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6534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98页
  • 出版时间:2019-06-01
  • 条形码:9787560653488 ; 978-7-5606-5348-8

本书特色

本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精心编排内容结构。 本书由五部分内容构成。*部分(*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践的总结,包括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过程、政府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推动。第二部分(第二到第四章)为本书的理论部分,包括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内涵、意义、模式、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第三部分(第五和第六章)为产学研合作在高校发展中的应用,包括基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第四部分(第七和第八章)为对策部分,包括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国际经验借鉴和促进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第五部分(第九章)为本书的经验部分,包括国外和国内高校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及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案例分析。 本书适合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教材,也可作为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师的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由五部分内容组成。**部分对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践的总结 ; 第二部分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内涵、意义、模式、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 第三部分介绍了产学研合作在高校中的应用 ; 第四部分介绍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国际经验和促进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 ; 第五部分对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合作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过程 1 一、高校产学研的初级阶段 1 二、高校产学研的转折阶段 2 三、高校产学研的发展阶段 3 四、高校产学研的深化融合阶段 5 第二节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推动 6 一、省部协同产学研合作 6 二、产业教授制度 7 第二章 高校产学研合作概述 9 **节 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9 一、产学研合作的概念 9 二、产学研合作的特征 11 三、产学研合作的构成要素 12 四、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 13 五、产学研合作的原则 14 第二节 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15 一、产学研合作是高校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 15 二、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17 三、产学研合作是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17 四、产学研合作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8 五、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20 第三节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20 一、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概念 20 二、国外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21 三、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25 第三章 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 29 **节 创新理论 29 一、创新理论的提出 29 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出现 30 三、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31 四、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分析 32 第二节 交易成本理论 35 一、交易成本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35 二、交易成本的内涵 37 三、交易成本的分类 37 四、交易成本的成因 38 五、产学研合作的交易费用分析 39 第三节 公共治理理论 42 一、公共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42 二、公共治理理论的内涵及特征 44 三、公共治理的要素 45 四、公共治理理论对产学研研究的意义 47 第四章 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现状 48 **节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研究 48 一、国外相关研究 48 二、国内相关研究 50 第二节 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的研究 55 一、国外相关研究 56 二、国内相关研究 56 第三节 产学研合作政府作用的研究 60 一、国外相关研究 60 二、国内相关研究 62 第五章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 66 **节 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66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目标缺乏层次性 66 二、教学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68 三、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方式忽视全体性 69 四、产学研合作不到位,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71 五、管理制度不够合理,创新教育效果不佳 73 第二节 高校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74 一、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政策要求 74 二、高校产学研合作是提升人才素质的必要途径 75 三、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 78 第三节 高校继续教育与产学研的互动 84 一、继续教育的要素分析 85 二、产学研结合开展继续教育的理论根据 88 三、产学研结合开展继续教育的实现途径 89 四、产学研结合开展继续教育的有效措施 90 第四节 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对策 91 一、创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理念 92 二、树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93 三、完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95 四、健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机制 97 五、强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保障 99 第六章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科研成果转化 106 **节 高校科研的本意 106 一、科研的“教育性” 106 二、科研的“应用性” 106 第二节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107 一、对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认识不足 108 二、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不合理 108 三、产学研合作要素有效供给不足 109 四、资源利用不足,合作模式单一 109 五、人才和信息流动不畅 109 六、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110 第三节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措施 110 一、技术转让模式 110 二、校办企业模式 110 三、合作开发模式 111 四、大学科技园模式 111 第七章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国际经验 113 **节 美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113 一、美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114 二、美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 117 三、美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120 四、美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及创新实践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125 第二节 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128 一、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128 二、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的特点 131 三、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132 四、德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133 第三节 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134 一、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134 二、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的特点 138 三、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139 四、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142 第八章 促进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 146 **节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情况 146 一、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态势 146 二、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特点 147 三、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分析 149 四、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分析 151 五、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58 第二节 影响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因素 162 一、影响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一般因素 162 二、影响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因素 164 三、影响应用型高校产学研长期合作的因素 165 第三节 促进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建议 167 一、优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 167 二、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应以市场为导向 169 三、完善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 170 四、实现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 171 五、完善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保障机制 172 六、完善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政策 173 七、构建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174 八、构建高校产学研合作三螺旋联盟 175 九、加快推进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 177 第九章 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案例分析 182 **节 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82 一、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82 二、牛津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85 三、剑桥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86 第二节 国内高校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88 一、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88 二、复旦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90 三、浙江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90 四、同济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91 五、山东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192 第三节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案例分析 192 一、打造“企业校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92 二、建立“校中厂、校中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93 三、实施“政校企联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93 四、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94 五、成立“订单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94 参考文献 19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勤国,1981.9-1985.7 天津商学院,制冷专业,学生 1985.7—2007.3 天津商学院 工作 2007.4—今 天津商业大学 工作主要科研成果:冷藏集装箱分类及其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保鲜与加工.2017年03期低碳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开放导报.2016年06期大型工业园区生活服务系统的构成与运营.经营与管理.2017年01期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作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08期论大型工业园区构建生活服务系统的必要性.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22期参与完成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恒温冷库系统产品开发与市场战略研究》,第二参加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