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子山社会学论丛跨体制群体:自理口粮户籍身份的结构化形塑

桂子山社会学论丛跨体制群体:自理口粮户籍身份的结构化形塑

1星价 ¥73.5 (7.5折)
2星价¥73.5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458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520145824 ; 978-7-5201-4582-4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城乡接合部这一特殊地理空间,引入制度变迁、利益和权利等变量,以个案拓展法为基本研究方法,研究自理口粮户籍群体身份诉求的结构化形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本书的时间线索,在这一时间跨度内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身份诉求行动这一社会情境演化成由三个不同阶段组成的社会过程。城乡接合部这一特殊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便成为这一社会过程活跃的场域。在这一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种社会力量粉墨登场,结构化形塑了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的身份诉求行动。本书的实践价值在于立足于城乡接合部这一特殊跨体制的地理空间,引入制度变迁、利益和权利等相关变量研究自理口粮户籍群体的身份诉求,透视我国城市化政策的变迁轨迹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冲突和利益纠葛,揭示在我国现有体制下,作为跨体制产物的自理口粮户籍群体“进退维谷”的命运,以期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进程中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的保障问题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城乡接合部这一特殊地理空间,引入制度变迁、利益和权利等变量,以个案拓展法为基本研究方法,研究自理口粮户籍群体身份诉求的结构化形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本书的时间线索,在这一时间跨度内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身份诉求行动这一社会情境演化成由三个不同阶段组成的社会过程。城乡接合部这一特殊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便成为这一社会过程活跃的场域。在这一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种社会力量粉墨登场,结构化形塑了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的身份诉求行动。本书的实践价值在于立足于城乡接合部这一特殊跨体制的地理空间,引入制度变迁、利益和权利等相关变量研究自理口粮户籍群体的身份诉求,透视我国城市化政策的变迁轨迹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冲突和利益纠葛,揭示在我国现有体制下,作为跨体制产物的自理口粮户籍群体“进退维谷”的命运,以期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进程中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的保障问题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

目录

第1章 绪论1.1 问题提出1.2 研究思路与具体方法 第2章 “自理口粮”户籍群体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地理空间2.1 城市化的内涵界定及特征分析2.2 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变迁2.3 城乡接合部及其功能定位 第3章 作为结构的身份:理论脉络及研究谱系3.1 何为“身份”3.2 中国身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3.3 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研究的传统及拓展3.4 中国公民身份理论研究的本土困境3.5 身份诉求与身份建构 3.6 本书的理论视角 第4章 “自理口粮”户籍身份的获取:1978—1990年代初4.1 “自理口粮”户籍身份出现的社会背景4.2 “自理口粮”户籍群体进城动因及途径分析4.3 “自理口粮”户籍身份的获取历程 第5章 “自理口粮”户籍身份的固化:1990年代中后期至2002年5.1 1990年代的相关社会背景分析5.2 关于集体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争论5.3 东村土地承包权的争夺和维护 第6章 “正常公民身份”的索求:2002年至2011年6.1 “正常公民身份”理念出现的社会背景6.2 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对经济公民权利的争夺6.3 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对社会公民权利的争夺 第7章 结论与讨论7.1 结论分析: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身份诉求的结构化形塑7.2 理论拓展:建构中国面向的公民身份7.3 现实困境:跨体制下城乡接合部村落终结的难题 附录一 “自理口粮”户访谈提纲二 坐地户访谈提纲三 村干部访谈提纲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杰,男,社会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收录检索14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1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1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4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