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31113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9
  • 出版时间:2019-10-13
  • 条形码:9787553111384 ; 978-7-5531-1138-4

内容简介

  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历来重视禅观实践。大乘佛教的发展,伴随着禅观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禅观影像论》着眼于中国佛教的历史,以禅观影像为主题,深入分析了大、小乘经和论中的禅观内容、技术、原理,探索禅观在历史、文本、宗派中的演变机制。  《禅观影像论》的一大特点,是对禅观影像的理论分析,指出影像包括图像和哲理两个方面,深入阐述了两者结合、“教观双美”的大乘佛教禅观。

目录

导言
**节 问题意识、研究背景及现状
第二节 禅观是佛教的根本问题
第三节 禅观问题的核心在于影像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第五节 本课题研究的现代意义

**章 '禅观概说
**节 禅观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太虚法师论禅观与中国佛教
第三节 天台哲学体系中禅观的核心地位

第二章 禅观与早期中土佛教的发展
**节 安世高与中国早期禅观
第二节 道安、慧远对禅观的重视
第三节 早期南方异域禅师的活动和影响
第四节 早期禅观类主要经典的传译以及中土人士对禅观的认识

第三章 禅观影像原理
**节 影像概说
一 时间和空间等概念的相对性
二 般若空慧中的世界影像化
三 禅宗的超越语言与中道智慧的哲理超越性
第二节 影像与心
一 涅槃及法性的认识层次与误解的可能
二 佛教中的“心”与影像禅观
第三节 影像与形象
一 现实的佛教艺术形象与禅观者心中的影像
二 禅观中的影像属于心灵活动
第四节 所缘境事与影像
一 所缘境事的四种基本分类
二 有分别影像与无分别影像
三 影像在禅观中可能的影响及对治
四 影像的分别与无分别
五 相称缘与相似缘
六 哲理思维和宗教经验的结合
七 影像与遍满所缘境事
八 影像与其他三种所缘境事
第五节 影像的本质
……

第四章 以人身为中心的影像禅观基本原理
第五章 从人身开展的影像禅观实践方法及内容(上)
第六章 从人身开展的影像禅观实践方法及内容(下)
第七章 从佛展开的影像禅观
第八章 禅观影像与佛教的哲理境界——智者与物不迁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禅观影像论》:  对于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现象,具体围绕身体的各个部分展开。上述的观法,大体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针对比较真实的景象,比如人的身体的构造、人的尸体的分解过程出现的视觉影像等,进行准确地想象和感受。其图景是现实的。禅观影像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是早期佛教禅观的基本特点之一。这反映了早期佛教朴实和现实的一面。这一点在佛教的小乘的经典与论典中普遍有所反映。大乘佛教经典比如《华严经》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夸张色彩。大多的大乘佛经中对于佛菩萨的功德,出现的场景等都具有共通的极力铺陈和无限夸大的特点。佛身观的演进就体现了这一点。他力救度的信仰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长足的发展,净土信仰的发达也来源于此。单单就人身影像的禅观,在大乘的佛经中也出现了一些夸张的观法。这些夸张的观法,一方面是与大乘佛教的理想和恢宏境界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大乘佛教哲理的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表述。小乘佛教的具体的、现实的、强调效果、传承和可操作性的特征,到了大乘佛教演变成两大趋势。**是佛教禅观影像更加丰富和夸张化,比如对人身、佛身、佛国等景象的宏大的、辉煌场景的观想,甚至大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比如净土观经中对佛菩萨的身体、对净土的种种景象的观想,实际上往往超出了人们的心力。到了后来,由于观想的困难,所以逐步演变成了简便易行的“持名念佛”。这也是一个物极必反的例子,从中可以发现大乘佛教发展的轨迹。同样地,对于人身的种种复杂的影像禅观,到了后来注重心性解脱的禅宗,干脆就被完全超越了。一切都是现成的,人一举一动本来全体是佛性显现。对于佛的形象的观想和崇拜也被超越了,丹霞烧佛的例子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第二就是哲理化、抽象化。用佛教思想史研究者的话来说是“经院哲学”化。阿毗达磨就被这样理解过。但是梁启超认为类似于《大毗婆沙论》这样的著作是高深的心理学,远远超过了现代的心理学,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印顺认为阿毗达磨是圣人修行的智慧境界,因为阿毗达磨的“体”是圣人之慧。佛教的智慧来源于佛教的宗教实践,其中*重要的就是禅观的实践。所以印顺说阿毗达磨是“从证出教”。但是,这仅仅是就初期的“论藏”而言。到了后来的大乘佛教,比如中观学派、唯识学说的时代,佛教的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体系化。这样的发展,总的来说是理论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作为宗教实践基本项目的禅观的方法和境界也具有新的色彩。大乘佛教注重众生共同的解脱,注重智慧和慈悲。专门体系的、实践的、倾向于个体生命的感受改变和境界升华的禅观逐步被淹没。作为“戒、定、慧”三学之一的禅观,被置于更加丰富的广阔的“六度”的佛教实践体系之中。中土的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不论其创始人的宗教实践情况如何,其基本著作都具有浓厚的理论和思辨的色彩。大乘佛教实际上是以整个生命的全体来奉献给众生的,要求在生命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生生世世各种不同的生命变化的过程中,都要完全无私地奉献。所以强调大悲心和智慧善巧,这自是立意极高的。  ……

作者简介

  史文,1969年出生于陕西渭南。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得中国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长期从事佛教经典、宗派思想研究。出版译著《天台哲学基础——二谛的展开》,发表学术论文若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