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582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208158276 ; 978-7-208-15827-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美学、文艺学研究方向的师生 《中国审美理论》立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审视中国古代的审美思想。作者在书中吸取了儒、道、释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以“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贯通自然、社会与艺术,强调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所体现出的物态人情化、人情物态化的思维方式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不仅突出了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强调物我交融、顺情适性的生命境界。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的背景出发,借鉴西方审美理论的思维方式和基本观点,以审美关系为出发点,以审美意象为核心,力图建构中国审美理论的体系。

目录

绪论/1

**节审美理论概说/2

第二节审美理论的学科性质/13

第三节审美理论的研究内容/21

第四节审美理论的研究方法/26

**章审美活动/32

**节审美活动的起源/32

第二节审美活动的本质/43

第三节审美活动的心理状态/53

第四节审美活动的特征/64

第二章审美对象/72

**节自然/72

第二节人生/81

第三节艺术/92

第三章审美关系/101

**节审美关系的本质/102

第二节审美关系中的对象特征/108

第三节主体在审美关系中的地位/113

第四节审美关系的基本特征/123

第四章审美特征/128

**节思维方式/128

第二节天人合一/139

第三节人为中心/151

第四节和谐原则/160

第五章审美意识/173

**节审美意识的生成/174

第二节审美意识的特征/187

第三节审美意识的变迁/193

第六章审美意象/206

**节审美意象的基本内涵/207

第二节审美意象的创构过程/216

第三节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227

第四节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231

第七章审美风格/244

**节壮美与优美/245

第二节自然与雕饰/253

第三节悲剧性与喜剧性/270

第四节丑/300

第八章审美化育/306

**节中国美育的源流/307

第二节美育的基本特点/320

第三节美育的基本功能/327

结语/337

参考文献/340

后记/349

第二版后记/351

第三版后记/352

第四版后记/35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朱志荣,安徽天长人,1961年生,2016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等。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复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有《中国艺术哲学》《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审美理论》《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等专著10余部,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若干项,曾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