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名人
读者评分
5分

同名人

1星价 ¥20.3 (3.5折)
2星价¥19.7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phg***(三星用户)

非常好的一本书

是卢肖慧译的,文学优美。又是喜欢拉希莉的,故事情节都很好,是写作者要阅读的书。

2023-09-02 17:19:0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956912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8页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533956912 ; 978-7-5339-5691-2

本书特色

《同名人》是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裘帕•拉希莉的首部长篇小说,内附精美书签。小说讲述了在美国出生的印裔男孩果戈理童年、少年直到青年的人生经历。 果戈理的父亲名叫艾修克,意为“超越悲伤的人”;母亲名叫阿西玛,乃是“无限无极的女子”。艾修克年轻时遭遇一场火车脱轨事故,因为一本《果戈理小说集》而幸免于难。为此,当他的儿子在美国出生时,他给儿子起名“果戈理”。 果戈理有着印度移民孩子勤勉的长处,同时兼具美国少年的叛逆个性,成年之后拥有成功的事业,也结识了纽约上层家庭的女友。他要跳出印度人的圈子,可终究还是与一位印裔女孩结婚……经历生与死、相聚与别离,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在两种文化间撕扯、挣扎、逃离与回归,何处才是真正的归宿?

内容简介

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裘帕•拉希莉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拉希莉凭借短篇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获得2000年普利策文学奖,在《同名人》中,她仍旧围绕移民在异国的归属感缺失写作,用一个家庭创建新生活的历史,展现了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普通人的孤独和爱。
因人气甚佳,于2006年被小众独立导演、当代印度“新电影”之母——米拉·奈尔改编为电影,广受好评。
这是一部很好读的小说,没有繁杂崎岖的情节,没有炫人眼目的技法,用克制平实的语言,直击你的心脏。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果戈理的父母是抛弃故乡,生活在永恒乡愁中的人;果戈理不懂。他反叛,逃跑。三十年的人生在他身上留下刻痕——恋情的甜美与失意,亲人的相聚与永诀。这才霍然意识到,是父母赋予了他名字,也是他们,把孤独和死亡拦在门外。

司空见惯的邂逅与分别,平凡人的寂寞,你我都在经历的并不锐利却无可慰藉的钝痛。拉希莉用第三人称,将故事中每个人的心事娓娓道来,述说文化夹缝中的他们,如何在波澜不惊的每一天,找寻自己真正的归宿。

被选为《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娱乐周刊》《纽约》杂志的年度ZUI佳图书(2003)。

