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部皮影艺术图录(全2册)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2590759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4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532590759 ; 978-7-5325-9075-9
本书特色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以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为主要道具,结合说唱和伴奏,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形式,为中国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甘肃地区的乡间皮影艺人家还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清代皮影影偶,其艺术性甚高。本书分四部分,*部分为“绪论”,介绍皮影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皮影——从制作到演出”,介绍皮影的制作过程和演出状况。第三部分为影戏选,介绍10余折传统的皮影戏。第四部分“图录”,为本书主体部分,按生、旦、净、丑、残脸、佛道神仙、鬼怪精、身段、人神骑靠、地狱刑法、景片道具分类,共收入影偶图片近千幅,色彩鲜明,雕刻手法多样,技艺高超,体现了民间皮影艺人的非凡表现力,值得今人借鉴和学习。
内容简介
清代西部皮影是中国皮影的佼佼者,其影偶色彩鲜明,刻绘简洁生动,时而写实,时而夸张,均能充展表现人物性格,常令人拍案叫绝,乃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瑰宝。 皮影戏,在中国民间演出了一千多年,流派纷呈。其中,西部皮影绘刻艺术成就尤高。然而,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普及,皮影戏已濒临灭绝,仅在偏远乡村尚有少量残余。这样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任其消亡,显然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后代。本书作者丁克西先生肩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寻访和研究皮影艺术30余年,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偏僻乡村拍摄了大量清代皮影影偶照片。这些皮影在老艺人家中流传了数代,除了偶尔演出,平时秘不示人,故图像弥足珍贵。近年来,丁先生从积累的皮影照片中精选出近千幅作品,编成此书,使这些绘刻精美的清代皮影能化一为千,永久流传,真是功德无量!本书所收皮影,生、旦、净、丑、残脸等,行当齐全,头梢、身段、骑靠、景片、道具等,应有尽有,角色形象丰富、传神而又无一雷同,色彩艳而不俗,搭配协调,能充分展示传统皮影的华美风貌。如此大规模的清代皮影结集出版,还是首次,相信对于戏剧研究者、艺术工作者以及广大民间工艺爱好者而言,是个福音。
目录
鬼怪精部 1——小鬼1 2——小鬼2 3——水鬼3 ...... 身段部 1.1——影箱箱主庄王1 2——皇帝蟒袍2 4——官衣3 6——书生4 ......
人神骑靠 1——如来佛祖骑独角鳌1 2——弥勒佛祖骑青狮子2 3——接引佛祖骑独角兽3 4——文殊广法天尊骑青狮子4 5——普贤真人骑白象5 6——太上老君骑板角青牛6 ......
地狱刑罚 1——过阴床1 2——破肚刑2 3——抽肠刑3 4——石磨刑4 5——下油锅5 ......
景片·车轿·动物 6——皮影戏“舞台“景片1 3——园景景片2 4——山洞景片3 5——桌椅道具片4 ......
作者简介
丁克西,1947年12月生于四川荣县。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美术专业,供职于甘肃省永登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职称。现为甘肃省美协会员,兰州市美协理事。长期从事清代皮影戏的研究和实物收集工作,并在《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人民画报》等期刊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十余篇。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5.7¥28.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7.7¥46.0 -
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20.3¥58.0 -
茶经(黑白版)
¥10.1¥48.0 -
经典常谈
¥4.3¥14.8 -
皇上吃什么-清宫四季饮食风物
¥53.0¥68.0 -
唐代服饰文化研究
¥24.4¥58.0 -
痴愚百科全书
¥14.7¥49.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9.5¥29.8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平装)
¥9.6¥25.0 -
溥仪偷运国宝
¥6.7¥26.0 -
世界神秘现象大全-超值版
¥7.2¥28.8 -
东瀛印象记
¥12.3¥35.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9.0¥25.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9.6¥32.0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文史足徵录
¥16.2¥49.0 -
北欧神话
¥24.9¥58.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16.0¥39.0 -
庄子
¥9.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