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美国外交史学转型研究(1970-2018)

美国外交史学转型研究(1970-2018)

1星价 ¥53.0 (7.8折)
2星价¥53.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16195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B
  • 页数:362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010216195 ; 978-7-01-021619-5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的*终研究成果,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史学转型为研究对象,即由传统形态向“美国全球史、美国跨国史和跨文化史”转变的动因、历程和影响。本书研究沿着两条思路展开。*是宏观纵向思路,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学术转型放在美国外交史学发展的长河中,辨析新范式与传统范式的复杂关系,客观评价转型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从而对这一转型做出恰如其分的学术史定位。第二是微观横向思路,即“条分缕析”,从国际史取向的进展、新文化范畴的运用和讨论、美国文化外交研究范式的变迁、冷战史研究的转型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运用等方面,对这一转型展开详细论证。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的*终研究成果,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史学转型为研究对象,即由传统形态向“美国全球史、美国跨国史和跨文化史”转变的动因、历程和影响。本书研究沿着两条思路展开。**是宏观纵向思路,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学术转型放在美国外交史学发展的长河中,辨析新范式与传统范式的复杂关系,客观评价转型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从而对这一转型做出恰如其分的学术史定位。第二是微观横向思路,即“条分缕析”,从国际史取向的进展、新文化范畴的运用和讨论、美国文化外交研究范式的变迁、冷战史研究的转型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运用等方面,对这一转型展开详细论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之缘起 二、概念和定义 三、观点和结构 四、价值和意义 **章 现实主义范式及其国际史遗产 一、现实主义派的美国外交史解释 二、文化分析的缺失 三、国际史的遗产 第二章 进步主义范式及其文化分析遗产 一、查尔斯·比尔德的美国外交史解释 二、进步主义传统的开创者 三、威廉·A.威廉斯的美国外交史解释 四、“门户开放”范式的文化分析遗产 第三章 新社会史学的冲击和影响 一、*初冲击与外交史研究社会学化主张的提出 二、“合作主义”综合范式的理论探赜 三、国际社会史研究领域的新突破 四、社会史的局限及文化转向的开始 第四章 冷战史学的变迁 一、理论构建的反面参照:冷战史学修正派 二、后修正主义冷战史学的理论探索与研究实践 三、“新冷战史”倡议及其实践 四、“新冷战史”的多元竞争与共存 五、对历史方法的推崇与实践 第五章 学术共同体与学科创新转型 一、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学会 二、专业期刊 三、网络空间 四、学科转型意义 第六章 国际化转向的兴起与演进 一、“国际史”取向的提出 二、国际史取向的理论框架 三、组织层面的国际化转向 四、跨国转向的历程 五、跨国转向的意义、不足和前景 第七章 文化转向的轨迹、路径及影响 一、文化转向的缘起与初步发展 二、文化转向的快速发展 三、文化转向的路径、领域和范畴 四、文化转向的特征与影响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与美国外交史研究 一、后现代理论的引入 二、解构主义与美国外交史研究 三、后殖民理论与美国外交史研究 四、后现代主义与学科认同争论 第九章 个案:新世纪以来的宗教范畴 一、世纪初的讨论 二、个案研究与外交史宗教分析范畴的确立 三、“文化传换”范式中的宗教范畴 四、后现代理论在宗教范畴中的运用 五、持续不断的学术争鸣 结束语 多元共存学科文化下学科发展趋势前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曲升,1971年出生,世界史博士,先后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现为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教授,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萨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美国外交史和太平洋区域史研究,国内知名美国史研究学者。 美国外交史学史是国内外前沿研究领域。本书作者是国内以此为博士论文选题的**人,所撰博士论文获得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优秀博士论文奖。近年来,作者系统考察战后以来美国外交史学的发展和演变,获批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2项,先后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美国研究》《史学集刊》《北方论丛》等核心刊物发表相关论文近10篇。所发表成果得到国内外美国外交史学界的肯定和重视,是该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