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装)大家小书: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

(精装)大家小书: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

1星价 ¥29.3 (6.1折)
2星价¥29.3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01509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20-02-01
  • 条形码:9787200150971 ; 978-7-200-15097-1

本书特色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这本书所收集的文章,集中体现冯先生在思考中国哲学在面向世界哲学时所可能遭遇的问题,指出中国哲学在其中所应当具有和可能具有的特质、地位及影响,对于今日学人在中国哲学领域乃至中国文化领域中的探讨都是很有帮助的。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关于中国哲学及世界哲学一些文章的集萃,选编旨在呈现冯友兰关于中国哲学总体性特质及其在世界哲学中所应具有的位置和可能发挥的影响,故而既有对中国哲学总体概貌的论说,也有对西方哲学相关问题的透析,更对东西方哲学之间的对比。以先生学术之深厚功力,于今天中国哲学之走向及中国哲学所可能在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自有独到且引人深思的见解。

目录

001??与印度泰谷尔谈话

011??论“比较中西”

019??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

054??中国哲学之贡献

063??名教之分析

069??泛论中国哲学

077??中国哲学中之神秘主义

098??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121??哲学在当代中国

128??哲学与逻辑

155??从中国哲学会说到哲学的用处

161??论民族哲学

177??儒家哲学之精神

186??先秦儒家哲学述评

195??宋明儒家哲学述评

205??中国哲学与民主政治

215??中国哲学中之民主思想

225??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230??在中国传统社会基础的哲学

252??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

267??参加印度释迦牟尼逝世二千五百周年纪念的经过和发言

271??略论道学的特点、名称和性质

294??中国哲学的特质

314??哥伦比亚答词


展开全部

节选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的社会、政治局面尽管看来混乱,可是中国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哲学思维,却有了伟大的进步。这并不出人意外。中国的混乱,是中国社会性质由中世纪向现代转变的一个方面。在这场转变中,造成了新旧生活方式之间的真空,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古老废弃,新的生活方式仍然有待于接受。这样的真空,十分不便于实际日常生活,但是很有利于哲学,哲学总是繁荣于没有教条或成规约束的人类精神自由运动的时代。 在转变时期,过去的一切观念、理想,都要重新审查,重新估价,在这点上一律平等,哪个也不能要求比别个具有更大的权威。进行重新审查、重新估价的人是哲学家,他由此达到的观点,要比自限于单一思路的人高得多。 在中国现在进行的转变中,哲学家们特别幸运,因为自本世纪初以来,他们重新审查、估价的对象,不仅有他们自己的过去的观念、理想,而且有西方的过去和现在的观念、理想。欧洲、亚洲各个伟大的心灵所曾提出的体系,现在都从新的角度,在新的光辉照耀下,加以观察和理解。随着哲学中新兴趣的兴起,老兴趣也复兴了。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当代中国思想竟无伟大的变革,倒是非常可怪了。 变革已经发生,速度很快。许多观点已经表达出来了,只是又被后来的观点取而代之,后来的观点则是更多地研究和理解西方哲学的结果。我自己的观点也会被取而代之,虽然如此,我还是把它表达出来,说明中西哲学如何可以互相补充,以及在这种互相补充中,中国思想如何对未来世界哲学可以有所贡献。我只讲两点:一点是哲学使用的方法,一点是由哲学达到的理想人生。 中西哲学必有某种根本的相似之点,否则就没有理由把它们都叫作哲学。分析它们的相似之点时,我基本上限于它们的形上学学说,或限于有形上涵义的认识论学说,因为只有在这里*容易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在西方哲学中我提出两个主要传统,柏拉图传统和康德传统,以供讨论,并与中国哲学中两个主要传统,儒家传统和道家传统,进行比较。柏拉图传统和儒家传统,代表着形上学中可以称为本体论的路子;而康德传统和道家传统,就其形上学或其哲学的形上学涵义而论,代表着可以称为认识论的路子。有一点强烈地吸引着我,就是,尽管形上学的目的是对经验做理智的分析,可是这些路子全都各自达到“某物”,这“某物”在逻辑上不是理智的对象,因而理智不能对它做分析。这不是因为理智无能,而是因为“某物”是这样的东西:对它做理智的分析就陷入逻辑的矛盾。 本体论的路子,开始于区别事物的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正如柏拉图学说的当代解释者乔治·桑塔耶纳所说:“像公理一样自明的是:事物若没有性质就没有存在;只有有某种性质的事物才能存在。但是存在就有变化,或有变化之虞;事物能够变形,或换句话说,事物可以丢掉一个本质而拾起另一个本质。”[鲁尼斯(D.D.Runes)编:《二十世纪的哲学》,第315页]这个路子展现出关于本质的逻辑同一性和永恒性,这些当然都是理智的对象。但是,拾起本质、丢掉本质的那个“存在”又是什么?理智在分析某一事物时,将其性质一一抽去,抽至无可再抽,只觉得总还剩下“某物”,它没有任何性质,但是具有任何性质的事物都靠它才存在。 