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邦与项羽
读者评分
4.7分

刘邦与项羽

历史学者朱永嘉为您解读楚汉风云人物的功过成败,揭示历史演进与个人命运的联系,破译项羽功败垂成、刘邦成功逆袭的历史根由。

1星价 ¥22.1 (4.9折)
2星价¥22.1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3条)
ztw***(三星用户)

这本书里补充了我对刘邦项羽的认识!在史记里我们看看鸿门宴,看看项羽,再看看这本书里的论述,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022-10-23 18:49:56
0 0
三千卷***(三星用户)

同样的奋斗不同的结局

2022-10-16 12:14:0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413398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72
  • 出版时间:2020-03-01
  • 条形码:9787224133981 ; 978-7-224-13398-1

本书特色

★解读楚汉风云人物的功过成败,揭示历史演进与个人命运的联系,破译项羽功败垂成、刘邦成功逆袭的历史根由,以及毛泽东为什么一再重读这段历史、评析这两个人物。
★文本由讲稿整理而成,兼具研究深度与大众可读性,既引经据典,又通俗易懂。
★作者朱永嘉先生为复旦大学历史系老教授,是历史学者,又曾经历宦海沉浮,所述话题与其自身经历颇有联系,其一贯秉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读史旨趣,行文时有发人深省之处。
★随书附赠《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成皋之战》彩色地图。

内容简介

《刘邦与项羽》是一部解读楚汉风云人物的论史著作。详细解析刘邦、项羽及其相关人物, 全面破译楚汉争霸过程中二人一成一败的个人因素和历史根由, 揭示了历史演进与个人命运的联系。

目录

目录

前 言001

一、刘邦的出身及其社会关系009
二、项羽早年的出身与性格特征016
三、陈胜其人及其起兵的经过019
四、刘邦起兵的原因及经过026
五、项梁与项羽起兵的原因与经过032
六、关于陈胜失败的原因041
七、刘邦与项羽进击秦军的比较046
八、鸿门宴——项羽带兵入咸阳以后的失策056
九、楚汉之争070
十、垓下之战,霸王别姬087
十一、田横及贯高之死与五百壮士100
十二、刘邦称帝105
十三、刘邦在洛阳南宫与功臣宿将探讨刘、项成败的原因109
十四、战后军队士兵安置的问题118
十五、刘邦如何论功行赏126
十六、刘邦处置异姓王的问题137
十七、刘邦与知识分子群体147
十八、刘邦关于身后事的安排159

