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转型时期的媒介文化议题:现代性视角的反思

转型时期的媒介文化议题:现代性视角的反思

1星价 ¥53.4 (6.0折)
2星价¥53.4 定价¥8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6689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13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42668967 ; 978-7-5426-6896-7

本书特色

本书为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网络亚文化传播机制与引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新媒介与媒介文化发展新趋势 ; 媒介真实建构与再现危机 ; 现代性进程中的媒介文化 ; 社交媒体时代媒介文化生产的新模式 ; 网络亚文化的“趣味”及其症候等。

目录

绪论
一 媒介文化的本土现象与本土研究
二 媒介文化研究至今未讨论完的几个议题
三 媒介文化研究的多维视野与多维阐释
四 媒介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新媒介文化

**章 新媒介与媒介文化发展新趋势
一 新媒介与新型文化工业
二 新媒介生态与新媒介文化
三 媒介文化的新媒介化与质性变化

第二章 媒介真实建构与再现危机
一 媒介文化与现实关系的复杂性
二 媒介再现与“真实建构
三 “后真相时代”媒介再现的危机
四 修辞术博弈:“后真相时代”的传播症候

第三章 现代性进程中的媒介文化
一 媒介文化与现代性
二 旧形态的遗存:现代性与媒介生产秩序
三 文化危机与审美现代性批判
四 现代性视域的媒介文化快感模式及其批判
五 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趋势

第四章 社交媒体时代媒介文化生产的新模式
一 幂律分布的节点传播与去中心化传播生态的形成
二 社交网络时代的媒介内容生产模式
三 社交网络时代媒介内容生产机制与策略
四 直播、网红作为新型媒介文化产品
五 社交网络空间的舆论生成模式

第五章 网络亚文化的“趣味”及其症候
一 网络亚文化的“趣味”及其文化资本价值
二 作为流动现代性表征的网络亚文化趣味认同
三 共同体幻象:网络空间的书写互动与趣味建构
四 “佛系”文化:一种现代性症候的网络文化现象

第六章 作为媒介文化新形态的网络亚文化本体阐释
一 网络亚文化的仿像意义
二 二次元与网络亚文化形式
三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网络亚文化
四 网络亚文化中的圈层文化

第七章 网络亚文化社群的特质
一 网络社群的再发现
二 超越社群主义:社群的后现代化
三 网络社群作为“想象的共同体

第八章 社交媒体时代文化奇观
一 从“景观”到“无媒介不奇观”
二 媒体的视觉化文化奇观
三 后现代主义与数字化文化奇观
四 情欲的奇观——身体叙事
五 媒体政治奇观与奇观化的政治
六 个案研究:作为文化奇观的知识付费

第九章 数字技术与人类新型文明
一 数字技术时代的文化研究
二 人工智能:自动化新闻的新形式
三 数字化与政治传播
四 数字文化及其未来走向

第十章 数字传播与媒介文化新形态
一 能指世界的数字图像与视觉传播
二 VR作为全息文化的新形式
三 沉浸体验与视觉文化的异化
四 网络游戏:“祛魅”与“沉迷”

