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态类型视角下的广州住区特征与演进——20世纪初至今

包邮形态类型视角下的广州住区特征与演进——20世纪初至今

¥44.6 (5.0折) ?
1星价 ¥44.6
2星价¥44.6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306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4页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112230617 ; 978-7-112-23061-7

本书特色

形态类型分析法是一种“形态解读为外,类型认知为内”的分析法。本书对广州市内近一个世纪以来出现的各种住区形态进行形态类型分析后,总结出10多种构成广州市独特城市肌理的住区形态原型,并解读出这些原型之间的关联性、周期性。对产生这些原型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建造技术特点加以分析后,本书尝试探明广州市各种住区形态原型是如何进行演进的。通过本书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希望使广州历经两千多年的建设发展沉淀下来的城市住区形态肌理变得更容易被“记录”和“阅读”。同时,希望本书的内容对研究形态学、类型学理论,研究住区形态,研究广州城市发展史的学者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内容简介

形态类型分析法是一种“形态解读为外,类型认知为内”的分析法。本书对广州市内近一个世纪以来出现的各种住区形态进行形态类型分析后,总结出10多种构成广州市独特城市肌理的住区形态原型,并解读出这些原型之间的关联性、周期性。对产生这些原型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建造技术特点加以分析后,本书尝试探明广州市各种住区形态原型是如何进行演进的。
通过本书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希望使广州历经两千多年的建设发展沉淀下来的城市住区形态肌理变得更容易被“记录”和“阅读”。同时,希望本书的内容对研究形态学、类型学理论,研究住区形态,研究广州城市发展史的学者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目录

“城市形态研究丛书”总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概况 1.2.1 西方城市形态研究传统 1.2.2 形态类型学 1.3 住区在城市形态研究的意义与特点 1.4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4.1 研究时间段的界定 1.4.2 空间范围的划定 1.4.3 广州的住区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框架 1.7 研究意义 1.7.1 理论意义 1.7.2 实践意义 第2章 形态类型分析法基本原理及本土化 2.1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 2.1.1 “顺叙式”的研究方法 2.1.2 针对住区的形态学研究 2.2 穆拉托里一卡尼吉亚建筑类型学 2.2.1 类型 2.2.2 类型学进程 2.2.3 针对住区的类型学研究 2.3 形态类型分析法 2.3.1 研究思维 2.3.2 形态类型的生成机制 2.3.3 实体投影的机制 2.3.4 分析框架 2.3.5 形态构成要素 2.3.6 分析成果 2.4 分析法的调整 2.4.1 广州的历史资料概况 2.4.2 研究尺度 2.4.3 密切关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私有化下的协调互融:1911—1949年的住区形态类型特征 3.1 旧肌理上更新与建设住区 3.1.1 城市建成区的扩展 3.1.2 塑造者的概况 3.1.3 住宅建设概况 3.1.4 住区的形态类型概况 3.2 竹筒屋联排住区 3.2.1 传统竹筒屋 3.2.2 建筑类型特征 3.2.3 地平面的特征 3.2.4 形态类型的特征 3.3 青砖大宅住区 3.3.1 建筑类型特征 3.3.2 地平面的特征 3.3.3 形态类型的特征 3.4 骑楼屋联排住区 3.4.1 建筑类型特征 3.4.2 地平面的特征 3.4.3 形态类型的特征 3.5 红墙别院住区 3.5.1 建设背景 3.5.2 建筑类型特征 3.5.3 地平面的特征 3.5.4 形态类型的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有化下的均质趋同:1950—1979年的住区形态类型特征 4.1 均质蔓延式住区建筑 4.1.1 城市人口的变化 4.1.2 城市建成区的扩展 4.1.3 住宅建设概况 4.1.4 住区的形态类型概况 4.2 20世纪50年代行列式集合住区 4.2.1 建设背景 4.2.2 建筑类型特征 4.2.3 地平面的特征 4.2.4 形态类型的特征 4.3 20世纪60—70年代行列式集合住区 4.3.1 建设背景 4.3.2 建筑类型特征 4.3.3 地平面的特征 4.3.4 形态类型的特征 4.4 知识分子住区 4.4.1 建筑类型特征 4.4.2 地平面的特征 4.4.3 形态类型的特征 4.5 华侨新村 4.5.1 建筑类型特征 4.5.2 地平面的特征 4.5.3 形态类型的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场化下的多元拼贴:1980年至今的住区形态类型特征 5.1 “遍地开花”式住区建设 5.1.1 城市人口的变化 5.1.2 城市建成区的扩展 5.1.3 住宅建设概况 5.1.4 住区的形态类型概况 5.2 港式庭院住区 5.2.1 东湖新村 5.2.2 晓园新村 5.2.3 江南新村 5.2.4 形态类型的特征 5.3 混合住区 5.3.1 五羊新城 5.3.2 城区混合住区 5.3.3 城郊大型混合住区 5.3.4 形态类型的特征 5.4 高层花园住区 5.4.1 高层综合住区 5.4.2 旧城区高层住区 5.4.3 形态类型的特征 5.5 城区花园住区 5.5.1 二沙岛 5.5.2 其他城区花园住区 5.5.3 形态类型的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住区形态类型的演进 6.1 历史演进的特征 6.1.1 住区形态类型 6.1.2 形态类型的演进 6.2 空间演进的特征 6.2.1 形态类型的空间布局 6.2.2 形态类型的空间特征对比 6.3 形态替代的特征 6.3.1 建设新村 6.3.2 替代规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理论研究的结论 7.2 实例研究的结论 7.3 研究的创新点 7.4 深入研究的展望 附录1 名词解析 附录2 广州20世纪初以来住宅建设项目(部分)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锦棠,1984年出生,广东顺德人 2002.9—2007.6在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7.9—2015.6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进行硕博连读,获工学博士学位 2011.3—2013.4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成为城市形态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5.7至今在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作,现任城乡规划系副主任 作者长期致力于住区的形态学及类型学研究,对广州市住区形态的演进及构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积极将住区的形态类型学研究与其他城市问题的研究进行交叉互融,探索形态肌理与其他城市特征(如城市活力)的有机关联性。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