Goodreads超过21万人给出高分。

跻身英国影响力ZUI大的文学奖之一橘子小说奖长名单(2004)。

拉希莉因其杰出的写作,获得过诸多文学奖项:
1999 - 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1999 - 美国笔会/海明威文学奖年度*虚构处女作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裘帕•拉希莉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拉希莉凭借短篇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获得2000年普利策文学奖,在《同名人》中,她仍旧围绕移民在异国的归属感缺失写作,用一个家庭创建新生活的历史,展现了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普通人的孤独和爱。 因人气甚佳,于2006年被小众独立导演、当代印度“新电影”之母——米拉·奈尔改编为电影,广受好评。 这是一部很好读的小说,没有繁杂崎岖的情节,没有炫人眼目的技法,用克制平实的语言,直击你的心脏。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果戈理的父母是抛弃故乡,生活在永恒乡愁中的人;果戈理不懂。他反叛,逃跑。三十年的人生在他身上留下刻痕——恋情的甜美与失意,亲人的相聚与永诀。这才霍然意识到,是父母赋予了他名字,也是他们,把孤独和死亡拦在门外。 司空见惯的邂逅与分别,平凡人的寂寞,你我都在经历的并不锐利却无可慰藉的钝痛。拉希莉用第三人称,将故事中每个人的心事娓娓道来,述说文化夹缝中的他们,如何在波澜不惊的每一天,找寻自己真正的归宿。 被选为《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娱乐周刊》《纽约》杂志的年度ZUI佳图书(2003)。 Goodreads超过21万人给出高分。 跻身英国影响力ZUI大的文学奖之一橘子小说奖长名单(2004)。 拉希莉因其杰出的写作,获得过诸多文学奖项: 1999 - 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1999 - 美国笔会/海明威文学奖年度*虚构处女作 2000 - 《纽约客》杂志年度*处女作 2000 - 普利策文学奖 2002 - 古根海姆奖 2008 - 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 2014 - DSC南亚文学奖 2014 - 美国文学和人文科学委员会的国家人文奖章“拉希莉在情绪刻画中所展现的极致细腻的方式,令人赞叹——她是真正杰出的作家。” ——普利策奖评委 Wendy Lesser “非凡…… 对家庭、传统和自我认可的洞悉而精细的记录……裘帕·拉希莉是一位深有造诣的*流小说家。” ——《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 “令人难忘的故事……包藏在优雅低调的文笔之下的,是拉希莉敏锐透悉人物内心世界的天赋。思想深峻而目光明澈,人物描绘异常生动,与美国的特殊情况和人类的普遍渴望相合拍。” ——《新闻日报》 “感人的首部长篇小说。拉希莉的笔触优美而不事张扬。” ——《旧金山纪事报》 “拉希莉美妙地表现了移民的惶惑、思乡,以及对抛在身后的味道、气味和习俗的向往。” ——《洛杉矶时报读书版》 “动人……一部充满精细微妙的张力的小说,跨越两代人、两块大陆,以及其间丰富的情感妥协……《同名人》是一个关于愧疚与解脱的故事;它触及到人们为从过去——家庭的责任、历史的负累———中解脱出来所普遍经历的挣扎。” ——《波士顿环球报》 “《同名人》是不同凡俗的……一部处女作长篇小说如此沉着如此有力,仿佛是成名已久的小说大家的作品。” ——《纽约时报》 “拉希莉优雅的*部长篇小说超额地实现了她的普利策得奖小说集的诺言……甘古利一家的家世描绘得无比精巧细腻……成为美国移民与同化的经典故事。” ——《娱乐周刊》 “拉希莉以混合着平静观察和令人心碎的诚实的特有风格来处理同化和归宿的问题…… 作品无拘束的美让人不能释卷。” ———Elle “极有感染力……文笔优美而充满用心观察到的细节,拉希莉的小说——像她的主人公一样———成功地在两个非常不同的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给予了我们对两者的ZUI好描绘。” ——《人物》 “这部人们热切期待的处女作长篇小说,灵巧地深化了拉希莉的特征主题: 爱、孤独和文化的迷茫。” ——《哈泼时尚》 “《同名人》描写了家庭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如何应对不熟悉的环境, 写得如此之好, 是本年度发表的ZUI佳虚构类作品之一。” ——《西雅图时报》 “一个感人至深且构建精巧的有关文化冲击的故事……阅读它,任何人都将体会到作为文化局外人的感受。” ——《沃思堡晨星电讯报》 “一本出自一位卓越作家的精美小说。” ——《华盛顿邮报》 “《同名人》是一部沉静感人的处女作长篇小说……非常吸引人……在精确地唤起的个性之中置入了普遍性。” ——《哥伦布快报》 “尽管生命充满了荒谬的过程和不可避免的结局,拉希莉仍坚守了伟大作品所具有的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雄辩性与持久性。” ——《匹兹堡邮报》 “笔触经济而优美……拉希莉的小说本质上戏剧化了所有人共同的经历: 寻找自我。” ——《罗德岱堡太阳卫报》 “拉希莉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和精雕细刻的形象化描写等多方面才能,成就了一部罕见而绝妙的故事。” ——《奥兰多卫报》 “拉希莉区别于其他作家的,是她那平实却丰富细致的文笔,当她小心翼翼地展开人物的生活画卷时,我们不由得心痛起来。” ——《今日美国》 “这部小说强有力地描写了家庭传统普遍的艰难历程。” ──Lifetime “《同名人》……证实了她的*部书所暗示的:她是一位具有非凡的优雅风范和同情心的作家。” ──《圣荷西信使报》 “以一种优雅的沉静写成──即使再读一遍,也找不到哪怕一丁点花哨之处。” ──《纽约时报读书版》 “这个关于雄心渴望与双重认同的故事,远比许多年青作家ZUI好的作品来得真实且意象丰富。” ── 《纽约消闲》 “拉希莉是直觉型的作家……她的天赋乃是一种同情的力量。” ──《国家》杂志 “她的才能全面绽放……写得非常优美……带着新来者面对一切的好奇心,拉希莉展示了她对本地人的了解。” ──《纽约》杂志 “极富艺术性,拉希莉的首部长篇小说展示了她超凡出众的才华。” ──《巴尔的摩太阳报》 “一本值得品味的书,无疑是年度ZUI好的作品之一,更进一步显示了深具才华的作者获奖之路还远未结束。” ──《亚特兰大宪法报》 “饱含情感,深挚动人,拉希莉的故事展现了人物生活的全景画面。” ──《费城问讯报》 “一部有滋味的传统式样的小说……以明洁静雅的文笔写成……一位讲故事的才女,拉希莉的文学勇气已经历了考验。” ──《罗列新闻与观察报》 “[拉希莉的]简洁、低调的文笔创造了一种容易激动的紧迫感,这使她的作品与那些眼花缭乱得多(却远不够生动)的现代小说区别开来。” ──《城乡》杂志 “与她的短篇小说一样,这部小说中,拉希莉的风格仍是优雅而美妙的。” ──《圣安东尼奥快报》 “读者在此仍会看到同样的雅致而貌似简单的文风,这种风格为她的短篇小说收聚了无数的赞誉……结果是看起来平静、几乎没有戏剧冲突的小说,其人物和事件在读过几个星期之后仍会新鲜如初地跃出脑海。” ──《书页》 “具有震撼力的原创之声。” ──《明星论坛报》 “杰出的作品。” ──《时代》 “无与伦比……用平凡日常的稻草纺出金子的书。平静、清晰的优美,水晶版清澈的文笔,幽雅的低吟,把读者从开始一直推到了ZUI后。每一个细节,每一寸观察,每一个句子都发出真实的清脆回响。《同名人》是一本让读者能够进入那个让人无比感同身受的世界。” ——《泰晤士报》 “无可挑剔。” ——《每日邮报》

