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品《道德经》:悟道行天下

百品《道德经》:悟道行天下

1星价 ¥35.9 (7.2折)
2星价¥35.9 定价¥4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2511583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3,229页
  • 出版时间:2020-03-01
  • 条形码:9787512511583 ; 978-7-5125-1158-3

本书特色

解读国学经典,分享为人处世、治企修身的智慧,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自我提升的shou选图书。

内容简介

《道德经》为春秋时期老子所作的哲学作品, 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名著之一, 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 对中国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目录

壹 人生的态度

[**品] 老子的五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二品] 人生的标尺:不脱离正道,不脱离善道

[第三品] 道出于平凡:相信逻辑,相信常理

[第四品] 虚极静笃:从道中感悟人生

[第五品] 精彩人生:不过度,不极端,不奢侈

[第六品] 谈人生观:不恃强,不自大,平淡是真

[第七品] 谈价值观:知整体,不争抢,顺应道

[第八品] 幸福法则:乐从苦中来

[第九品] 快乐法则:一花一草皆有喜悦

[第十品] 知足常乐:懂得幸福是获得幸福的前提

[第十一品] 众妙之门:在平常中感受奇妙

[第十二品] 有无相生:从万物中洞察人生

[第十三品] 求长久:把握规律,自然而行

[第十四品] 求自在:不要刻意而为,要用心而为

[第十五品] 正与奇:主动发现平常之美

[第十六品] 强与弱:主动示弱有大好处

[第十七品] 福与祸:富须俭而不奢,达应兼济天下

[第十八品] 好奇心:在奇妙中把握人生规律

[第十九品] 无为:顺应自然,无为而为

[第二十品] 价值:物质财富离不开精神财富

[第二十一品] 责任:凭正道做事,对整体负责

[第二十二品] 追求:尊道重德才是*高境界

[第二十三品] 奉献:与天下谋幸福,成就更大的事业

[第二十四品] 传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二十五品] 从容:用清静的心态去做事

[第二十六品] 荣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二十七品] 优雅:处变不惊,适度而行

[第二十八品] 德善:让世间充满爱

[第二十九品] 修己:研习《道德经》的好处

[第三十品] 道德:万物规律为道,善贷且成为德

[第三十一品] 永恒:顺应规律,才能长久

[第三十二品] 认知:触类旁通,把握规律


贰 领导的气场

[第三十三品] 管理者为什么要读《道德经》

[第三十四品] 真正的领导力在于知强守弱

[第三十五品] 得意时不炫耀,为主时不苛刻

[第三十六品] 管理者和员工是相互成就的

[第三十七品] 如何做到无为而治

[第三十八品] 位尊时不狂妄,位卑时不自惭

[第三十九品] 成大事者是懂得合作之道的人

[第四十品] 要把握企业发展的规律

[第四十一品] 管理者应着眼于大局

[第四十二品] 成大事者的四不原则

[第四十三品] 善于运用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

[第四十四品] 企业家要无私,企业才能发展

[第四十五品] 管理者的核心素养

[第四十六品] 得荣光时要谦恭,受误解时要隐忍

[第四十七品] 有权不滥权,有功不邀功

[第四十八品] 权威面对挑战,管理者如何自处

[第四十九品] 如何做一个好领导

[第五十品] 领导的境界在于无为

[第五十一品]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五十二品] 成大事者要有包容之心

[第五十三品] 能舍才能得天下

[第五十四品] 做好每件小事,才能成就大业

[第五十五品] 管理者的自信从何而来

[第五十六品] 管理者应避免的几种心态


叁 管理的智慧

[第五十七品] 以强带弱,推动整体发展

[第五十八品] 处罚员工不是管理者的事

[第五十九品] 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员工

[第六十品] 要把员工放在心上

[第六十一品] 学会规划,不做救火队员

[第六十二品] 如何做到深藏不露

[第六十三品] 分清组织中的四类人

[第六十四品] 把员工的利益摆在前面

[第六十五品] 管理制度如何才能执行

[第六十六品] 不以业绩高低作为亲疏的标准

[第六十七品] 如何让管理变得轻松

[第六十八品] 不要在团队中造成对立

[第六十九品] 重视团队的力量


肆 精进的法门

[第七十品] 任何事物都有可学之

[第七十一品] 学习的三种层次

[第七十二品] 学习的两个方向

[第七十三品] 从经验中学习

[第七十四品] 如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七十五品] 多读书不如精读书

[第七十六品] 在探索中发现,在错误中进步

[第七十七品] 什么样的创新才是好创新

[第七十八品] 做事符合规律,才能谋求发展

[第七十九品] 1 + 1 > 2,才叫创新

[第八十品] 平常事物也有可创新之处

[第八十一品] 创新源于主动发现

[第八十二品] 如何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第八十三品] 不出户,知天下

[第八十四品] 善于思考,求得真知

[第八十五品] 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八十六品] 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


