼门廊走去,眼睛已经开始适应这片黑夜里的暗弱光线,用不着手电光,就能看见更多的东西。比如那些附在门廊前粗大立柱上的爬山虎,宽大的叶片向上沿伸入黑暗,似乎布满了所有墙面。叶片抱在一起,在一股一股的大风里起伏,像一层黑色液体。水池在我身后了,我却不禁回头去看。那池子中央托盘上的女人呵,我只能看清她身躯的轮廓,白日里那是窈窕多姿的,现在却扭曲得仿如活物。我觉得她冲我俯下了身子,没错,她正是面朝着我的。 我不愿再端详这幅景象,转身上了台阶,从立柱间穿过,一扇扇门去推,都锁着。手电光从门框玻璃照进去,落在大厅里那些长方桌和几十把靠背椅子上,没有人。 我走到门廊的*西头,手电光探向庭院的更深处。里面有块草坪,草坪后面是幢近二十年内新建的楼,四层还是五层,对着草坪的另一头,即主楼西侧,也有一幢记不清层数的楼,总之不高。那是翻新改建过的,新壳子里头,包着八十年前刘吉生的佣人们居住的小辅楼。加上北面临街的双层辅楼,这座大院里一共三幢新楼环绕着主楼,仿佛要把主楼里古老神秘的气息锁住,不让它爬进现今的世界。 林绮雯会在哪幢楼里?我走下台阶,又瞧见那水池子。我慢慢走近,在池边蹲下。脚边的草丛里趴了个东西,我伸手去摸,冰凉粗糙的金属表面,是只对着池子的铜蛙。 花瓣状的水池子如张开的手掌,不到十平方米,望似很深。我盯着看了很久,手电光在池面上来回晃动,*终也无法确定林绮雯在不在里面。我想起现场那摊灰烬边的大理石浴缸,古典造型,表面还有浅浮雕,风格和面前这个女人—普绪赫雕像相似,缸里浸着林绮雯的泰迪狗。 要不要下去摸摸,我摇了摇头,站起来。他没有道理就这么把她无声无息地淹在里面。 我猜她就在背后这幢楼里。 当然,还有案犯。他们在这八十多年老楼的某个角落里,等待我光临。 我穿过一团一团的风,绕回东面的门头。台阶上是两扇紧闭的三米多高的柚木大门,我拧了拧黄铜的圆门把手,用力拉,纹丝不动,又往里推,像是松了些,再猛地加力,嗡的一声闷响,开了。 我走进去,在门边的墙上摸到几个老式的拨动开关,全部往下拨,巨大的光亮瞬时刺得我眯起了眼睛。我反手把门关上,越来越狂暴的风立刻只剩下呜咽声,勾动着楼里的空气隐隐震荡着,内外呼应。还是有气流,一定有哪里的窗开着。 我身在一个铺着黑白菱纹格地砖的厅里,*主要的光源是头顶半圆球状的水晶吊灯,对面墙上嵌挂着包框三联门镜,正中间那扇里有个穿着蓝色短袖T恤的男人,凌乱的头发把拧着的眉毛遮去一半,手中有一团光。 我关了手电筒。 门镜左面是座一人高的座钟,钟面嵌在头部位置,长长的钟摆垂在身体里。我看了眼时间,已经不走了,却不知是多少年前停下来的。 厅里有四扇门,南面和西面的锁着,应该通向曾经的舞厅。螺旋扶梯边的两扇小门上挂着男女厕所的标志,我推开男厕所的门,地砖变成了马赛克小方格,贴着墙是一尺褐色和黄色格子,拼饰了勾状纹,里面是白色格子,缀着蓝心的X状纹。四壁和顶上的白色马赛克可能是新做的,没有地面上的斑驳。大理石洗手台,对面的单个挂式小便池,便池侧上方关着的彩绘玻璃窗,一目了然,没有任何可以隐藏的地方。 我退出男厕,又推开女厕的门,格局和男厕相仿,只是便池换成了格间。格间的门虚掩着,推开,没有人在里面。 我回到扶梯边,抬头向上看,扶梯一圈圈转上去,没入黑暗里,仿佛无尽的通天塔。旁边墙上还有开关,打开,一蓬光从顶上落下来。那是盏四五米长的水晶吊灯,缀在螺旋扶梯的中心,从三楼直挂到两楼半,就如整幢楼的心脏,散发着冷冷的光辉。 这盏灯一开,楼里就似有东西活过来。我这么向上看着,竟生出错觉,好像随时可能有一个穿着30年代睡衣的女人,在三楼扶栏后探出头来,对我说一句,你回来啦。 ……
作者简介
那多,原名赵延。 2000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并凭借其超凡的想象力一举成名。 从公务员到记者再到作者,从历史小说到荒诞搞笑小说再到悬疑小说,那多如今已是作品总销量数百万册的知名作家。 其文风诡奇多变,引人入胜。不仅蕴含着对宇宙的无限探索,也对人性的无限未知充满热忱和期待。想象力的束缚在他的幻想世界里消失无踪,一切都变得有理可思,一切都充满了哲学的深刻意味。多元化的想象元素和思考问题的独特角度冲击,完美融合成一篇篇文风各异的神奇故事。
-
汪曾祺小说集:鸡鸭名家(精装)
¥16.7¥45.0 -
杀死一只知更鸟
¥22.6¥48.0 -
若非此时,何时?
¥12.6¥42.0 -
去吧.摩西-企鹅经典
¥13.7¥39.0 -
月亮与六便士
¥11.8¥38.0 -
高能预警
¥16.8¥48.0 -
生死场
¥10.4¥36.0 -
舞姬
¥18.9¥43.0 -
坟墓的闯入者-企鹅经典
¥15.6¥39.0 -
萨宁
¥23.0¥59.0 -
茵梦湖
¥17.2¥49.0 -
窄门
¥13.2¥28.0 -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17.8¥37.0 -
鼠疫
¥15.1¥38.8 -
悉达多
¥12.0¥28.0 -
山海经
¥21.1¥68.0 -
罗生门
¥11.9¥36.0 -
刀锋
¥11.5¥46.0 -
企鹅经典:纯真年代
¥13.7¥39.0 -
比利战争
¥12.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