后 记171
展开全部

节选

前 言 1964年,毛泽东在重读《史记》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时,填了一首《贺新郎·读史》的词,今引其全文于下: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这首词的上阕概括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演化的过程,从猿到人,经过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才慢慢进入阶级社会,群雄在疆场上角逐统治天下的权力,认识到这一点,经历了几千年人类历史。词的下阕则是讲了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并没有实物根据,但后人却信从不疑,故称其骗了无涯过客。他赞扬的盗跖、庄是战国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陈王指陈胜,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歌颂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正是这无数次革命斗争才带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歌未竟,革命胜利了,革命的精神要永葆不息,这在毛泽东同志身上贯穿始终。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抗秦暴政,自立为王,号张楚,前后不过六个月时间,被其御者即驾车的庄贾所杀。陈胜虽死,*终推翻秦王朝的都是陈胜派遣的王侯将相,其影响*大的便是刘邦与项羽这两股力量。
司马迁在《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的序言中说: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在五年之间,中央政权三次更迭,司马迁感到有史以来,历史的变迁从未有这样急速过。这五年是历史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从读史者讲,都喜欢这一个急剧动荡变化的历史时期。乱世出英雄,所以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人物角色特征鲜明,即使如项羽这样的悲剧人物,读《史记·项羽本纪》也能让人动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兴味的往往不是什么盛世,而是由盛而衰,乱世历史更显精彩,这里面有故事有人物。秦汉之际是如此,两汉之际是如此,汉魏之际是如此,隋唐之际是如此,元明之际是如此,明清之际亦是如此。这是历史剧烈转折的时期,也是底层大众奋起反抗斗争的时期,无论其成还是败,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历史正是在这种矛盾冲突的激烈斗争中不断前进的。历史知识的普及,演义小说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前身是都市经济发展以后,在宋代出现的书话,即说书先生的文本,后来演化为演义小说。而演义小说中,影响*大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此外还有《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流传亦广,这是因为三国与隋唐之际包括战国时期都是乱世,这里面人物多、故事多。毛泽东读史偏好于乱世,主要是王朝更迭之际,如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从个人生活讲,还是太平日子好过,那样的乱世日子可难熬了啊!战争极其残酷,人口锐减,土地荒芜,饥荒,逃亡,这些艰难的日子,不是大家都喜欢过的吧?还有我们读史的时候,要知道现在全球化了,在经济上各个国家互相的依存度加强了,但是这些年来战争还是不断,霸权主义者还在国门前不断地耀武扬威,战乱的威胁还没有完全过去。所以我读史也比较喜欢读分裂时期的历史,如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朝分裂时期,很有趣,战乱不断,兴亡不断更迭,这里面也是各种类型的事件多、人物多,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也多。我希望还是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大家生活可以安定一些。读史的爱好,和对生活的追求往往并不一致。这个矛盾也是好事,作为一个革命的政党,经过风风雨雨几十年的斗争,成为执政党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为民而执政,如何保持往日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如何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可不能躺在父辈过去的功劳簿上酣睡,把执政视作我之产业,借之以奉我逍遥之花息。可不能因此而变成群众革命的对象,更不能变成敌对势力分化瓦解的对象。那么让大家多知道一点兴亡的故事,多知道一点分裂时期的战乱和痛苦,可以更加明白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可贵而珍惜之。多知道一点由盛而衰的历史,对我们有益。从来没有长盛不衰的事,懂一点这方面的教训,能益人心智。中唐文学的发展,是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时人对盛唐时期安定生活的追思和怀念。李白和杜甫的诗、白居易的《长恨歌》,都离不开那个时期世道的剧变。由于中国历史的时间太长了,我们读史应有所选择。
