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楚辞学(第25辑)

中国楚辞学(第25辑)

1星价 ¥72.0 (6.0折)
2星价¥72.0 定价¥12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757279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20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07757279 ; 978-7-5077-5727-9

内容简介

本书为屈原及楚辞学靠前学会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包括:离骚研究、天文研究、九歌研究、宋玉及其辞赋研究、楚辞与文学发展研究等,体现了目前屈原及楚辞学研究的近期新成果。有的致力于理论探讨,有的进行文化照观,或进行宏观梳理综述,反映了当前楚辞研究的多元化、多方面、多角度、跨文化的特点。

目录

目录屈原作品研究?橘颂?写作年代新探??????????????????????????????????????????????周秉高(1)?天问?文体与屈原“呵壁”说再检讨????????????????????????姚小鸥孟祥笑(8)屈原?九歌?的乐属性和韶舞??????????????????????????????????????黄震云(15)屈辞中的古史传说与先秦“说体”互证????????????????????????????????廖群(31)?怀沙?题义探析与屈原绝命辞辩??????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楚辞学(第25辑)》:  第二,廉而不屈。  “廉”的意思是生于浊世,而不苟活。申徒狄“非其世”,负石沉于河,“君子闻之日:廉矣乎!如仁与智,吾未见也。”申徒狄认为其生活的时代,不是一个明君贤臣相得益彰的时代,而是贤人不用、奸臣当道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如果进入仕途,则是对自己品性的玷污,因而投河而死。鲍焦亦是廉的代表。《节士》说:“鲍焦衣蔽肤见,洁畚将蔬,遇子赣于道。子赣日:‘吾子何以至此也?’焦日:‘天下之遗德教者众矣,吾何以不至于此也。吾闻之,世不己知而行之不已者,是爽行也;上不己知而干之不止者,是毁廉也。行爽廉毁,然且不舍,惑于利者也。’子赣日:‘吾闻之,非其世者不生其利,污其君者不履其土。今吾子污其君而履其土,非其世而将其蔬,此谁之有哉?’鲍焦日:‘呜呼!吾闻贤者重进而轻退,廉者易丑而轻死。’乃弃其蔬而立,槁死于洛水之上。君子闻之日:‘廉夫,刚哉!’”鲍焦遇到子贡(子赣即子贡),说自己生不逢时,活非所世。子贡就说既然你觉得你生不逢时,那你为什么还要活着呢?于是鲍焦即枯死洛水之上。  廉士的这种特征,对理解屈原的作品十分关键。过去关于屈原的死,有“殉国难”与“殉道”等多种说法,但是未注意到屈原是节士,未注意到屈原对廉的认同,未注意到屈原的死可能与他认为生不逢时有关。在《涉江》中,屈原说:“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就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抨击当时的楚国阴阳易位。《怀沙》中,诗人感叹“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这里的“君子”就是节士,诗人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死,是仿效节士,以节士为同类。因此,其投水而死,应该就是仿效申徒狄、鲍焦,对生不逢时的一种控诉,同时也表明自己的廉而不屈的品行。  第三,清洁不污。  节士都注重个体的人格尊严,注重人格修养,保持品质的纯洁不污。《节士》篇载黔敖不食嗟来之食而死,东方之士爰旌目误食强盗送与之食,遂吐而死等事。“旌目不食而死,洁之至也”。《节士》篇说屈原“有博通之知,清洁之行”。其云:“屈原疾暗主乱俗,汶汶嘿嘿,以是为非,以清为浊。不忍见污世,将自投于渊。……遂自投湘水汩罗之中而死。”《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渔父》:“屈原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又日:“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一点在屈原的作品中也得到了真实的反映。《离骚》中,诗人“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后又回忆“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等。诗人以《离骚》中的兰、蕙、椒、江离、辟芷、菊等,《九章》中的露申、辛夷等芳草来喻自己品性之高洁。这便是屈原创作手法中的“芳草喻”。因为以物为喻,用了比兴手法,前人多有论述。如王逸即曾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忠贞即是从节士的品质上来说的,可见王逸也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屈原的清洁品质,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皎然涅而不缁,虽与日月争光可矣。”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第四,守信不变。  《节士》篇多言节士守信之事,可见守信也是节士的重要品质特征。如载延陵季子路过徐国,徐国国君看到延陵季子的宝剑,“不言而色欲之”。后延陵季子归国路过徐君,准备把剑送给徐国国君时,国君已去世,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以守信。又如叫柳下惠的鲁国人,齐国攻打鲁国,索要鲁国的岑鼎,鲁国国君就送了一个鼎,齐国国君不相信这个鼎是真的,就说“柳下惠以为是,因请受之”。可见,柳下惠是守信的人,连敌国的人也只相信他。程婴、公孙杵臼为赵氏孤儿相继牺牲,“君子日:程婴、公孙杵臼,可谓信交厚士也”。  节士守信对理解屈原的作品也是很重要的。在《离骚》中,诗人说“日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楚王先与我约,共同变法实施美政,但是楚王不是守信之人,多次失约,变化初衷,致使美政理想的实施,半途而废,谴责楚王的失信。《抽思》中:“惜君与我诚言兮,日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也是对楚王失信的谴责。而在《惜诵》中,诗人说“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表白自己始终如一,守信不变。  ……

作者简介

中国楚辞学会中国楚辞学会中国楚辞学会中国楚辞学会中国楚辞学会中国楚辞学会中国楚辞学会中国楚辞学会中国楚辞学会中国楚辞学会中国楚辞学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