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北大经济课
读者评分
4.8分

北大经济课

1星价 ¥21.5 (5.5折)
2星价¥21.5 定价¥3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05447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8页
  • 出版时间:2019-03-01
  • 条形码:9787548054474 ; 978-7-5480-5447-4

本书特色

  《北大经济课》是一部全方位披露北大经济学学者们的思想、观点、政策倾向的经济学书。书中以专题为纲,依次向读者展示了市场、价格、垄断、技术、制度这些基本的北大经济课内容,还添加了时髦的魔鬼经济学课程,让大家一探究竟。凡涉及改革方向、机会策略、贫富差距、收入分配、投资资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史上的疑惑等,都能在《北大经济课》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即便是读者们的婚姻家庭、爱情失恋,也能从中找到有趣的说法。
  读完《北大经济课》,你将收获关于中国经济的过去的种种成功经验,也能够从大师们有趣的故事中,感知其人文风貌,锤炼个人心性,还能从《北大经济课》中获取大量关于未来中国机会的**手指南,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也充满了人情味。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披露北大经济学学者们的思想、观点、政策倾向的经济学书。书中以专题为纲,依次向读者展示了市场、价格、垄断、技术、制度这些*基本的北大经济课内容,还添加了*新、*时髦的魔鬼经济学课程,让读者一探究竟。

目录

Part 01 *后的经济贵族
《原富》和严复:经世济民一百年
跨越三个世纪的经济学家
打造中关村,从拆掉北大的围墙开始
中国*好的商学院
重新认识北大经济学

Part 02 “吴市场”:捅破市场经济的窗户纸
顾准和孙冶方的学生为“商品经济”翻案
中国会变成寻租社会吗
市场是一种机制还是一揽子买卖
经济学家真的不讲道德吗
安徽粮食市场如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新东方的生意和黄怒波的冰岛土地

Part 03 喊出来的“价格”和双轨制
中国教授有粮票和美国穷人领食物券
北大学者建议建宝钢吗
是个东西就能卖,是个好东西就会抢着卖
既是“倒儿爷”,又是“板儿爷”
北大经济学看海归潮:你还没回国呀
抵制美国货,计算机除外
王选怎么把激光照排卖给日本人

Part 04 市场换技术有错吗
郑也夫为什么不是后现代贵族
从小业主到现代企业家
中关村没落的经济学
市场换技术,工商银行错了吗

Part 05 自然垄断不自然
经济学家眼中的走私内幕
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
柯达死了,乐凯胶卷还活着
国企改革与企业家贡献

Part 06 让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生产力
美国机场里的苹果才是中国生产力吗
中国小农经济赢不了大农场吗
让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生产力
中国工人的生产效率到底有多高
不要出门就说你是北大毕业的
中关村还能再辉煌吗
温州模式打败了深圳

Part 07 遭殃的铁路农田
解释中国经济成长
铁路农田交易和刘永好的饲料业
供应链就是契约链
什么是全球供应链
市场中人的理念

Part 08 光华魔鬼经济学
从“朝三暮四”说参照系
谁动了我的奶酪
中庸之道与极端逆转
拖延与行乐的悖论

Part 09 从北大才子的一封情书谈信息
从一封北大情书谈起
挨光计:你为什么天生不是情圣
荤段子与广告、婚姻
性选择和北大爱情领导力的奥秘
石成金的爱情魔法

Part 10 世事胜棋局,经济在燕园
中国土地落价又归谁
劣币真的驱逐了良币吗
从小铅笔看信息成本与制度变革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自由值多少钱

Part 11 改革需要“顶顶层设计”
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自由流动
中国如何跨越高收入之墙
改革需要“顶顶层设计”
究竟保护谁的利益
什么是好的制度

Part 12 不是富人太富。而是穷人太穷
建议取消所谓等等福利
中国基尼系数不重要
效率和公正的完美结合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要不断转换战略
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
放弃零和游戏:做到双赢

Part 13 看准时机辣手投资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盘活你的资源
看准时机和市场需求去投资
600字真言击碎“蓝田神话”
北大学生炒股失败的风险有多高
曾经的带头大哥深发展落幕
政策市还是自由市
华尔街的鏖战中国市场大败局

Part 14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隐忧
20世纪90年代初股份制争论的回顾
通过发展和创新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对当前中国物价上涨和失业问题的一些看法
经济运行警戒线与宏观调控
国有企业改革是不是做了通胀的替代品
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
展开全部

