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新手到高手系列从新手到高手系列:一本书学内部审计/新手内部审计从入门到精通

从新手到高手系列从新手到高手系列:一本书学内部审计/新手内部审计从入门到精通

1星价 ¥49.0 (7.2折)
2星价¥49.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35530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122355300 ; 978-7-122-35530-0

本书特色

《一本书学内部审计——新手内部审计从入门到精通》一书涵盖15个章节,具体包括内审人员的职业要求、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与后续工作、业务经营绩效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收入、业务内部审计——采购及费用、业务内部控制审计——存货的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审计——固定资产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审计——资金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生产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审计——会计、 信息系统审计等内容。

本书实操性强,涵盖了内部审计的整个流程介绍,并配有大量实战范本、图表和文书,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指导性强,本书依据*的法规编写而成,可作为内部审计从业者的培训用书和实用指南。

内容简介

《一本书学内部审计——新手内部审计从入门到精通》一书涵盖15个章节,具体包括内审人员的职业要求、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与后续工作、业务经营绩效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收入、业务内部审计——采购及费用、业务内部控制审计——存货的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审计——固定资产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审计——资金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生产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审计——会计、 信息系统审计等内容。 本书实操性强,涵盖了内部审计的整个流程介绍,并配有大量实战范本、图表和文书,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指导性强,本书依据近期新的法规编写而成,可作为内部审计从业者的培训用书和实用指南。

