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秸秆还田技术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理论与实证研究

包邮秸秆还田技术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理论与实证研究

¥45.0 (5.6折) ?
1星价 ¥45.0
2星价¥45.0 定价¥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64555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16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11645555 ; 978-7-5116-4555-5

本书特色

秸秆还田是保护性耕作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现已在7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农户技术采用获得的私人收益小于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外溢效益的产生需要进行干预和调控,补贴政策就是有效的调控工具。但目前由于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的价值评估工作未得到有效跟进,尚未建立起多方法集成的技术应用价值核算方法体系,导致不能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本研究针对秸秆还田技术补贴政策效能不高、补偿标准核算不准确的问题,从技术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和技术应用的补偿意愿价值视角,重建秸秆还田技术外溢效益价值,构建以生态经济评估法、意愿价值评估法为主体的补偿标准核算方法体系;并从可能产生偏差的角度,探索运用意愿价值评估方法有效性改善的途径和方法,为确立科学补偿定价机制提供技术支撑,为实现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和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决策服务。

内容简介

本研究针对秸秆还田技术补贴政策效能不高、补偿标准核算不准确的问题, 从技术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和技术应用的补偿意愿价值两个视角, 重建秸秆还田技术外溢效益价值, 构建以生态经济评估法、意愿价值评估法为主体的补偿标准核算方法体系 ; 并从可能产生偏差的角度, 探索运用意愿价值评估方法有效性改善的途径和方法, 为确立科学补偿定价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为实现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和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决策服务。

目录

●章导言
1.1研究意义
1.2研究目的
1.3研究内容
1.4技术路线
1.5研究方法
第2章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1生态补偿
2.2外部性理论
2.3公共产品理论
2.4生态经济学理论
2.5消费者行为理论
2.6农户行为理论
参考文献
第3章农业生产技术特征与生态补偿政策演进
3.1农业技术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3.2农业技术的经济外部性特征
3.3农业清洁生产补偿政策
参考文献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颖,1975年1月出生,北京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学专业理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补偿、农业清洁生产补偿机制及循环农业理论与模式,共参加研究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7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课题19项;参加规划项目13项。公开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作者19篇,通讯作者2篇;出版科技著作6部,其中专著l部,副主编2部,合著2部,合编1部,撰写研究报告多份。 近年来,获得的主要奖励4项:①获得2015年度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二等奖,成果名称:河南省卢氏县特色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第1完成人)。②获得2015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成果名称:山东省临沂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第2完成人)。③获得2012年度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二等奖,成果名称:石家庄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第3完成人)。④获得201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成果名称:三亚市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第2完成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