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来研究-(第10辑)

阿来研究-(第10辑)

1星价 ¥44.6 (7.2折)
2星价¥44.6 定价¥6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230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19-06-01
  • 条形码:9787569023022 ; 978-7-5690-2302-2

内容简介

  《阿来研究(第10辑)》为研究四川作家阿来作品的论文集,收录论文约20篇,主要内容为当代著名作家阿来的作品介绍、评价和研究,同时涉及多民族文学研究,民俗文化研究等课题,另有相关学术研究会议综述。  《阿来研究(第10辑)》所收论文代表了上述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边地书、博物志与史诗——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
阿来的多重文本
阿来关注的是人的命运与况味
阿来《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的思想价值和文体意义
阿来写作的“语自在”世界
“傻子”前身是“狂人”?
——谈谈《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形象
“奇异的经验”与普遍感受
——阿来与他的文学世界
怎样的西藏?如何文学?
阿来诗歌的意义
——读《阿来的诗》
“我只感到世界扑面而来”
——阿来创作论
谈阿来作品的超越性
——在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为世界主义者的阿来
英语世界阿来作品的译介与传播
风景的政治
——讨论阿来《机村史诗》的一个视角
在西藏书写的谱系中理解《尘埃落定》
万物有灵,且平等
——阿来小说中的自然观
“经典”是这样成就的
——写在《尘埃落定》出版20年
从《空山》到《瞻对》:阿来的虚构和非虚构
重读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女性书写
阿来的“静”
——读《阿坝阿来》感思
另一个文明
——阿来的文学世界
解读《尘埃落定》的诗学特点
我和阿来:现在相遇也不晚
艺术是对生命的回应,高扬着个体的存在
——我读阿来的作品
阿来的民族精神及其作品中的独特风格
阿来的汉语文学:多语是加法还是除法?
心灵之路走向世界
象征族裔性与阿来的怀旧抒情诗
现实主义与唯真主义
——我读阿来的作品《尘埃落定》

藏区文学研究
[扎西才让小辑]
有关地域和民族的诗意表达
——读扎西才让的诗及散文诗
扎西才让文学甘南的语法结构论析
——以《诗边札记:在甘南》为考察对象
通往精神故乡的门
——评扎西才让的诗集《七扇门》
不止于诗,不止于此
——以扎西才让《诗边札记:在甘南》为例
“桑多”的深描:藏汉交融地带的斑斓生活与现实主义书写
——扎西才让小说论
论扎西才让的人类学诗学诗歌创作
我用自己的方式吟唱了十八年
——藏族诗人扎西才让访谈
站在民族大义的反面,就会成为笑柄
——藏族诗人扎西才让访谈
渴望写出智性又唯美的作品
——藏族作家扎西才让访谈
写作是一种施于自身的刑罚
——访问扎西才让
扎西才让文学创作年表(1992-2018)

学术史研究
新中国少数民族古代文论研究史综述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史诗学研究史述评

