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胶州湾主要污染物砷、锌、氰化物和挥发酚的分布及迁移过程

胶州湾主要污染物砷、锌、氰化物和挥发酚的分布及迁移过程

1星价 ¥101.1 (7.9折)
2星价¥101.1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115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4,179页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030611574 ; 978-7-03-061157-4

内容简介

本书创新地从时空变化来研究砷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和迁移过程。在空间的尺度上, 通过每年砷的数据分析, 从含量大小、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季节分布的角度, 研究砷在胶州湾水域的来源、水质、分布以及迁移状况, 揭示了砷的迁移规律。在时间的尺度上, 通过五年砷的数据探讨, 研究砷在胶州湾水域的变化过程, 展示了砷的迁移过程和变化趋势: 1.含量的年份变化 ; 2.污染源变化过程 ; 3.陆地迁移过程 ; 4.水域迁移过程 ; 5.沉降过程。这些规律和变化过程为研究砷在水体中的迁移提供结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其他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研究给予启迪。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地表和河流对胶州湾水域As含量的影响 1
1.1 背景 1
1.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1
1.1.2 材料与方法 1
1.2 含量及分布 2
1.2.1 含量大小 2
1.2.2 水平分布 3
1.3 迁移过程 5
1.3.1 水质 5
1.3.2 来源 5
1.3.3 输入过程 6
1.4 结论 7
参考文献 7
第2章 胶州湾水域As的高沉降区域及规律 8
2.1 背景 8
2.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8
2.1.2 材料与方法 8
2.2 含量及分布 9
2.2.1 底层含量大小 9
2.2.2 底层水平分布 9
2.3 高沉降区域及规律 11
2.3.1 水质 11
2.3.2 高沉降的地方 11
2.3.3 湾内的迁移过程 11
2.3.4 湾口水域的含量变化 12
2.4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3
第3章 胶州湾As含量的季节变化机制及模型框图 15
3.1 背景 15
3.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15
3.1.2 材料与方法 15
3.2 As的分布 16
3.2.1 表底层水体 16
3.2.2 表层季节分布 16
3.2.3 底层季节分布 16
3.2.4 表底层变化范围 17
3.2.5 表底层水平分布趋势 17
3.3 季节变化机制 17
3.3.1 沉降过程 17
3.3.2 季节变化过程 18
3.3.3 季节变化机制 18
3.3.4 变化沉降 19
3.3.5 空间沉降 20
3.4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第4章 As的迁移模型及计算 23
4.1 背景 23
4.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23
4.1.2 材料与方法 23
4.2 定义及公式 24
4.2.1 水平物质含量变化的定义及公式 24
4.2.2 垂直物质含量变化的定义及公式 25
4.2.3 表层和底层的水平损失量 25
4.2.4 垂直稀释量和垂直积累量 26
4.2.5 表底层垂直变化 26
4.3 含量的计算 27
4.3.1 物质含量变化 27
4.3.2 含量的水平和垂直变化 27
4.3.3 湾口水域的水平损失量 29
4.3.4 区域沉降 29
4.4 结论 30
参考文献 31
第5章 地表和河流及胶州湾都没有受到As影响 32
5.1 背景 32
5.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32
5.1.2 材料与方法 32
5.2 含量及分布 33
5.2.1 含量大小 33
5.2.2 表层水平分布 33
5.3 输入方式 36
5.3.1 水质 36
5.3.2 来源 37
5.3.3 陆地迁移过程 38
5.4 结论 39
参考文献 39
第6章 胶州湾表底层的高As含量区域具有一致性 41
6.1 背景 41
6.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41
6.1.2 材料与方法 41
6.2 含量及分布 42
6.2.1 底层含量大小 42
6.2.2 底层水平分布 42
6.3 高含量区域 44
6.3.1 水质 44
6.3.2 高沉降的地方 44
6.3.3 水域迁移过程 44
6.4 结论 45
参考文献 45
第7章 胶州湾As的重力特性机制及沉降过程 47
7.1 背景 47
7.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47