目录

第1章 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要求 1

1.1 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 2

1.2 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 3

1.3 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3

1.3.1 诚信正直 4

1.3.2 客观公正 4

1.3.3 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6

1.3.4 保密 6



第2章 审计准备 7

2.1 初步确定内部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 8

2.1.1 确定内部审计目标 8

2.1.2 确定内部审计范围 8

2.2 研究背景资料 8

2.3 成立审计小组和确定审计时间 9

2.4 编制年度审计工作计划 9

2.4.1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的内容 9

2.4.2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的编制依据 10

2.5 制定项目审计方案 15

2.5.1 审计方案的内容 16

2.5.2 审计方案的编写 17

2.5.3 审计方案的审核 18

2.5.4 审计方案的调整 18

2.6 发出审计通知书 21

2.6.1 什么是审计通知书 22

2.6.2 审计通知书的内容 22



第3章 审计实施 23

3.1 获取审计证据 24

3.1.1 审计证据的种类 24

3.1.2 审计取证要求 24

3.1.3 获取审计证据的工作步骤 25

3.1.4 审计证据的搜集方法 28

3.2 分析性审计程序 31

3.2.1 分析性审计程序的内容 31

3.2.2 分析性审计程序的作用 31

3.2.3 分析性审计程序的关键 31

3.2.4 分析性审计程序在内部审计各阶段的应用 33

3.3 审计测试 35

3.3.1 符合性测试 35

3.3.2 实质性测试 36

3.4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37

3.4.1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目的 37

3.4.2 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37

3.4.3 审计工作底稿的主要要素 38

3.4.4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要求 38



第4章 审计报告与后续工作 39

4.1 编制审计报告 40

4.1.1 审计复核与监督 40

4.1.2 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关资料,编写意见交换稿 40

4.1.3 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 40

4.1.4 编制正式的审计报告 41

4.1.5 审核并报送审计报告 43

4.2 审计复核 47

4.2.1 复核的事项 48

4.2.2 复核的程序 48

4.3 后续审计——跟进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 49

4.3.1 后续审计的一般原则 49

4.3.2 后续审计的程序 49

4.4 建立审计档案 50

4.4.1 应归入审计档案的文件和材料 50

4.4.2 审计卷宗内的文件和材料的排列 50



第5章 业务经营绩效审计 53

5.1 销售业务绩效审计 54

5.1.1 对销售计划的审计 54

5.1.2 对销售人员管理风格的审计 55

5.1.3 对销售服务质量的审计 55

5.1.4 对产品宣传方式的审计 56

5.1.5 对销售利润完成情况的审计 56

5.1.6 对市场开发的审计 56

5.2 生产绩效审计 58

5.2.1 生产计划制订的审计 58

5.2.2 生产组织的审计 58

5.2.3 生产工艺流程的审计 59

5.2.4 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的审计 59

5.2.5 生产均衡性的审计 60

5.3 采购业务绩效审计 60

5.3.1 采购计划及其完成情况的审计 60

5.3.2 采购批量的审计 61

5.3.3 采购成本绩效的审计 61

5.4 仓储保管业务绩效审计 62

5.4.1 物资储备定额合理性的审计 62

5.4.2 物资储备计划完成情况的审计 63

5.4.3 仓储保管的设置与管理的审计 63

5.5 成本绩效审计 64

5.5.1 成本绩效的事前审计 64

5.5.2 成本绩效的事中审计 65

5.5.3 成本绩效的事后审计 66

5.6 质量绩效审计 70

5.6.1 质量绩效审计的目的 70

5.6.2 质量成本的构成 70

5.6.3 质量绩效审计的方法——*佳质量成本法 71



第6章 管理审计 73

6.1 计划职能的审计 74

6.1.1 计划制订的审计 74

6.1.2 目标的审计 75

6.1.3 策略、政策和经营计划的审计 76

6.1.4 决策的审计 77

6.2 组织职能的审计 78

6.2.1 组织机构的审计 78

6.2.2 协调关系的审计 79

6.2.3 职责规定的审计 79

6.2.4 人事管理的审计 79

6.3 领导职能的审计 81

6.3.1 领导素质与方法的审计 81

6.3.2 授权管理的审计 82

6.3.3 激励机制的审计 83

6.3.4 信息沟通机制的审计 83

6.4 控制职能的审计 85

6.5 管理部门的审计 86

6.5.1 管理部门审计的任务 86

6.5.2 管理部门审计的特点 87

6.5.3 管理部门审计的内容 88



第7章 业务内部控制审计——收入 90

7.1 收入业务审计项目 91

7.2 销售政策和销售定价的订立和审批 94

7.2.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94

7.2.2 审计程序 95

7.3 客户信用政策的订立、审批、复核及修改 97

7.3.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97

7.3.2 审计程序 98

7.4 销售合同的订立和审批的控制 100

7.4.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00

7.4.2 审计程序 101

7.5 销售程序的控制 102

7.5.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02

7.5.2 审计程序 104

7.6 产成品发运 107

7.6.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07

7.6.2 审计程序 108

7.7 销售入账和应收账款 109

7.7.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09

7.7.2 审计程序 111

7.8 销售退回 113

7.8.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13

7.8.2 审计程序 114

7.9 售后服务和客户关系 115

7.9.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15

7.9.2 审计程序 117

7.10 客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复核 118

7.10.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18

7.10.2 审计程序 119



第8章 业务内部控制审计——采购及费用 120

8.1 业务流程概要 121

8.2 供货商/承包商的选择和档案管理 123

8.2.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23

8.2.2 审计程序 125

8.3 采购定价 126

8.3.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26

8.3.2 审计程序 127

8.4 采购计划的订立、审批及修改 127

8.4.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27

8.4.2 审计程序 128

8.5 采购合同的订立、审批及修改 129

8.5.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29

8.5.2 审计程序 130

8.6 购货程序 132

8.6.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32

8.6.2 审计程序 133

8.7 应付账款和购货付款 134

8.7.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34

8.7.2 审计程序 135

8.8 购货的入库和退回 137

8.8.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37

8.8.2 审计程序 138

8.9 费用的处理(费用的审批、报销和截止) 139

8.9.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39

8.9.2 审计程序 140



第9章 业务内部控制审计——存货的管理 141

9.1 存货的管理业务流程概要 142