青年论坛
甘南草原的风吹过他的灵魂
——评扎西才让《诗边札记:在甘南》

书评
诗歌生态美学的理论呈现
——读《倮伍拉且诗歌创作的生态美学》
诗意创造与深度探求
——评魏春春博士的《守望——民族文学的诗意创造》

研究综述
“边地书、博物志与史诗——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
展开全部

节选

  《阿来研究(第10辑)》:  阿来是一个有超越性精神的作家。他当然也像别的好作家一样,可以写生机勃勃的日常生活、世俗生活,他笔下的西藏之所以特别,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写出了一个世俗的西藏。阿来也说他要呈现出一个本来的西藏,既不想美化它,也不愿意丑化它。  但我依然想指出,阿来之于中国文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他有力地拓宽了文学表达的疆域,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文学建立起了一种超越性。文学光有世俗陛而没有超越性,写作就会匍匐在地上,站不起来,全是那些细小、庸常的趣味,容易流于轻浮和浅薄——这也是当代文学面临的困境之一。  阿来与他们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有超越性。世俗性是变数、变量,超越性是常数、常道。在变化中寻找不变,这个不变就是超越性。中国文学迷信变化太久了,不变的东西在多数作家笔下是晦暗不明的,甚至是缺失的。  阿来的写作,使我们重新意识到这个世界还有值得相信的不变的东西。  阿来是藏族,他的民族是有坚定的宗教信仰的。因此,我们一谈文学的超越性,就难免会联想到他的民族及他的民族所信仰的宗教。就文学而言,把一种宗教的东西指证为自己写作中的超越性,这不仅毫无新意,还可能会形成一种专断的精神意志。文学不一定喜欢这种专断。  阿来的超越性之所以是文学的,在于阿来找到了他自己的理解超越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关键词,正是大家经常提及的“历史”和“自然”。阿来对自己的村庄、部落、民族的历史做了很多的调查、钻研,对以他家乡为中心的群山、河流、草木、动物也有浓厚的兴趣,做了许多丰富、生动的描绘。所以,他的写作是有实感的。  何以在历史、自然中建立起文学的超越性?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但凡超越性,都和无限、永恒联系在一起。可历史是有限的,哪怕再久远的历史也是有限的。历史的有限性就是它的局限性。既然有限,按理说历史不可能成为一个人超越现实的力量。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几千年的历史之于一个只有几十年生命的人而言,就是接近于无限了。历史的有限说明它具有形而下的一面,但就它之于人的无限而言,它又是形而上的。中国人超越现实的方式,不是简单地相信一位终极意义的、有位格的神,而是找寻一个代替物,这个代替物之一就是介乎形而下和形而上之间的历史。  这种对过往历史的信仰,其实就是对时间的信仰。李泽厚曾经指出,中国精神的发展、确认经历了一个从巫到史的转换;历史维度、历史意识的确立,塑造了中国人的基本品格。中国人认识世界、认识人往往不是以宗教的眼光,而是以历史的眼光。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的灵魂是否永生,而是看他能否青史留名,这背后的根基正是历史精神。  另外一个介乎形而下和形而上之间的事物,就是自然。群山,河流,生生不息的生物,也具有不动的、不变的、近乎永恒的品质。但它依然是有限的。因为照着宗教学的观点,尤其是《圣经》里的观点,天地都要废去,只有神的话一笔一画都不能废去。天地也会朽坏,唯有真理才能够永存。但自然、山川、河流之于一个有限的人而言,又近乎无限了,也是形而上的,也具有鲜明的超越性。  历史不朽,自然不朽,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中*为重要的两个不变的价值根基。阿来的写作记下了这个世界所具有的这种不朽的品质。正如他在《离开就是一种归来》这篇散文里所写的,那个年老的喇嘛说,小庙有一万年的历史了,阿来不信,与他争论,后来,小喇嘛在送阿来的路上对阿来说,你说的话或许比我师父说的更有道理,但我还是会一直相信下去。道理改变不了一个人的信仰;小喇嘛还说,师父讲的,还没有从眼前山水中自己看见的多。“我看那些山,一层一层的,就像一个一个的阶梯,我觉得有一天我的灵魂踩着这些梯子会去到天上。”这种“大地的阶梯”所代表的自然的力量,以及个人史、村庄史、部落史、民族史背后的时间的力量,是一种雄伟的存在,阿来渴望自己的生命与这些雄伟的存在对接在一起。这个不动的、不变的,介乎形而下与形而上之间的精神背景,正是阿来写作的超越性,也是他的写作比其他很多作家更有重量的原因。  历史意识与自然维度的建立,表明阿来不是选择用神的眼光来看人,来认识世界。尽管他也承认一切不可言说的奇迹,那些令人震撼的群山背后自有神秘的存在,但他依然拒绝用神的眼光来解释一切,因为这对他来讲太简单、太便捷了。于是,他选择了以人的角度来打量他的民族,来看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里的人。他自己也说:“文学更重要之点在人生况味,在人性的晦暗或明亮,在多变的尘世带给我们的强烈命运之感,在生命的坚韧与情感的深厚。”“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即便看起来,这个世界还在向着贪婪与罪过滑行,但我还是愿意对人性保持温暖的向往。”  阿来重视的是写人,写历史中的人、自然中的人。正因为阿来为人的存在建立起了一个超越性的背景,所以他笔下的人有一种从现实中超拔出来的力量。这个超越性的力量,恰恰不是宗教的力量,而是人文的力量。与其说阿来作品具有宗教精神,还不如说他的写作里面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更中国,也更文学的一种精神。  甚至,这种独特的超越性的精神,不仅让阿来重新理解了宗教,也让他站在人的角度,重新理解了人——理解了一群既生活在现实中又能够从现实中超拔出来的人。这个观察人和理解人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异常重要。  ……

作者简介

陈思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学“教学名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2011协同创新基地阿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小说及作家作品研究,兼《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CSSCI来源集刊)副主编。有专著多种,以及主持省部级科课题多项,在重要学术期刊与报刊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