7.1.2 材料与方法 47
7.2 表底层分布及变化 48
7.2.1 表底层水体 48
7.2.2 表层季节分布 48
7.2.3 底层季节分布 48
7.2.4 表底层变化范围 49
7.2.5 表底层水平分布趋势 49
7.3 重力特性和机制 49
7.3.1 沉降过程 49
7.3.2 季节变化过程 50
7.3.3 重力特性 50
7.3.4 变化沉降 51
7.3.5 空间沉降 51
7.4 结论 51
参考文献 52
第8章 As的近岸迁移模型及计算 53
8.1 背景 53
8.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53
8.1.2 材料与方法 53
8.2 定义及公式 54
8.2.1 水平物质含量变化的定义及公式 54
8.2.2 垂直物质含量变化的定义及公式 54
8.2.3 表层和底层的水平损失量 55
8.2.4 垂直稀释量和垂直积累量 55
8.2.5 表底层垂直变化 56
8.3 含量的计算 56
8.3.1 物质含量变化 56
8.3.2 含量的水平和垂直变化 57
8.3.3 近岸水域的水平损失量 58
8.3.4 区域沉降 59
8.4 结论 60
参考文献 60
第9章 地表、海水和河流对胶州湾水域As含量的影响 62
9.1 背景 62
9.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62
9.1.2 材料与方法 62
9.2 含量及分布 63
9.2.1 含量大小 63
9.2.2 表层水平分布 63
9.3 环境的影响 66
9.3.1 水质 66
9.3.2 来源 66
9.3.3 输入过程 67
9.4 结论 67
参考文献 68
第10章 胶州湾湾口水域As的聚集和发散过程 69
10.1 背景 69
10.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69
10.1.2 材料与方法 69
10.2 含量及分布 70
10.2.1 底层含量大小 70
10.2.2 底层水平分布 70
10.3 聚集和发散过程 72
10.3.1 水质 72
10.3.2 湾口水域 72
10.3.3 聚集和发散过程 73
10.4 结论 73
参考文献 74
第11章 胶州湾水域As来源对垂直分布的影响 75
11.1 背景 75
11.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75
11.1.2 材料与方法 75
11.2 表底层垂直变化 76
11.2.1 表层季节分布 76
11.2.2 底层季节分布 76
11.2.3 表底层水平分布趋势 76
11.2.4 表底层变化范围 77
11.2.5 表底层垂直变化 77
11.3 来源对垂直分布的影响 78
11.3.1 沉降过程 78
11.3.2 季节变化过程 78
11.3.3 垂直分布 78
11.3.4 区域沉降 79
11.4 结论 80
参考文献 80
第12章 胶州湾水域Zn的来源 82
12.1 背景 82
12.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82
12.1.2 材料与方法 82
12.2 含量及分布 83
12.2.1 含量大小 83
12.2.2 表层水平分布 83
12.3 水质及来源 86
12.3.1 水质 86
12.3.2 来源 86
12.4 结论 87
参考文献 87
第13章 胶州湾水域Zn的垂直分布 88
13.1 背景 88
13.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88
13.1.2 材料与方法 88
13.2 水平及垂直分布 89
13.2.1 底层水平分布 89
13.2.2 季节分布 91
13.2.3 垂直分布 91
13.3 降解过程 92
13.3.1 季节变化过程 92
13.3.2 降解过程 92
13.4 结论 93
参考文献 93
第14章 强烈关注海洋和陆地受到的Zn污染 95
14.1 背景 95
14.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95
14.1.2 材料和方法 95
14.2 含量及分布 96
14.2.1 含量大小 96
14.2.2 表层水平分布 96
14.3 水质及来源 99
14.3.1 水质 99
14.3.2 来源 99
14.4 结论 100
参考文献 101
第15章 胶州湾湾口阻拦Zn的入侵及隔离性 102
15.1 背景 102
15.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102
15.1.2 材料与方法 102
15.2 含量及分布 103
15.2.1 底层含量大小 103
15.2.2 底层水平分布 103
15.3 拦阻及隔离 106
15.3.1 水质 106
15.3.2 湾口的阻拦 107
15.3.3 隔离性过程 107
15.4 结论 108
参考文献 108
第16章 胶州湾水域Zn垂直迁移的特征及过程 109
16.1 背景 109
16.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109
16.1.2 材料与方法 109
16.2 表底层分布 110
16.2.1 表层季节分布 110
16.2.2 底层季节分布 110
16.2.3 表底层水平分布趋势 110
16.2.4 表底层变化范围 111
16.2.5 表底层垂直变化 111
16.3 垂直迁移特征及过程 112
16.3.1 沉降过程 112
