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第四轮五年制教材)(十二五)/张凤民

医学微生物学(第4版)(第四轮五年制教材)(十二五)/张凤民

¥44.1 (7.1折) ?
1星价 ¥49.0
2星价¥49.0 定价¥62.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9190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24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565919008 ; 978-7-5659-1900-8

本书特色

本次改版保持前3版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订和增补。本次改版的指导思想仍沿袭前两版的编写思路,以基本知识为主,突出重点、少而精。在思想上强调医学微生物学相关的创新发展及其社会意义。在内容上保持以基础知识为主线,同时体现医学微生物学的*重要进展,例如,在抗感染免疫中增加了天然免疫分子机制的*进展;鉴于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发病的关系逐渐清楚,本版将螺杆菌属和弯曲菌属独立成章;在细菌学中部分重要细菌病原增加组学特性描述;在呼吸道感染病毒中包括了*的禽流感病毒疫情与分子机制;在小RNA 病毒中对肠道病毒71 型的致病加大了篇幅;在肠道感染病毒中增加了重要食源性病原诺如病毒的介绍。考虑到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相对独立,将真菌独立成篇。全书压缩篇幅,将原书42 章压缩为40 章。本书还在每章后增设“小结”,便于临床专业学生在使用本书时备考执业医师考试。为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各种病毒的传播方式,本书在附录一中将各种病原微生物按传播途径列表分类。

内容简介

本次改版保持前3版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订和增补。本次改版的指导思想仍沿袭前两版的编写思路,以基本知识为主,突出重点、少而精。在思想上强调医学微生物学相关的创新发展及其社会意义。在内容上保持以基础知识为主线,同时体现医学微生物学的*新重要进展,例如,在抗感染免疫中增加了天然免疫分子机制的*新进展;鉴于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发病的关系逐渐清楚,本版将螺杆菌属和弯曲菌属独立成章;在细菌学中部分重要细菌病原增加组学特性描述;在呼吸道感染病毒中包括了*新的禽流感病毒疫情与分子机制;在小RNA 病毒中对肠道病毒71 型的致病加大了篇幅;在肠道感染病毒中增加了重要食源性病原诺如病毒的介绍。考虑到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相对独立,将真菌独立成篇。全书压缩篇幅,将原书42 章压缩为40 章。本书还在每章后增设“小结”,便于临床专业学生在使用本书时备考执业医师考试。为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各种病毒的传播方式,本书在附录一中将各种病原微生物按传播途径列表分类。

目录

绪论 一、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学 二、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三、任务与展望 **篇 医学微生物学基础 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第2章 细菌的生理 **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 一、细菌的营养类型 二、细菌的营养物质 三、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三、细菌的分泌系统 四、细菌的免疫系统 第四节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一、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二、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第五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细菌的方法 二、培养基 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第六节 细菌的分类 一、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 二、细菌的命名法 第3章 细菌遗传与变异 **节 细菌遗传相关物质 一、细菌染色体 二、质粒 三、噬菌体 四、转座元件 第二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机制 一、突变 二、基因转移与重组 第四节 细菌遗传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4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复制周期 二、与病毒增殖有关的异常现象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一、病毒变异的类型 二、病毒遗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一、物理因素的影响 二、化学因素的影响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法 一、病毒的分类 二、病毒的命名法 第5章 细菌与病毒的致病机制 **节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一、正常茵群与机会致病菌 二、细菌的致病机制 三、细菌的感染源与传播途径 四、感染类型 第二节 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一、病毒的传播途径 二、病毒感染类型 三、病毒的致病机制 第6章 抗感染免疫 **节 固有免疫 一、生理屏障结构 二、固有免疫分子 三、固有免疫细胞 四、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与模式识别受体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 二、细胞免疫 三、免疫病理损伤 第7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灭菌法 二、辐射杀菌法 三、滤过除菌法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第三节 生物安全 第8章 细菌和病毒的耐药性 **节 抗菌药物与耐药性 一、抗茵药物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二、细菌的耐药性 第二节 抗病毒药物与耐药性 一、抗病毒化学药物 二、病毒的耐药性 第9章 细菌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检查法 **节 病原学检查相关技术 一、形态学检查 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三、免疫学技术 四、分子诊断技术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细菌学诊断 二、病原茵成分的检测 三、病原茵相关抗体的检测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形态学检查 二、分离培养与鉴定 三、病毒数量及感染性的检测 四、病毒成分的检测 五、病毒抗体的检测 第10章 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预防原则 **节 细菌与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一、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二、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第二节 计划免疫 一、感染性疾病流行的概述 二、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原则 三、计划免疫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控制 一、医院感染的特点 二、医院感染的控制 …… 第二篇 致病性细菌 第三篇 医学相关病毒 第四篇 真菌 中引文专业词汇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及主要相关网址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凤民,男,1963年生于黑龙江省。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伍连德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俄感染与免疫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省普通高校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国家地方联合自身免疫病诊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基础医学)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基础医学教育分会理事等学术职务。荣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基础医学教育、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自身免疫病发生机制与防控技术等研究,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以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和教材8部,获国家专利12项。 肖纯凌,女,1964年生于辽宁省。现任沈阳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环境污染与微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微生态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微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人才、辽宁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医学教育、环境与机体呼吸道微生态等研究工作,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课题30余项。研究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及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专著和规划教材10部,发表SCI及核心期刊等研究论文100余篇,获专利5项。 彭宜红,女,1962年生于江西省。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病原生物学系副主任。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国家精品共享课负责人、北京市微生物学会监事、北京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学科组专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编委。承担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32年,作为负责人讲授了医学微生物学、重要传染病病原学基础、实验课生物安全导论等课程。主编或副主编***规划教材6部,参编***规划教材20余部。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名师”称号,作为首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教学论文10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了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法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委基础高科技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北京大学“985”创新人才启动基金,以及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研究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