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
读者评分
4分

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

1星价 ¥46.8 (6.0折)
2星价¥46.8 定价¥78.0
商品评论(1条)
mil***(三星用户)

新冠在这些面前就是小弟弟

西方传说,瘟疫是天启四骑士之一,由此可见传染性疾病给人类带来了多大的痛苦,作者回忆历史上的重大瘟疫,给人类好好上了一课。

2022-07-16 12:02:3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16269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43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21716269 ; 978-7-5217-1626-9

本书特色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医学和技术的进步,人类曾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准确预测流行病的暴发了,有些人甚至狂妄地以为人类已经征服了病菌。然而他们错了。潜藏在自然界黑暗角落里的神秘病菌突然现身人类的大都市,导致成千上万人感染甚至死去。从导致上千万人丧生的大流感,到突然降临“天使之城”洛杉矶的鼠疫;从导致美国老兵神秘死亡的军团病,到使新生儿出现畸形的寨卡疫情,每次疫情的暴发都令人猝不及防,打击着人类的自信。 病菌的突然到来一时间会导致社会恐慌,甚至会引发一连串的社会和政治危机。但也有人迎难而上,去寻找病原体的真实面目。通过抽丝剥茧的探案式写法,作者为我们揭示“微生物猎手”们是如何找到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的,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遇到过怎样的阻碍,不同的“猎手”之间产生过怎样的分歧,*终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以及尚有哪些谜题至今仍未被解开。 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类文明空前进步,但也正是全球化和城市化导致了病菌的全球扩散。短短几个小时,病菌就可能乘着国际航班跨越大洲和大洋,来到我们的身边,并在短短数天内,感染城市里成千上万的人。我们人类必将与病菌继续共存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全球性的流行病还将会不时地出现。如果我们可以不断反思过往的教训,在研究病菌的同时,不断改善导致瘟疫暴发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不再狂妄自大,也许,我们在应对下一场全球性流行病时能取得比现在更好的成绩。

内容简介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医学和技术的进步,人类曾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准确预测流行病的暴发了,有些人甚至狂妄地以为人类已经征服了病菌。然而他们错了。潜藏在自然界黑暗角落里的神秘病菌突然现身人类的大都市,导致成千上万人感染甚至死去。从导致上千万人丧生的大流感,到突然降临“天使之城”洛杉矶的鼠疫;从导致美国老兵神秘死亡的军团病,到使新生儿出现畸形的寨卡疫情,每次疫情的暴发都令人猝不及防,打击着人类的自信。病菌的突然到来一时间会导致社会恐慌,甚至会引发一连串的社会和政治危机。但也有人迎难而上,去寻找病原体的真实面目。通过抽丝剥茧的探案式写法,作者为我们揭示“微生物猎手”们是如何找到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的,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遇到过怎样的阻碍,不同的“猎手”之间产生过怎样的分歧,很终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以及尚有哪些谜题至今仍未被解开。优选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类文明少见进步,但也正是优选化和城市化导致了病菌的优选扩散。短短几个小时,病菌就可能乘着靠前航班跨越大洲和大洋,来到我们的身边,并在短短数天内,感染城市里成千上万的人。我们人类必将与病菌继续共存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优选性的流行病还将会不时地出现。如果我们可以不断反思过往的教训,在研究病菌的同时,不断改善导致瘟疫暴发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不再狂妄自大,也许,我们在应对下一场优选性流行病时能取得比现在更好的成绩。