16.3.2 季节变化过程 112
16.3.3 空间沉降 112
16.3.4 变化沉降 113
16.3.5 垂直沉降 113
16.3.6 区域沉降 114
16.4 结论 114
参考文献 115
第17章 胶州湾水域氰化物的来源 116
17.1 背景 116
17.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116
17.1.2 材料与方法 116
17.2 含量及分布 117
17.2.1 含量大小 117
17.2.2 表层水平分布 117
17.3 水质及来源 119
17.3.1 水质 119
17.3.2 来源 120
17.4 结论 120
参考文献 120
第18章 胶州湾水域氰化物的垂直分布 121
18.1 背景 121
18.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121
18.1.2 材料和方法 121
18.2 底层分布 122
18.2.1 底层水平分布 122
18.2.2 季节分布 123
18.2.3 垂直分布 124
18.3 变化及降解过程 125
18.3.1 季节变化过程 125
18.3.2 降解过程 125
18.4 结论 126
参考文献 126
第19章 给胶州湾水体输送的微量氰化物 127
19.1 背景 127
19.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127
19.1.2 材料和方法 127
19.2 含量及分布 128
19.2.1 含量大小 128
19.2.2 表层水平分布 128
19.3 水质及来源 130
19.3.1 水质 130
19.3.2 来源 131
19.4 结论 131
参考文献 132
第20章 胶州湾水域低含量氰化物的均匀性 13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东方,1984年毕业于延安大学数学系(学士)。198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硕士),研究方向:Lenard方程唯n极限环的充分条件、微分方程在经济管理生物方面的应用。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营养盐硅、光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专业为海洋生物学和生态学。同年在青岛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胶州湾浮游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定量化初步研究。2001年出站后到上海水产大学工作,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生物学和数学等学科教学,以及海洋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2001年被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监测中心聘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2年被青岛海洋局一所聘为研究员。 2004年6月被核心期刊《海洋科学》聘为编委。2005年7月被核心期刊《海岸工程》聘为编委。2006年2月被核心期刊《山地学报》聘为编委。2006年11月被温州医学院聘为教授。2007年11月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2008年4月被浙江海洋学院聘为教授。2009年8月被中国地理学会聘为环境变化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12月被核心期刊《林业世界》聘为编委。在2011年12月被浙江海洋学院聘为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所长。2012年11月被国家海洋局闽东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聘为项目办主任。2013年3月被陕西理工学院聘为汉江学者。2013年11月被贵州民族大学聘为教授。曾参加了国际GI~OBEC(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研究计划中的由18个国家和地区联合进行的南海考察(在海上历时3个月),以及国际LOICZ(沿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研究计划中在黄海、东海的考察及国际JGOFS(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研究计划中在黄海、东海的考察。并且多次参加了青岛胶州湾、烟台近海的海上调查及数据获取工作。曾参加了胶州湾等水域的生态系统动态过程和持续发展等课题的研究。 发表**作者的论文165篇,出版**作者的专著和编著47部;非**作者论文45篇。截至2014年2月9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查到其为**作者的论文58篇,共被引用695次。目前,其正在进行西南喀斯特地区、胶州湾、浮山湾和长江口及浙江近岸水域的生态、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