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39269
  • 装帧:平膜勒口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9页
  • 出版时间:2019-09-01
  • 条形码:9787112239269 ; 978-7-112-23926-9

本书特色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以及苏南模式的诞生地,亦是江南水乡的重要组成。自古以来无锡经济一直较为发达,被喻为“太湖明珠”。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无锡至今留存有一批包括近代中西合璧建筑、近代宅园、近代工商建筑等在内的珍贵的传统历史建筑遗产。另外,亦留存有相对完整的清名桥、小娄巷、荣巷和惠山等四个历史街区。2007年无锡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然而无锡的传统历史建筑,始终未能跻身“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热潮中。这与无锡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极不相称。系统研究无锡的传统历史建筑,有助于完善江苏地区乃至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体系,对江苏地区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亦有一定促进作用。研究对无锡地区的建筑遗产的保护、修复及传统街区的更新等工作均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本书以无锡城区中的传统历史街区、近代中西合璧建筑、近代宅园等为主体的建筑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的田野调查、实地测绘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建筑学和设计学交叉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人类文化学、社会学、文化地理学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共时性与历时性结合的方式,分别对上述建筑遗产的物质形态特征进行了整理归纳,并对其特征的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进行了较为系统充分的分析和探讨。同时总结了社会、经济、文化等非物质形态因素对物质形态特征及其形成、演化的作用和影响。另外,本书还专门分析与总结了无锡传统建筑建造技艺与装饰特征。

内容简介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以及苏南模式的诞生地,亦是江南水乡的重要组成。自古以来无锡经济一直较为发达,被喻为“太湖明珠”。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无锡至今留存有一批包括近代中西合璧建筑、近代宅园、近代工商建筑等在内的珍贵的传统历史建筑遗产。另外,亦留存有相对完整的清名桥、小娄巷、荣巷和惠山等四个历史街区。 2007年无锡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然而无锡的传统历史建筑,始终未能跻身“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热潮中。这与无锡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极不相称。系统研究无锡的传统历史建筑,有助于完善江苏地区乃至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体系,对江苏地区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亦有一定促进作用。研究对无锡地区的建筑遗产的保护、修复及传统街区的更新等工作均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本书以无锡城区中的传统历史街区、近代中西合璧建筑、近代宅园等为主体的建筑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的田野调查、实地测绘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建筑学和设计学交叉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人类文化学、社会学、文化地理学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共时性与历时性结合的方式,分别对上述建筑遗产的物质形态特征进行了整理归纳,并对其特征的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进行了较为系统充分的分析和探讨。同时总结了社会、经济、文化等非物质形态因素对物质形态特征及其形成、演化的作用和影响。另外,本书还专门分析与总结了无锡传统建筑建造技艺与装饰特征。

目录


**章 无锡传统历史建筑概述
**节 无锡自然人文背景
一、地理环境
二、气候特征
三、文化变迁
第二节 无锡城市建设沿革
一、明代之前的无锡城市发展沿革
二、明至民国的城市发展沿革
第三节 无锡历史街区及传统历史建筑保存与保护的现状
一、无锡历史街区概况
二、无锡近代中西合壁建筑的保存现状
三、无锡近代宅园的保存现状

第二章 无锡传统历史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节 明至清中期的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一、相对单一的建筑功能类型
二、内向性的合院式布局
三、遵循礼制、等级分明的空间构成
四、对外封闭、对内通透而灵活的空间造型特征
五、特征形成原因
第二节 晚清时期的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一、以商辅农引发建筑类型与形式的变革
二、由合院向天井式的院落布局转变
三、封闭性和内向性的空间构成
四、内向性与外显性并存的空间造型特征
五、特征形成原因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一、建筑类型的完善
二、由天井式向多元化的布局转变
三、“宗族性”与“功能性”并存的空间构成
四、多元化的空间造型特征
五、特征形成原因
第四节 明以来无锡建筑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及成因
一、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
二、空间形态特征演变的成因

第三章 无锡近代中西合壁建筑
**节 无锡近代中西合壁建筑及发展脉络
一、近代无锡的地方经济与产业
二、近代无锡的社会文化特质
三、无锡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无锡近代中西合壁建筑类型与形态
一、无锡近代中西合壁建筑的类型及分布
二、各类中西合壁建筑的形态特征
三、从产业、公共到居住的中西合壁建筑发展路径
第三节 无锡近代中西合壁建筑的空间形态与造型特征
一、由内趋外的空间特征
二、折中西化的造型特征
第四节 无锡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成因及其文化内涵
一、无锡近代中西合壁建筑的形成原因
二、无锡近代中西合璧建筑体现的文化内涵

第四章 无锡近代宅园
**节 近代前无锡园林与近代宅园的产生
一、近代前的无锡园林概况
二、无锡近代宅园的产生
第二节 无锡近代宅园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一、蛰伏期(1840~1894年):古典私家园林的延续时期
二、萌芽期(1895~1911年):宅园转变的起步时期
三、发展期(1912~1930年):宅园发展的繁荣时期
四、缓滞期(1931~1949年):宅园建设收缩、停滞时期
第三节 无锡近代宅园的分布特点与设计特征
一、无锡近代宅园的分布特点及缘由
二、半公共型宅园的设计特征
三、私享型宅园的设计特征
第四节 关于无锡近代宅园的近代性发展特征及其成因
一、无锡近代宅园的近代性发展特征
二、无锡近代宅园发展特征的主要成因

第五章 无锡传统历史建筑的建造技艺
**节 主要建造材料
一、传统建造材料
二、近代建造材料
第二节 建筑结构与围护体系特点
一、建筑结构形式与特点
二、建筑围护体系的形式与特点
第三节 建筑重点部位做法
一、建筑屋脊
二、建筑入口造型及装饰
三、装折的特色
四、装饰题材与饰纹
第四节 主要部位工艺
一、屋顶
二、墙体
三、地面
附录 无锡传统历史建筑(部分)现场测绘图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史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8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多年来深耕于地域性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有《景观艺术设计》、《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国设计全集(20卷)·第1卷·建筑类编·人居篇》等7部著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多项。先后主持完成50余项建筑设计项目,并多次获得省部级设计奖。指导学生在国内外重要比赛中获奖达百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