再说政治家读史,与史家的读史,二者有同有异。政治家读史,是从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以史为鉴,也就是以古人成败得失为鉴,他并不要求系统地研究,他把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案例来思考和借鉴。所以往往可以取其一点,不及其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构起他独特的联想。毛泽东读史,一方面他系统地读,反复地读。他读《资治通鉴》十七遍,读廿四史,对《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晋书》都很熟,过去介绍毛泽东读史的书很多,只是说他读了什么,读了多少遍,介绍他如何挤时间读,而没有介绍他是在什么时候读什么,他为什么读这个篇目。要知道他对历史的关注点,往往随形势的变化而跳跃。他推荐别人读史,都是有感而发,有所指而为。如他在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之后,6月在武昌重读《南史·陈庆之传》及《南史·韦睿传》,是为了应对苏军进攻。他能从《南史》中挑选这几篇传,是他长期读史积淀的结果。史家则比较强调在系统和完整地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对事件和人物作出比较全面的记录和评价,强调对史实的订正。修史,无论是编年、纪事还是纪传,强调的是完整、系统、全面地掌握资料,和准确地进行表述,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长年累月的积叠。政治家则没有那么多工夫去这样做。然而这二者又是互相呼应的。史学,作为学术,有它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它不可能与政治绝缘,关键是它为什么服务的问题。脱离现实需要钻象牙塔可以由少数人去做,但毕竟不是史学发展的方向。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经常会成为毛泽东关注的对象。史学家也应该将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一个个案例,对其利弊得失作一点细微的分析,既能提高人们读史的兴味,又能供人们去参考借鉴。史论式的札记便是做这一方面的工作,它对后人认识历史还是非常有益的。刘邦和项羽这两个楚汉风云变幻中的历史人物也是毛泽东一再关注的,他们一成一败,都是乱世英雄。既然同学们点名讲刘邦(这是我2009年给学生上课发的讲稿,故作如是说),那我们在下面先说一下刘邦其人其事,顺着这个次序谈秦汉之际楚汉相争的历史过程,及刘邦如何稳定他所创建的“规模弘远”的汉王朝。从刘邦和项羽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历史遭际讲,他们的成与败、得和失,有鲜明的对比性。或者从历史事件讲,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人们反复思考。毛泽东在讲话中多次关注这两个人也不是偶然的。
刘邦是秦汉之际的一个人物,孟子说过“知人论世”,要理解一个历史人物,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那个时代由一大群人物组成,秦末起义的领袖有陈胜、吴广,在江东也就是现在浙江宁波起兵的,有项梁和他的侄子项羽。那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要说在那场逐鹿战争中,为什么刘邦能够胜出,总有他的道理。项羽进入咸阳,应该说是一个胜利者了,他的力量也远远超过刘邦。在楚汉相争中,从战役上讲,刘邦往往是失败者,而*终却是他取得胜利。
一个历史人物的成功,总需要考察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弄清楚其成功的道理。刘邦这样的历史人物,他能奠定汉王朝数百年统治的基础,总有他的过人之处。尽管刘邦距离我们有两千多年,但他在那个时代,与对手相处、与自己部属相处,他对那许多复杂事件的处置方法,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作为喻旨和联想,对后人思考问题还会有启迪和教益。我看到过一份回忆录,毛泽东在开国大典结束后,回到住地,一边吃饭,一边手上拿着《史记》,那时他读的《史记》还是线装的武英殿版的殿本中的一册,亦还是《项羽本纪》与刘邦的《高祖本纪》,毛泽东在革命胜利的时刻,在共和国成立的那个时刻,读这两篇东西,还是很有意味的事情。他思考的亦还是项羽何以败,刘邦何以胜,胜利以后刘邦何以立国的经验教训。一直到晚年,1973年7月,毛泽东还曾要我们把《史记》中的《陈丞相世家》《黥布列传》《绛侯周勃世家》《灌婴列传》《陆贾列传》标点注释以后印成大字本送给他看。这些人物都是随刘邦在逐鹿战争中立有大功的文臣武将,又是在刘邦身后对汉王朝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这时候毛泽东要看这些人物的传记,无非想看看刘邦如何处理身后事。
