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水养殖鲈鱼生理学与繁育技术

海水养殖鲈鱼生理学与繁育技术

1星价 ¥62.7 (4.9折)
2星价¥62.7 定价¥1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925353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361页
  • 出版时间:2019-03-01
  • 条形码:9787109253537 ; 978-7-109-25353-7

本书特色

  《海水养殖鲈鱼生理学与繁育技术》前三章梳理了三种海水养殖鲈鱼生物学知识以及人工繁育、苗种培育技术及产业发展前景等。第四章至第九章重点以花鲈生理学和繁育技术研究为主线,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和个体水平等深入研究了花鲈的生长发育及生理机制、对盐度适应的生理机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花鲈的生理学新研究进展。结合一线生产实践和实验室研究,深入研究了投喂与限食对花鲈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对主要环境因子的生理响应,以期为花鲈养殖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不断完善、优化养殖实用技术。根据花鲈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成的产业空间布局,结合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系统研究了花鲈的繁殖生理机制及其调控,旨在完善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技术,推动花鲈“南北接力"繁育与养殖模式的顺畅运行。针对鱼类人工繁育的新兴研究热点——精液超低温保存,在参考大量其他鱼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花鲈精液冷冻保存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并归纳总结了尖吻鲈和欧洲舌齿鲈精液冷冻保存的相关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海水养殖鲈鱼精液保存参考资料。第十章结合长期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了南、北方花鲈群体亲鱼培养、越冬、人工繁殖、仔稚鱼和幼鱼培养等相关技术,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花鲈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所指的海水养殖鲈鱼包括中国的花鲈 (Lateolabrax maculatus) 、尖吻鲈 (Lates calcarifer) 、欧洲舌齿鲈 (Dicentrarchus labrax) , 这3种鲈鱼性腺发育成熟与生殖过程均在海水环境中完成, 幼鱼和成鱼生长阶段均具有广盐的适应特性, 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引种与主要养殖对象, 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鲈形目鱼类。主要介绍海鲈鱼的繁育生理特性和养殖技术, 是一本全面系统地海鲈鱼研究专著。

目录


前言
**章 花鲈概述
**节 花鲈的分类特征与分布
第二节 花鲈的主要生物学与种质资源特征
第三节 我国花鲈产业发展概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欧洲舌齿鲈概述
**节 欧洲舌齿鲈分类与经济价值
第二节 欧洲舌齿鲈主要生物学特征
第三节 欧洲舌齿鲈人工繁育
第四节 欧洲舌齿鲈养殖现状与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尖吻鲈概述
**节 尖吻鲈的分布与经济价值
第二节 尖吻鲈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第三节 尖吻鲈人工繁殖与仔稚鱼培育
第四节 尖吻鲈养殖现状与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花鲈生长发育及生理机制
**节 花鲈仔稚鱼生长规律
第二节 花鲈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及结合蛋白基因表达调控
第三节 花鲈生长其他相关基因及功能
第四节 花鲈重要组织器官发育组织学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花鲈对盐度适应的生理机制
**节 花鲈在急性盐度胁迫条件下渗透生理研究
第二节 花鲈鳃组织转录组的分析研究
第三节 花鲈肝脏转录组的分析
第四节 花鲈渗透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第五节 花鲈AQP家族的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投喂与限食对花鲈生长发育的影响
**节 花鲈残食现象
第二节 温度和限食对花鲈生长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第三节 花鲈幼鱼胃排空特征及投喂频率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第四节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适应生理机制
第五节 不同饵料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和生理活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花鲈对主要环境因子的生理应答
**节 温度对花鲈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二节 盐度对花鲈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三节 溶氧对花鲈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四节 碱度对花鲈生长发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花鲈繁殖生理机制及调控
**节 花鲈繁殖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进化分析
第二节 花鲈繁殖相关基因的周期和空间表达
第三节 雄性花鲈在外源激素处理后的繁殖生理机能变化及分子机制
第四节 雄性花鲈在盐度处理后的繁殖生理功能变化及分子机制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海水养殖鲈鱼精液冷冻保存
**节 花鲈精液冷冻保存
第二节 欧洲舌齿鲈精液冷冻保存
第三节 尖吻鲈精液冷冻保存
参考文献

第十章 花鲈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节 亲鱼来源与培育
第二节 花鲈人工繁殖
第三节 花鲈苗种培育
第四节 花鲈常见疾病以及防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花鲈亲鱼和苗种》(GB/T 33109-2016)
附录2 《花鲈》(SC 2050-200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温海深,男,汉族,毕业于中山大学水生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产学院副院长兼国家水产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海鲈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CARS-47-G06)岗位科学家,研究方向为鱼类繁殖生理、鱼类生殖调控与品种改良。现任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海鲈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三文鱼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委员、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鲑鳟鱼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理事,科技部“冷水性鱼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专家组成员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