9.2 原材料入库 146

9.3 在产品和原材料的出库 146

9.3.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46

9.3.2 审计程序 147

9.4 在产品和产成品的入库 147

9.4.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47

9.4.2 审计程序 148

9.5 产成品出库 149

9.6 存货的内部转移 149

9.6.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49

9.6.2 审计程序 151

9.7 货品账目和盘点 151

9.7.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51

9.7.2 审计程序 152

9.8 残次冷背存货的管理 153

9.8.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53

9.8.2 审计程序 154

9.9 存货保安(存货保险、人员、防火通风、存放外仓等) 155

9.9.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55

9.9.2 审计程序 156



第10章 业务内部控制审计——固定资产管理 158

10.1 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概要 159

10.2 固定资产的购置及入账(供应商选择) 161

10.2.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61

10.2.2 审计程序 163

10.3 固定资产的折旧 165

10.3.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65

10.3.2 审计程序 166

10.4 固定资产的调用 166

10.4.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67

10.4.2 审计程序 167

10.5 固定资产的租入 168

10.5.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68

10.5.2 审计程序 169

10.6 固定资产的处置 171

10.6.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71

10.6.2 审计程序 172

10.7 固定资产的维护 172

10.7.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72

10.7.2 审计程序 173

10.8 固定资产档案的管理 175

10.8.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75

10.8.2 审计程序 175

10.9 固定资产盘点 176

10.9.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76

10.9.2 审计程序 177



第11章 业务内部控制审计——人力资源管理 179

11.1 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概要 180

11.2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 183

11.2.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83

11.2.2 审计程序 184

11.3 薪金、津贴及社会保险 185

11.3.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85

11.3.2 审计程序 186

11.4 时间记录及休假 187

11.4.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87

11.4.2 审计程序 189

11.5 雇用、晋升、调派、轮岗和合同到期及中止 189

11.5.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89

11.5.2 审计程序 191

11.6 人员的培训 193

11.6.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93

11.6.2 审计程序 194

11.7 业绩考评 195

11.7.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195

11.7.2 审计程序 195



第12章 业务内部控制审计——资金管理 197

12.1 资金管理业务流程概要 198

12.2 贷款管理 200

12.2.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00

12.2.2 审计程序 202

12.3 现金管理 203

12.3.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04

12.3.2 审计程序 206

12.4 票据管理 208

12.4.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08

12.4.2 审计程序 209

12.5 股票债券的短期投资 210

12.5.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10

12.5.2 审计程序 211

12.6 电子银行支付的控制 213

12.6.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13

12.6.2 审计程序 214



第13章 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生产管理 217

13.1 生产管理业务流程概要 218

13.2 生产计划 220

13.2.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20

13.2.2 审计程序 220

13.3 生产流程(包括生产质量控制、计划外生产) 221

13.3.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21

13.3.2 审计程序 222

13.4 次品和残料的控制 224

13.4.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24

13.4.2 审计程序 225

13.5 产品成本的核算和入账 226

13.5.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26

13.5.2 审计程序 227



第14章 业务内部控制审计——会计 229

14.1 会计业务流程概要 230

14.2 会计政策的制定和审批 232

14.2.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32

14.2.2 审计程序 233

14.3 凭证的订立及审批 233

14.3.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33

14.3.2 审计程序 234

14.4 财务报表的制作、复核与管理 235

14.4.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35

14.4.2 审计程序 235

14.5 会计档案的存档(凭证、账簿和报表等) 236

14.5.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36

14.5.2 审计程序 237

14.6 纳税申报和缴纳 237

14.6.1 内部控制评价要求 237

14.6.2 审计程序 238



第15章 信息系统审计 240

15.1 信息系统审计的一般原则 241

15.1.1 审计的目的 241

15.1.2 责权划分 241

15.1.3 其他 241

15.2 信息系统审计计划 242

15.3 信息技术风险评估 242

15.3.1 信息技术风险的分类 243

15.3.2 识别和评估风险应关注的内容 243

15.4 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 244

15.4.1 企业层面信息技术控制 244

15.4.2 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 245

15.4.3 业务流程层面应用控制 245

15.5 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 246

15.6 对信息系统计划开发阶段的审计 247

15.6.1 信息系统计划阶段 247

15.6.2 信息系统开发阶段 247

15.7 对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阶段的审计 248

15.7.1 信息系统运行阶段 248

15.7.2 信息系统维护阶段 24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曹艳铭,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注册会计师,兼任特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主持多个项目审计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业教材10余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