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艺术
读者评分
5分

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艺术

1星价 ¥23.6 (6.2折)
2星价¥23.6 定价¥38.0
商品评论(2条)
197***(三星用户)

之前买过一本克夫人的复旦大学演讲本

2022-02-26 23:13:25
0 0
201***(三星用户)

内容十分丰富,活动时可入

2022-01-14 10:47:0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91749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2cm
  • 页数:182页
  • 出版时间:2020-01-01
  • 条形码:9787568917490 ; 978-7-5689-1749-0

本书特色

对于克里斯蒂娃来说,在这个充斥着便捷图像的世界里,艺术或者审美经验这种实践塑造了主体(自我感知)以及客体,这个客体能够转换意义与感知。《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艺术》这本书检视了克里斯蒂娃思想中的几个关键概念,阐明了它们与艺术家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以及它们在解读艺术品过程当中的应用。埃丝特尔·巴雷特(Estelle Barrett)列举了梵高和毕加索的画作、当代女性主义画家的作品、比尔·汉森(Bill Henson)的摄影作品以及范·索韦林(Van Sowerine)的动画影片,并由此论述了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是如何阐释艺术家和艺术品之间的关系,艺术家、艺术品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的。通过这些关系,她探讨了克里斯蒂娃的哪些研究可以揭示出艺术在社会当中的角色与功能,她将克里斯蒂娃的思想融会贯通,并指出了其与视觉文化之间的相关性。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的艺术案例, 如: 梵高和毕加索的绘画作品, 比尔·汉森的摄影作品等阐述了克里斯蒂娃的哲学和美学理论, 这些理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文字符号一样, 视觉和听觉艺术 (音乐、绘画、摄影、电影等) 同样也是由符号构成的, 并且这些符号很多已经远远超过了意义传递的功能, 更多具有了对人的精神刺激的功能。二、在艺术历史研究中, 通过对艺术过程性的强调, 艺术可以让我们发现更多的意义与知识。三、对过程性的强调, 也提供给我们看待艺术家与观众、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艺术家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去认识艺术作品。

目录

作为物质过程的语言符号与象征 否定、拒斥与意义生成 实践与经验 艺术、经验与革命作为实践的阐释欲望与语言 作为实践的阐释:经验的符号论 符号分析法与X功能 作为互动分析的阐释 实践与戏谑艺术与情感什么是情感 为什么精神忧郁 憎恶与暴力 精神分析法、精神忧郁症与艺术 艺术中的死亡与耶稣复活 什么是爱 作为哀悼之做的叙事贱斥、艺术与观众作为文化启蒙的“贱斥” 为什么恐惧 “贱斥”与空间 “贱斥”与反常 “贱斥”、愉悦与升华 “贱斥”、艺术与观众 比尔.汉森 谁的视觉?谁的情感抒发?作为实践的研究:一种行动范式为什么“反叛” 反叛的三种形式 违反禁忌的反叛 操演性、科学以及新物质主义 讲故事:作为重复与反叛的回忆疗愈 谁能反叛? 取代、组合、游戏 女性主义摄影技巧以及多重愉悦 结语 参考文献 术语表 致谢 著译者简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埃丝特尔·巴雷特 澳大利亚墨尔本迪肯大学传播与创意艺术学院的副教授和副院长,曾出版《作为研究的实践:探索创造性艺术》(与芭芭拉·波尔特合著,I.B. Tauris 2007年出版)。 关祎 辽宁省抚顺市人,锡伯族,200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科学学院和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获民族学与生态学双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获人类学硕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任职,关注并从事西方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的翻译与推介工作,关注国内传统手工艺研究。曾在各类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译作二十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2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