人们都喜欢引用韩信被处置时说的“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史记·淮阴侯列传》),讲刘邦杀功臣宿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刘邦去世时,留下的功臣宿将还有不少呢,被处置的大都属于他过去的同盟军,并非所有的功臣宿将。“白马盟誓”便是刘邦与他的功臣宿将之间的契约,《汉书·高帝纪》讲到刘邦“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史记》的《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讲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由此可知刘邦与功臣宿将之间的关系。《汉书·高帝纪》还说刘邦“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故对刘邦生平的许多事还是要具体分析,不能人云亦云,要用脑子思考一下。我这里主要是把刘邦与项羽楚汉相争的五年,作为一个历史案例来研究和分析的,当然,也要涉及统一以后的人和事。毛泽东曾经说过“分析好,大有益”,所谓分析,就是实事求是地解析事物的方方面面,人和事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由此及彼地弄清其中复杂的相互关系,也许它会使我们在应对现实问题时,自然产生某些相似的联想而从中受益,说到底便是以史为鉴和古为今用,这才是我们读史的基本宗旨。 八、鸿门宴——项羽带兵入咸阳以后的失策 刘邦进入咸阳以后,有人建议派兵守函谷关,拒绝项羽的军队入关中。那一年也就是汉元年的十一月,项羽率诸侯军入关,关门紧闭,知道刘邦已进咸阳了,于是大怒,派黥布攻破函谷关,大军进入关中。当时范增劝项羽派兵攻打刘邦,刘邦只有十多万人,项羽诸侯军有四十万,号称百万,而刘邦还没有作战的准备。项羽的叔叔项伯受过张良恩,想救张良,故前往刘邦军中劝张良离开刘邦。《史记·项羽本纪》对这段故事的记载,*为生动而具体,故引述于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著名的京剧《鸿门宴》便是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这一段精彩的记述改编的,司马迁距离汉初的时间还不远,这一事件当时当有档案记录,但宴会上如此紧张的气氛,如此紧凑的对话,如此鲜明的人物性格,有的当来自民间传说,有的则出自司马迁笔端,实际上这就开了纪实文学的先河,反映了当时口语化的状况。从人物性格上讲,项羽性格残暴,杀人不眨眼,他杀会稽守,剑起头落;杀宋义时当机立断,没有二话,没有什么信誉和道理好讲,有的只是利害关系。再说他想火并刘邦,因刘邦派人守函谷关,还有一点道理。但项伯替刘邦讲道理,项羽心就软了。刘邦上门表心意赔礼道歉,虽然是出于无奈,但也表示了对项羽的信任。这时项羽杀刘邦,会失掉人心,失去诸侯对他的信任。而范增考虑的是利害关系,这时不杀刘邦会错过良机,杀了刘邦,群龙无首,并吞刘邦的军队那就轻而易举,用不着大动干戈,这反映了范增这个人的老谋深算。
张良这个人物,同样也是智谋胜人一筹,在敌我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刘邦只有低头。从刘邦的性格讲,这个人见机快,善于纳人之良言,又能屈能伸、随机应变,能在项羽面前卑躬屈膝,除去项羽对自己的疑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虽有项伯挡着,毕竟险象环生,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在这种情况下,尽快滑脚溜掉,让张良来应付残局。
项羽失去了一次处理刘邦的*佳机会,因为这是刘邦送上门来的机会。范增*后的“竖子不足与谋”,在关键时刻不能有不忍之心,这反映了范增这个人的性格,他不满项羽的情绪见诸言表,这也决定了两人不可能有始有终。他不理解项羽这时作为胜利者刚愎自用的心态,说话即使是正确的,为听者着想的话,也有时间、场合和条件的问题。樊哙的表现则充分显示出其有勇有谋,在强者面前毫不示弱的性格,同时又能随机应变,表现得恰到好处,过头的话反而会添乱。
司马迁这一段生动的描述,反映了史家敏锐的洞察和生动的表述,即使欣赏戏剧《鸿门宴》也没有读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那样印象深刻。当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还不是另一场鸿门宴嘛!所以章士钊给毛写条子,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重庆不是毛久留之地。张治中还不就是项伯的角色嘛!
鸿门宴以后,项羽在咸阳做了两件缺德和失策的事情,缺德是屠咸阳,失策是分封诸侯王。《史记·项羽本纪》云: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这件事项羽完全错了,没有远见,关中形胜之地焚而弃之。说他烧阿房宫则不一定,因为阿房宫尚未建成,说他焚秦宫,当是事实。大火三月不灭,未必如此,但没有人去灭火,烧光为止,焚烧的时间当然很长。楚人沐猴而冠,因猕猴不任久着冠带,此言楚人性格暴躁,没有耐心,错失了王天下的大好机会,白白送还给刘邦。项羽在关中做的另一件错事,便是分封诸侯王。这事实质上是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胜利以后如何分享胜利果实,因为胜利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如果分配不均,*易引起内部自相纷争,历来都是如此。《史记·项羽本纪》云: 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尊怀王为义帝。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都尉董翳者,本劝章邯降楚。故立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 这一段话是灭秦以后,如何论功行赏封王,项羽、范增对刘邦有戒心,不愿他在关中称王,故把他封到巴蜀与汉中,让刘邦在西部边远地区,免得将来生麻烦。