这个“某物”,在柏拉图学说中叫作“买特”(matter);柏拉图说它“能接受一切形式”,所以“不可以有形式”(柏拉图:《蒂迈欧》)。“买特”不可分析,不是因为理智无能,而是因为凡是可以分析者一定具有某种性质。凡是具有性质者就不是叫作“买特”的“某物”了。 有些哲学家不喜欢柏拉图这个“买特”概念,想说“事件”或“物质”,在作为“材料”的意义上,才是宇宙*后的存在。但是这样的想法不是严格的理智分析。我得说,这些哲学家是错在把某些代表实际科学知识的实证观念,当成*后的了,这些实证的观念不是逻辑分析得出的形式的观念。“事件”或“材料”不过是另一类的事物,还需要进一步地分析。即使接受“事件”的说法,可是一个事件或一块材料又得分解为无性质的“某物”加上某性质。 中国哲学中的儒家,从它*初之日起,就尊重“名”,认为名代表人类行为的原则或德性的本质。儒家学说这一方面的形上学涵义,在朱熹的体系中发挥至极。朱熹体系成为中国正统的国家哲学,是从13世纪起,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将帝制连同国家哲学一起推翻为止。若将朱熹的形上学体系与柏拉图的形上学体系加以比较,就会对这两位伟大哲学家的相似之处有很深的印象。不过朱熹并不认为实际世界只是理(Ideas)的不完全的摹本,而无宁是理的具体实现。在这方面,朱熹是沿着柏拉图的伟大门徒亚里士多德的路线活动的[参阅冯友兰:《朱熹哲学》,布德(Derk Bodde)英译,载《哈佛亚细亚研究学报》1942年第七期,第1~51页(中文原文载《清华学报》第七卷第二期)]。 正像本体论的路子开始于区分事物的形式和质料,认识论的路子区分知识的形式和质料。后者正是康德所做的事。照康德说,知识的形式,如时间、空间,以及传统逻辑讨论的诸范畴,都是人的认识能力中固有的。靠这种能力人能够有知识。但是人的知识所包括的仅仅是其形式之内的东西,因而与形式混合在一起,不能分开。在理想中与这些形式有区别的东西可以叫作知识的质料,但是它究竟是什么,人不得而知。这就是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或“本相”(noumenon),人不能知道它,人只能知道“现相”(phenomenon)。人不能知道“自在之物”,并非因为人的智力不足,而只是因为,如果叫作“自在之物”的东西当真可知,它就必然也只是另一个现相,而不是“自在之物”。 因此康德主张,有个“界线”存在于知与未知之间——未知的意思不是尚未知,而是不可知。康德说,界线“看来就是占满的空间(即经验)与空虚的空间(我们对它毫无所知,即本相)的接触点”[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卡勒斯(Paul Cams)英译本,第125页]。他继续说,“不过,既然界线本身是一个肯定的东西,它既属于在它里边所包含的东西,又属于存在于既定的总和以外的天地,因此它也仍然是一个实在的肯定认识,理性只有把它自身扩展到这个界线时才能得到这种认识,但不要打算越过这个界线”[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卡勒斯(Paul Carus)英译本,第133页]。 就一个方面说,中国哲学中的道家与康德之说相同。道家也区分可知与不可知。儒家以为,名代表原则或本质,原则或本质是实际世界中事物的标准;道家则以为,名代表主观的区别,主观的区别是人类智力造成的。“名言”这个名词是道家常用的。“言”是语言,用“名言”这个名词,道家将“名”归结为语言的事,这就必然与知识相联。人的知识只能通过名言。但是名言背后、名言之外,是什么呢?那就是“某物”,它在原则上,根据定义,是不可知的。用康德的术语说,那个某物在界线的彼岸,可以描述为“虚”(void)。这恰好就是道家用来描述界线彼岸的词。道家惯于将界线彼岸描述为“无”,意思是not-being,为“虚”,意思是void。 我只说在一个方面道家与康德相同,在另一方面道家则与康德不同。在伦理学,或康德称为道德形上学方面,他十分吻合儒家,特别是他的“无上命令”之说及其形上学基础,更为吻合。但是专就区分可知与不可知而论,康德与道家十分吻合。 但是,即使在这一方面,他们之间也有很大差别。康德似乎看出,靠纯粹理性的帮助,没有越过界线的道路。在他的体系中,不论纯粹理性做出多大努力去越过界线,它也总是留在界线的此岸。这种努力有些像道家说的“形与影竞走”。但是看来道家却用纯粹理性真的越过界线走到彼岸了。道家的越过并非康德所说的辩证使用理性的结果,实际上这完全不是越过,而无宁是否定理性。否定理性,本身也是理性活动,正如自杀的人用他自己的一个活动杀他自己。 由否定理性,得到道家所说的“浑沌之地”。若问:由否定理性,是否真正越过了界线?此问没有意义。因为照康德与道家所说,这个界线是理性自己所设。随着理性的否定,也就不再有要越过的界线了。在事实上,越过界线就是取消界线。若问:越过或取消界线之后,有何发现?此问亦没有意义。因为照康德与道家所说,辨认一物不过是理性的功能。随着理性的否定,也就无所谓辨认了。 在道家看来,康德常用的“自在之物”这个名词,是一个十足误人的名词,因为它有肯定的意义,给人以错误的印象,好比说,我面前这张桌子只是一个假象,真正的桌子却在它的背后,那才是“自在之物”。当然,越过界线的东西不能用像“桌子”这样的词来描述,但是也不能用像“真正的”这样的术语来指称。它只能用否定的名词来表示。*后,连这个否定的符号也必须自身否定之。因此,谁若对道家有正确的理解,谁就会看出,到了*后就无可言说,只有静默。在静默中也就越过界线达到彼岸。这就是我所谓的形上学的负的方法,道家使用得*多。禅宗也使用它。禅宗是在道家影响之下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佛教的一个宗派。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曾就学于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会议主席。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952 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他是近代以来能够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其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际学界影响深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