第十一章 媒介文化体系建设的困境与路径
一 媒介文化体系建设的困境
二 融媒体时代的媒介文化转型机遇
三 媒介文化转型的多维审视与国冢治理的路径选择
四 融媒体时代文化生产的国家意志和逻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转型时期的媒介文化议题:现代性视角的反思》:  可以看出,规训身体的策略,使得生物意义上的人(高级动物)被有效管理起来了,身体进入了秩序化的环境中。  许多时候,人们无法发现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一些陈陈相因的复杂推理,如同不少人察觉到的那样,现代社会是“非身体”的。卡夫卡小说之中冷漠的城堡意象可以视为这种社会的象征。这个意义上,重提身体是对于异化的理论抵抗。当然,一些左翼理论家还进一步将身体想象为一座小型的活火山。在他们眼里,现代社会的专制体系——不论是源于极权政治还是源于资本和消费主义的强大控制——日益完善,大规模的革命并没有如期而至。经济领域的不平等似乎无法掀起撼动这个体制的风暴。这时,理论家的目光收缩到身体内部——他们发现,无意识领域沸腾不已的力比多似乎积聚了无尽的能量。对于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只有身体内部不驯的欲望才是一个致命的威胁。身体不仅是一个由骨骼、肌肉、内脏和五官组成的实体——身体不仅是医学或者生物学的对象;无意识领域发现之后,身体再度被赋予特殊的理论分量。  巴赫金在研究拉伯雷的作品时,提出了自己的狂欢理论,用以解释规训式的社会秩序所倡导的生活与下层社会被压抑的快感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拉伯雷笔下世界肉体的放纵,以及这种放纵对既定秩序的冒犯,都关注身体的快感,以对抗道德、规训和社会控制。“按照巴赫金的说法,狂欢节的特征是笑声,是过度(特别是身体与身体机能的过度),是低级趣味与冒犯,也是堕落。”费斯克引用巴赫金的话说,“狂欢节弹冠相庆是暂时的解放,即从占统治地位的真理与既定的秩序脱身的解放,它标志着对所有的等级地位、一切特权、规范以及禁律的悬置。”①例如,电视节目中的摔跤比赛是一种典型性的冒犯式文本,在这个节目中,代表制度、道德规训与控制的力量,与代表无秩序的大众的快感所产生的力量之间发生冲突,冒犯式的力量给受众提供了一种长期压抑后释放的快感。一些障碍赛游戏节目中绝大多数参赛者都很难完成任务,通常在途中落水,这些落入水中处境尴尬的参赛者就成了被看的对象,在这种刺激的比赛中,观众与参赛者体验到了那种与肾上腺素有关的狂热和激动。近些年来,这类节目日益增多,那些教化类的节目越来越少,而娱乐类的节目越来越多,受众的休闲时间渐渐被这些节目填满,并真正从中获得快感。  费斯克指出,狂欢关注的是身体,但不是个人的身体,而是“身体原则”,即把一切个性的、等级的、精神性的以及抽象的东西转移到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下——强调生活的物质性。①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中看到种种调侃明星的节目内容,这体现了在物质性天平上一切平等的原则,明星不再是高高在上神话般的人物,而是和广大观众一样的普通人。面对种种窘境,明星也只能一笑了之,观众因此被逗乐,他们成了平等的发出笑声的人。还有一些身体惩罚、恶搞、整蛊的内容,比如让嘉宾参与游戏、竞技或是回答问题,如果失败了就要受到惩罚,会有一袋面粉或者一桶水从天而降,砸中嘉宾,弄得嘉宾面目全非,狼狈不堪;类似过河落水、攀爬摔倒等让参与者出尽洋相的内容在《智勇大冲关》《勇往直前》等户外游戏娱乐节目中更是屡见不鲜。狂欢的不登大雅之堂实际上是把所有人都“降格”到平等的身体原则上来,产生一种身体层面的冒犯式的快感。  窥视是一种*常见的冒犯形式,它使用的是一种隐藏/揭秘的二元对立,即引起人们快感的东西往往是被隐藏的,是具有排他性的秘密。一方面,人们有解开秘密的好奇心,因而揭秘必会带来满足好奇心的快感;另一方面,这种揭秘行为往往是以偷偷摸摸的方式进行的,要避开超我,甚至自我的监视。只有采取窥视而不是公然挑战的方式,隐藏秘密和揭露秘密之间的对立所形成的张力才不会被打破,揭秘以后的快感也就由此而生。越是不允许看的,越是被隐藏而难以看到的,人们越是要去看它,而在这个看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巨大的快感。这就是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某釉窥视癖的原因。电视满足人们的窥视快感,是通过揭示日常生活中被隐藏、被遮蔽的隐私,暴露个人生活、心理、行为乃至身体来实现的。  首先是对日常生活隐私的窥视。电视访谈节目中涉及隐私的敏感话题是*能引起观众兴趣的,这方面的代表节目是台湾的《康熙来了》。主持人小S经常会大胆辛辣地追问嘉宾的私生活,甚至会为挖掘嘉宾隐私而不顾自身形象。虽然嘉宾多数时候会选择回避,拒绝回答窥探隐私的问题,但是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有刺激性,嘉宾尴尬应对的表情或举动也会给观众带来快感。普通人的情感倾诉类节目如《人间》《心灵花园》等,则通过主持人的诱导,直接向观众讲述或贩卖自身的隐私。  ……

作者简介

  陈龙,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文化、新媒体舆论。著有《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当代传媒中的民粹主义问题研究》《传媒低俗化对策研究》《媒介批评论》《传媒文化研究》《视觉文化传播导论》等专著十六种,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5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各1项)。获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他成果奖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