而把关中地区一分为三,封秦之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王,一是防止刘邦返回关中,二是防止秦降将以关中坐大。项羽火烧咸阳三月,破坏了秦在关中的政治设施,认为从此可以达到一个力量的相对平衡,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的降楚,秦卒二十万的被坑,他们不可能被关中百姓接受。对比刘邦与项羽入咸阳后的措施,显然关中的人民只会接受刘邦,不可能接受其他人来统治这个地区。项羽的安排反而为刘邦返回关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是项羽、范增始料未及的。下面再看项羽对关东地区的安排,《史记·项羽本纪》云: 徙魏王豹为西魏王,王河东,都平阳。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先下河南,迎楚河上,故立申阳为河南王,都雒阳。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赵将司马定河内,数有功,故立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徙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素贤,又从入关,故立耳为常山王,王赵地,都襄国。当阳君黥布为楚将,常冠军,故立布为九江王,都六。鄱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又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义帝柱国共敖将兵击南郡,功多,因立敖为临江王,都江陵。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因从入关,故立荼为燕王,都蓟。徙齐王田巿为胶东王。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从入关,故立都为齐王,都临。故秦所灭齐王建孙田安,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其兵降项羽,故立安为济北王,都博阳。田荣者,数负项梁,又不肯将兵从楚击秦,以故不封。成安君陈馀弃将印去,不从入关,然素闻其贤,有功于赵,闻其在南皮,故因环封三县。番君将梅功多,故封十万户侯。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这是项羽对函谷关以东地区的分封,他自封为西楚霸王,所封的一部分是与项羽一同起兵救赵攻秦的,随项羽入关的,如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一部分原来是六国留下来的旧贵族,秦朝统治崩溃过程中,在原地区称王的,这次分封时被徙封别处的,若原赵王歇迁封为代王,燕王韩广徙封为辽东王,把燕地让给了功臣臧荼为燕王,原来的齐王田巿徙胶东王,将齐国一分为三,立有功的田都为齐王,都临淄,立原齐王建的孙子田安为济北王,而原来齐国田荣的势力尚在,反而不封。这样有新封为王的,有徙封的,有一分为三的,有的有地盘而不封为王的,完全打乱了原来的封地,如切煎饼一样重新切割一番,这势必带来许多新的矛盾:迁封的是否愿意迁徙,新封的到达封地能否为当地民众接受,没有封的如田荣是否会承认你项羽把齐国一分为三。
战国末年,实际上是齐、楚、秦三大国的角逐,完成全国统一局面的,*终是秦灭六国。陈涉起义作为突破口,实际上是六国贵族势力联合起来颠覆了秦统一六国的局面。项羽是代表六国的势力恢复了诸侯王国的时代,他分割燕、赵、韩、魏之故地,固然有矛盾,但还不会影响大局,把秦国关中地区一分为三,还有一个刘邦虎视眈眈地看着关中地区,便是一个极不安定的局势。他把齐地一分为三,把田荣排除在外(该地实际上掌握在田荣手中),因此东部地区是不可能安宁的,齐是大国,不会接受如此划分其领域。
所以这次分封,也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反而给项羽带来极大的麻烦。这次分封诸侯王,实际上是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一次反复,此后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楚汉相争,实际上是秦灭六国的再次重演。战国后期形成的大一统大趋势很难改变,这只是一次反复罢了。总趋势不可能改变,只是由汉还是楚来统一的问题。西楚霸王没有大一统的意识,所以从观念上他是失败的一方,项羽只能是悲剧英雄。刘邦虽然缺少一点英雄本色,但顺应时势,随机应变,却成为那个时代的胜利者。故在这个世界上,为人处事总得看势,是时势造英雄,识时势者,天地皆同力;背时势者,不管你怎样拼命努力,仍然不可能有好的结局。唐人罗隐那首诗《筹笔驿》中的两句话“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确不假。所谓时与运,说到底是一个大势的趋向,你提前识得这个趋势,得来全不费力,不识得这个趋势,尽管用尽全身力气,还是轻则损兵折将,重则全军覆没。项羽入关以前,那是时来运转天地同力;入关以后,那是运去,他处处被动应战,*终是乌江自刎。《史记·项羽本纪》介绍了项羽分封以后的乱局,其云:
......

作者简介

朱永嘉,历史学者,1931年生,早年师从陈守实、周予同、谭其骧等文史名家,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后从事秦汉史、三国史、明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读史求是》《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论李贽》《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