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奥黛丽·赫本:无论失意得意,我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是奥黛丽·赫本:无论失意得意,我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10.0 (3.0折) ?
1星价 ¥12.5
2星价¥12.5 定价¥32.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1597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9cm
  • 页数:140页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500159773 ; 978-7-5001-5977-3

本书特色

一生获得五次奥斯卡*佳女主角提名,曾被时尚杂志《Elle》评选为“世界*美丽女人”——我是奥黛丽·赫本,无论失意得意,我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内容简介

  她是银幕上永远的天使,是人们心目中不老的女神,一切看上去如此美好。然而,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遭遇过家庭变故,忍受过难熬的“饥饿之冬”,也曾因体重骤增而面临梦想破灭的打击。而在获得成功、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的时候,她仍然保持着纯粹的心灵,甚至选择激流勇退,全身投入家庭。在晚年,她为全球的慈善事业奔走疾呼,将小爱化成大爱。对于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奥黛丽·赫本无疑知道得很清楚。  在《我是奥黛丽·赫本》中,赫本所经历的一切被一一道来。对读者来说,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定义自己的坚守,在读完《我是奥黛丽·赫本》后也许会有所感悟。

目录

**章 孤独的少女时代
第二章 芭蕾的希望和战争的阴影
第三章 进入娱乐圈
第四章 电影界和时尚界的缪斯
第五章 真正的幸福与祈祷和平
年表
参考文献
思考题
展开全部

节选

  《我是奥黛丽·赫本》:  **章 孤独的少女时代  即便很多人听说过奥黛丽·赫本这个名字,但对大家而言,她也只是一个已经去世的女演员而已。而对于你们祖父母那一代人来说,她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令人难以忘记的女明星。  奥黛丽·赫本的成名作《罗马假日》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全世界的影迷通过这部影片认识了她。那是还没有DVD及流媒体的年代,影迷们只能反复去电影院才能多次欣赏这部影片,赫本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女人们纷纷效仿赫本式的时尚造型,这种风格很快流行起来。  奥黛丽·赫本*活跃的时期是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但至今仍然可以在杂志及电视上看到关于她的专题及各种照片展等。不仅在银幕上,在现实生活中她也是美的代表,是为数不多作为时尚先锋一直被人们崇拜追捧的女星之一。  赫本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于美的传统认知。当时代表女性之美的是像伊丽莎白·泰勒和玛丽莲·梦露这样迷人性感的好莱坞女星,赫本则与她们截然相反。赫本有着少女一样纤细消瘦的身材、令人印象深刻的大眼睛和浓眉毛,因此人们常常把赫本比喻成“天使”。  她的美简单而纯粹,不是那种用珠宝堆砌出来的时尚。即便不再年轻,她也没有像现在的娱乐艺人那样美容整形。她的自然之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现如今,身材苗条、面容可爱的女演员有很多,如果说拥有个性及独特魅力是成为明星的必要条件之一,奥黛丽·赫本可以说是倡导这一理念的先驱。  但据说,赫本本人并不认为自己漂亮。不仅如此,年少时她还曾对自己的容貌感到自卑。和大家一样,未成年之前是她对自己的外貌*为烦恼和敏感的时期。  出道后凭借着处女作一举成为巨星的赫本,即便进入了光鲜亮丽的时尚圈,还是保留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无论谁见到赫本,都会喜欢上她。相较于社交应酬,赫本更喜欢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更愿意过平凡的生活。  赫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更好的女演员,但她从不与别人争名逐利。她也从未主动推销过自己,她是名利圈中光明磊落、心胸坦荡的女明星。  为了家庭,38岁的赫本选择在事业巅峰之时淡出银幕。对于许多处于明星光环之下的人来说,抛弃名利是非常困难的,但赫本完全从银幕上消失了。这也说明,明星这个光环对于赫本来说只是她人生中的一个称号而已。  换句话说,她就像一个性格内向、学习优秀的女学生。但单纯的“乖孩子”是不可能在离世20多年后仍被大家追捧。奥黛丽·赫本的成功绝不是仅靠外表的美丽,而是凭借她吸引人的个人魅力。