目录

**章 1 第二章 24 第三章 53 第四章 80 第五章 108 第六章 139 第七章 178 第八章 211 第九章 246 第十章 277 第十一章 302 第十二章 309 “美国梦”是个相当模糊的概念 ———裘帕·拉希莉访谈 329 译后记 336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1967— ),美国作家,以处女作《解说疾病的人》获得2000年度的普利策文学奖,成为历史上ZUI年轻获奖者。 她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1999)与《不适之地》(2008),长篇小说《同名人》(2003)、《低地》(2013)和《我在何处》(2018),以及随笔集《另行言之》(2015)与《书之衣》(2016)。 《同名人》因人气甚佳,于2006年被改编为电影,广受好评。 《低地》进入了布克奖短名单(2013),提名美国国家图书奖(2013),入围橘子奖短名单(2014),并斩获DSC南亚文学奖(2014)。 除上所述,拉希莉还揽获了诸多文学奖项,包括普利策文学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美国笔会/海明威文学奖年度ZUI佳虚构处女作等。 此外,拉希莉还先后获得古根海姆奖(2002)及美国文学和人文科学委员会的国家人文奖章(2014)。 卢肖慧,毕业于纽约大学商学院。从事文学翻译十余年,以美国现、当代文学为主,译作有《同名人》《解说疾病的人》《漫长的告别》《已知的世界》《呼吸课》《番石榴园的喧闹》等。 吴冰青,物理学博士,供职于华尔街金融机构。爱好文学,出版的译作包括《解说疾病的人》《第二十二条军规》《同名人》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