节选

《北大经济课》:
  *后的经济贵族
  《原富》和严复:经世济民一百年
  计学者,切而言之,则关于中国之穷富,远而论之,则系乎黄种之盛衰。
  ——1901年严复翻译亚当·斯密《国富论》时感慨
  大学堂每月至省须二万金,即不开学,亦须万五。刻存款用罄,度支部、学部一文不给,岂能为无米之炊?
  ——1912年2月严复初任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总监督时诘问
  天下之理,非年时之学所能尽;一国之事,非一哄之众可得专也,敬告吾党慎之而已。
  ——1912年11月严复离任北大校长时留言
  谈及北大,北大的经济学,中国的经济学,就不能不说到北大的**任校长严复。“中国的盗火者”严复,一生注定和北大、经济有缘。
  在中国**高等学府,严复这个声名显赫的校长,却从一开始就跟经济问题纠缠不清,甚至卸任之后,还是因为经济问题阴魂不散,让经济伴随自己大半生。以今天北大经济学者的眼光看,他们也许会笑着意会这是严复和经济有缘的铁证。
  从古到今,投笔从戎者甚多,可像严复这样投戎从笔的,算来少之又少。严复,本来是军人出身,晚清*优秀海军的舰队指挥人才之一。天意弄人,1879年回国后,军人严复就变成了一个教书先生,从青年熬到白发,哪怕在北洋海战的隆隆炮声中,再没有登上军舰半步。
  严复评价“宰相合肥”李鸿章给他的工作就是“不预机要,奉职而已”。简而言之,华丽的摆设。大员们对海军一无所知,判断严复“可堪大用”的根据是,严复的口才和见识都太好了:滔滔不绝。他显然不是做舰长的材料,只适合做海军的教员。一个对业务熟悉的海军军官,因尖牙利齿丢掉上战场的机会。这就是近代史上的吊诡之处。
  但真正让严复不得不如此的,从根子上说,是因为严复有财政问题。这个问题,注定了严复的悲剧性命运,也成就了严复的北大经济学。
  *后的经济贵族严复的父辈本来都是医生,在100多年前的大清朝,这是个卑微的职业。靠论资排辈,以科举论身份的清朝官场,严复这样的“海归”可不像今天,想要合法晋升,甚至谋取安身的薪水都不可得。
  1876年,严复听说日本人正在购进新式铁甲舰,本以为可以凭借自身的才干弄个管带当当。等到严复回国,别说铁甲舰了,连北洋海军的本国军舰也没有。对于严复来说,要么去参加科举,要么必须听凭李鸿章任用,前一条路不可行,因为科举考试得一步步来,后一条路至少还有薪水。李鸿章大人碍于沈葆桢的情面,以副四品教习的职位安置严复。1879年冬天,严复给自己的弟弟寄信说,除去租房子尽可能少的日常开销外,他连回家的费用都没有。好在李大人开恩,马尾海战前,严复因在水师学堂表现出众,终于升职。李鸿章为了表示对这个人才的重视,给了他50两银子的回乡费。
  35年后,京师大学堂*后一任总监督劳乃宣发誓不做民国官员。北大校长出缺,袁世凯任命严复做北大的校长。老问题再次找上门来。严复刚来北大的时候,北大可谓是山穷水尽,生少师多,门可罗雀。1912年的北大开学后仅百余人返校,其中理科4人,工科14人,政法科不到10人。更要命的是,民国政府国库一贫如洗,教育经费被袁世凯挪作他用。严复不得不向华俄道胜银行借款。接着,素来和严复不和的唐绍仪又下令减少教员薪水至60元以下——连教员们的薪水也发不出来了。严复甚至上任前,就给自己的北大任期算命,因为缺钱,这校长当不长。
  到1912年7月7日,说来让人称奇,后来的北大校长蔡元培组织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全国临时教育会,**条建议就是停办北京大学,称开办十余年毫无成绩可言,国体变更后社会各界对该校愈加不满,并决定让学生提前毕业,不授予学位,一律不招新生。
  这还不是*糟糕的,3个月后,严复在声言“中国不可一日无北京大学”,写出《分科大学改良办法说帖》,指出大学文科应该怎样办好,法科、商科应该怎样办好,理、工、农诸科又该怎样缩小与西方的差距,如何在实现世界一流的同时保存本国特色后,不得不辞职。因为,这一次,北京大学连贷款也贷不到了。在当时的北京报纸上,严复已经变成各方抨击的小丑。
  严复的后任马相伯,无路可走,*后只好抵押北大的土地作为校产换取外国银行贷款,被时人讥讽是卖国校长。马相伯的这笔账到*后也算到严复的头上。从1912年5月16日上任北大到1912年10月被迫离任,其实严复只做了5个月的北大校长。身为北大的**任校长严复,也是北大历史上任期*短的校长。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