那么这样的个人魅力是怎样形成的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晓答案吧。  生于贵族之家  “她是欧洲历史*悠久的王室的公主。”  大家认为银幕上的奥黛丽·赫本就是这样的人。  “她宛如真正的公主。”  她举手投足间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高贵的优雅气质。这位拥有欧洲王室风范的女子,就是奥黛丽·赫本。她来自英国,却并非纯粹的英国人。她出身名门,与荷兰贵族的渊源颇深。她的祖辈可追溯到12世纪,荷兰的美术馆中就有赫本祖辈的肖像画。因此,赫本优雅迷人的气质绝不是仅靠演技表演出来的。  赫本的母亲名字叫埃拉,是荷兰贵族范·海姆斯特拉家族的后裔,享有女男爵的头衔。  埃拉生长在条件优渥的贵族家庭,性格却与那些乖巧淑女略有不同。她情感丰富,憧憬浪漫的爱情,对歌剧和戏剧非常着迷。但在20世纪初,出身贵族家庭的女子是禁止工作的,更不用说站在舞台上表演了。埃拉的父亲阿尔瑙特·范·海姆斯特拉男爵警告她:“不能与演员或舞者交往,举止要符合贵族女子的身份。”  因此,埃拉放弃了从事舞台表演的想法,选择了贵族女子循规蹈矩的结婚之路。但她暗下决心,如果将来自己的孩子有表演才华,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她。  埃拉的**段婚姻始于1920年。她的丈夫亨德里克·古斯塔夫·阿道夫·夸勒斯.范·于福德,曾是荷兰女王的侍从副官,后在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一家石油公司担任法人代表。埃拉在荷属东印度先后生下了长子阿尔瑙特和次子伊恩。  虽然生下了两个儿子,但夫妻间的关系并不和睦。埃拉在与丈夫冷战时,遇到了一位名叫约瑟夫·维克托·安东尼·赫本一拉斯顿的男人,并与他坠人爱河。  埃拉并没有尝试修复与丈夫的关系。尽管不被理解,她仍下定决心与丈夫解除了婚姻。  埃拉带着两个儿子暂时回到父亲家,一年后返回荷属东印度,与拉斯顿重逢并结婚。彼时,拉斯顿也刚刚离婚不久。  拉斯顿生于爱尔兰,身材颀长且气质儒雅,但内心像谜一样不容易被看透。据传,拉斯顿是个银行家,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并在英国军队服过役,但这些传闻的真实性遭到质疑。与埃拉结婚后,他经常更换工作,先后在金属交易所、金融公司就职,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1929年5月,埃拉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生下了一个女婴,起名为奥黛丽·凯瑟琳·赫本一拉斯顿。埃拉和拉斯顿在法律上都是英国国籍,所以赫本也被认定为英国国籍。赫本在成年后否认了自己的父亲拉斯顿是个银行家的说法。  “都说父亲是个银行家,但我从未见他在银行工作过,他可能是一个无法坚持做一种工作的人。”  赫本在出生后第三周得了百日咳,病情一度恶化到小小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埃拉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认为信仰能够治疗疾病。她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请医生,而是对着赫本的屁股啪啪地拍打起来,直到赫本的心脏恢复跳动苏醒过来。赫本后来说:“如果我写自传,我肯定会用这句话开篇:我生于1929年5月4日,死于3个星期之后。”  尽管出生后不久便命悬一线,但赫本这颗幸运的“未来之星”还是重新返回到了这个世界。  大自然和书籍是朋友  赫本孩提时代随父母四处“漂泊”,来往于英国、比利时、荷兰。赫本*喜欢和同母异父的两个哥哥一起住在位于荷兰东部城市阿纳姆的外祖父家。当时他们住在泽彭达尔庄园(HuisZypendaal),在小赫本看来,那里就是一座“城堡”,拥有马厩、风车和美丽的庭院。  平时胆小文静的赫本,只有在泽彭达尔庄园生活时才会展现出惊人的调皮。  她喜欢和两个哥哥一起骑马,打水仗,骑脚踏车。*开心的是爬树,赫本会越爬越高,爬到两个哥哥都够不到的地方。庄园内的每个地方都能成为她游戏的场所:在小河边欣赏盛开的野花,在茂密树叶问的鸟窝里寻找鸟蛋,在森林里采蘑菇。小狗、小猫和小鸟都是赫本特别喜欢的动物。比起玩具娃娃,赫本更喜欢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她会给动物们喂食,和它们交流。泽彭达尔庄园里每天都能听到孩子们热闹的嬉戏声。  然而,她的童年生活并非总是无忧无虑,更多时候,她的生活非常封闭,周围只有乳母和家庭教师以及威严的母亲。埃拉常常教训赫本:  “要守时!  “要考虑周围的人而非自己!  “站要站直,坐着时也要把背部挺直!”  ……

作者简介

日本筑摩书房编辑部,筑摩书房(ちくましょぼう)是日本知名出版社、曾出版《人间失格》初版书。1940年(昭和15年)6月26日由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的古田晁所创立。"筑摩"该名称的由来是古田的故乡,长野县东筑摩郡筑摩村(现归入盐尻市)。该出版社以修订出版文学家为主的个人全集出名,被称作"全集的筑摩"。此外,该出版社至今每年出版古文和现代文的教科书,每月还出版《筑摩》为名的公共宣传杂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