目录


高晞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译者序
谷晓阳 李曈 (首都医科大学) 前言
鲨鱼和其他掠食者
**章
蓝死病
第二章
天使之城的鼠疫
第三章
鹦鹉热大流行
第四章
“费城杀手”
第五章
军团病卷土重来
第六章
美国的艾滋,非洲的艾滋
第七章
SARS:超级传播者
第八章
跨越国境的埃博拉
第九章
终篇:寨卡
结语
流行病的世纪
致谢
注释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华山医院教授 张文宏:
自从农业社会诞生、人类开始大规模聚居生活开始,传染病就一直伴随着我们。进入20世纪后,随着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全球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传染病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范围不断变大。全球性流行病已经成为我们人类需要时刻防范的威胁。《人类大瘟疫》一书再现了20世纪以来几场有代表性的全球性流行病,回顾了微生物猎手、防疫专家追踪致命病菌的艰辛历程,提醒我们,人类不可能消灭所有病原体,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还将持续下去,如何更好地应对现在和未来出现的流行病,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 张大庆:
微生物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演化,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身体,也影响着人类的文明。人类对微生物的真正了解才不过百余年,虽然已找到了一些控制微生物所致传染病的方法,但依然还有诸多未解之谜。《人类大瘟疫》一书的作者审视了过去一个世纪里传染病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并睿智地指出,如何与微生物和谐相处,或许是人类永恒的问题。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余新忠:
在人类的历史上,瘟疫既是古老的存在,又常常是不期而至的“不速之客”。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技与医学的发展,人类在与疫病的缠斗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瘟疫并没有就此远离人类……拓宽视野,在历史的维度中观察和思考现实,或许无助于直接推动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进步,却可以让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省思现实的存在和前进的方向。《人类大瘟疫》正是这样一部高屋建瓴的著作。它以简洁流畅的笔调,通过对一个世纪以来人类遭受十次大瘟疫的梳理,对那种可以通过科技的进步征服疫病的现代性迷思提出了警示,告诉我们,如何做到与致病微生物乃至自然更加和谐地相处,可能才是我们人类未来更应着力思考的方向。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医疗社会史研究》主编 张勇安:
马克·霍尼斯鲍姆以其悲天悯人之心态,以优美动人之笔锋,加之专业的医史知识,向读者展现了20世纪全球流行病的宏大图景,通读该书既可增益医史知识,又有助于科学理性之确立,更可从全球史、多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疾病史、卫生史和医疗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于赓哲:
知史及今,知外及内,一百年来是全球化的时代,瘟疫也搭上了这趟快车,一国之事即是全球之事,面对疾病,我们是一个共同体,阅读此书,可为当下的思索提供全球化的视野。

《观察家报》科学类编辑 罗宾·麦凯(Robin McKie):
引人入胜、叙事生动的现代疫病暴发史……对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的精彩描述——如果说过去100年的历史教会了我们什么的话,那就是无论科学变得多么复杂,我们仍然不可避免地被新的疾病和病毒株所困扰。

知名科普作家、《病毒星球》作者 卡尔·齐默:
马克·霍尼斯鲍姆的《人类大瘟疫》中的一些场景如此生动,以至于让我在脑海中起草了电影剧本……无论是熟悉的还是被遗忘的,无论是鹦鹉热还是埃博拉,他都从中发现了它们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理应让我们担心下一次的疫病暴发。如果以史为鉴,未来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密歇根大学医学史中心主任 霍华德·马克尔(Howard Markel):
马克·霍尼斯鲍姆出色地报道了一个世纪以来的流行病及其引发的恐惧。下一次致命的大流行不是“如果会来”的问题,而是“何时会来”的问题,而为这一事实做好准备远比以恐慌、恐惧或冷漠应对要好得多。

惠康基金会董事 杰里米·法勒(Jeremy Farrar):
传染病仍然是我们面临的紧迫的健康威胁之一,但通常被认为是发生在遥远的其他人身上的事情。但在我们这个相互联系的世界里,正如霍尼斯鲍姆为我们描述的那样,这不再是事实。他的独特论述充分说明了流行病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加强防范的必要性。

伦敦卫生学与热带医学学院流行病学教授、WHO前助理总干事 大卫·海曼(David Heymann):
本书是对近几十年来世界上一些严重的医疗和社会危机的一次引人入胜的深思之旅。霍尼斯鲍姆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历史学家,也是这些提醒人类易犯错误的事件的向导。
扣人心弦的故事和深刻的科学洞见……霍尼斯鲍姆对一个反复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的报道,时而令人心惊,时而令人乐观,值得广泛关注。
——《出版人周刊》
引人入胜的……综合了历史、大众科学和政府政策,霍尼斯鲍姆用新闻的即时性来描述每一次流行病……一项重要而及时的工作
——《书摘》

作者简介

马克·霍尼斯鲍姆(Mark Honigsbaum),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London)讲师,曾执教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史,也曾经担任《观察家报》首席记者,为《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知名报刊供稿。他著有多部医学史作品,包括《人类大瘟疫: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大流感流行史:死亡、恐慌和歇斯底里,1830—1920》《发热之路:探寻治疗疟疾之路》。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