伍 处世的哲学

[第八十七品] 有钱时想别人,势强时多助人

[第八十八品] 不计较得失,舍财者得财

[第八十九品] 对人对己要公平

[第九十品] 让爱情的香味弥散在人生路上

[第九十一品] 为人处世三警惕

[第九十二品] 爱人者,人恒爱之

[第九十三品] 服务他人,以彰显自己的价值

[第九十四品] 可不可以挑别人的毛病

[第九十五品] 给孩子*好的教育

[第九十六品] 看淡得失,不争而得

[第九十七品] 如何化解怨

[第九十八品] 不要轻易树敌

[第九十九品] 尊道贵德,向道而行

[**百品] 做了好事不应宣扬


展开全部

节选

**品 老子的五观 现代人讲三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老子则将他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总结成了五观。 1. 认知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能够知道、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人;一个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这句话中,自知是本。一个人对世界的了解源于他自己的认知系统。这个认知系统好比一面镜子,如果这面镜子是凹面镜,那么这个人看见的所有东西的样子都是变形的。所以,要正确认知世界,*重要的是先建立正确的认知观,让自己的这面镜子是平的、正的,照出事物的真正面目。 2. 价值观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老子的价值观是以自胜为重。胜人是站在与他人的互动、比较之上的。须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断追求比别人厉害,会让我们永远处于比较之中,却忽略了对自身情况的关注。 我们只有跟自己比,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为学日益,向着更好的自己前进,才会充满动力与成就感,才能真正变得强大。 3. 幸福观 “知足者富”。足,指的是恒久的足,即既知足也知不足,通过努力,把不足转化为足。 人生的幸福,源于恒久的足。要获得恒久的足,就要既满足于当下,又能够明确未来的路,不断为下一个阶段的满足感打下基础。 4. 事业观 “强行者有志”。一个人能够坚定不移地为了自己心中所想而行动,这样的人志存高远又敏于行,有行的执着和坚韧的意志,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5. 人生观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一个人做事不背离初心,才能够做得长久;人的身体可以死亡,但是精神不会消亡,能够把精神传承下去,才是真的长寿。这句话传递了老子的人生态度:看重长远,看重整体的好。 这五观综合理解就是:凡事从自我开始做起,凡事从自我开始认清,才能更有利于成就人生。自强不息,不忘初心,不失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才能长久幸福。这样的精神如果能传承下去,就会永不消亡。 第二品 人生的标尺 老子用极精练的六个字,总结了把握人生追求的尺度:去甚,去奢,去泰。这“三去”,是老子把握人生的标尺,可以帮你有效地去除不好的认知与行为,让人生不脱离正道,不脱离善道,不脱离长久之道。 1. 去甚 甚,指极端。去甚就是要去掉极端的思想、言行。世界的根本规律遵从于道,永恒不变。人生要顺从于道,从自然无为中成就有为,做人做事,都不要极端。 2. 去奢 奢,有彰显和浪费的含义。通过和别人对比,来彰显自己所拥有的,突出自己的价值,叫奢侈。这种奢侈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首先,它会让你脱离团体。看似你比别人高贵,但其实人人都是平等的,你处处彰显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只会招来别人的反感。因为你是通过比较别人的不足来彰显自己的,本身就是以对立的姿态建立自己的形象和人格,所以注定会遭到别人对你的反抗。其次,如果你是企业领导,你的这种做法还会引领员工争相效仿,给低收入人群带来很大压力。 总的说来,奢侈一定会带来私欲的膨胀、无尽的掠夺;而奢侈对于整体而言,又会造成无数浪费,这样的风气也会影响团队的发展。所以管理者切不可奢侈,人生更不能以奢侈、尊贵为追求。 3. 去泰 泰,指过度。这个度以什么为标准呢?我认为应该以对你所服务的整体有好处为衡量标尺。你的思想或行为因为追求过多,而产生了不良反应,所以在形成不可挽回的局面之前,你要有去泰的意识,不能非要等到失去,才敲响警钟,甚至依然执迷不悟。 想要不过度,就要能体会适度给人带来的美好,去掉过分狂热的追求。要让自己能够安于所拥有的少,进而稳健地求多。 第三品 道出于平凡 世人把得道之人想象得神乎其神,无所不能。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所不能的人,只有拥有无数可能性的人生。 第二,任何人的特质都不能超越人的基本能力。比如你可能比大多数人高一些,但不会高出好几米。 第三,任何把自己描绘得无所不能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意思是:得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能正视缺点。老子还讲述了圣人治世的基本理念,如“以身为天下”“利而不害”“长而不宰”等。他告诉我们,圣人是能通过学习而获得成就的。在老子眼里,神魔鬼怪是一样的害人之物。神用所谓的灵验骗你相信它,鬼用伤害你的方式让你害怕它。两者本身都是不好的,也不是从于真的大道。老子说圣人在天下,就要让神不伤人、鬼不伤人。 我们不要迷信谁的“超能力”,要相信那些合于常理、逻辑的人与事。能够普遍存在的理,才能够给每个人带来指引。而真正普遍存在的理,是不需要通过惊世骇俗的现象来体现的。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两千多年后,我们再来品味老子的话,平淡无味的语句,似乎没有什么意思。然而,能说出平淡却有用的话的人,往往可能是得道之人。得道之人,没有什么超人之术,也不会什么特异功能,但他们可以默默地书写他们的感悟,为后来人去伪存真,功成而不居功。

作者简介

王小丹 就职于北京成功使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任高级培训师、高级教练。全球生涯教练(BCC)认证培训授权讲师,授课百余期,培养生涯教练5000 余名。 带领“八件事”讲师团队在全国高校开展“一生只做八件事——让生命怒放”大学生生涯唤醒讲座208 场,直接受益人数10 万余人。 著有《职场内驱力》《教练式销售》,合著《一生只做八件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