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比较研究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比较研究

1星价 ¥69.6 (7.1折)
2星价¥69.6 定价¥9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6239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7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20362399 ; 978-7-5203-6239-9

本书特色

  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文学研究领域,回到神话、回到史诗,重新开始与古人对话,用现代的眼光,以异文化作为参照来解读史诗,可以帮助我们回溯民族文学的源头,引导人们重新思考文明的发生、发展与传承。蒙古族史诗和印度史诗因其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和文学建构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早期文明的轨迹,成为各自民族文化的精髓。《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比较研究》从史诗的文学发生、史诗主题与民族精神、史诗与宗教的关系、史诗的文学功能、史诗的原始思维特征、史诗审美、史诗人物,以及诗学等方面对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进行了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蒙古史诗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经典,在世界各地流传范围广,影响大。目前虽然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如何准确把握蒙古史诗的独特风格,这就要有参照系,故此我们借邻避之光,将印度史诗与蒙古史诗加以比较研究,这对于我们拓宽对蒙古史诗研究的范围,加深对蒙古史诗内在价值的理解,就具有学术上的价值。本成果主要是从史诗的文学发生、史诗主题与民族精神、史诗与宗教的关系、史诗的文学功能、史诗的原始思维特征、史诗审美、史诗人物、以及史诗诗学方面对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进行了比较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的文学发生
**节 独特的地缘环境是史诗发生的土壤
第二节 个体觉醒和社会转型催生了史诗的创作
第三节 民族融合与文化互渗引发了史诗的分化
第四节 神话是史诗形成的文化质料
第五节 史诗的流变加剧了史诗的发展和变异

第二章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的宗教文化
**节 萨满教、婆罗门教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的“三界”文化
第三节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自然崇拜意识
第四节 史诗人物的宗教文化色彩
第五节 史诗讲唱中的宗教仪式与宗教祭祀
第六节 宗教文化比较之困惑

第三章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的文学治疗和禳灾功能
**节 文学人类学理论与史诗阐释
第二节 史诗文学功能的生发土壤
第三节 史诗的文学治疗功能
第四节 史诗的文学禳灾功能

第四章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的原始思维特征
**节 史诗的直感形象性思维
第二节 史诗的整体性思维
第三节 史诗的神人互渗性思维
第四节 史诗的原逻辑性思维

第五章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的故事主题和民族精神
**节 史诗中的战争及其展示的战争观
第二节 史诗中的婚姻及其反映的伦理观
第三节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体现的民族精神

第六章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的人物形象
**节 英雄形象比较研究
第二节 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第七章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的审美意识
**节 史诗的自然审美意识
第二节 史诗的生命审美意识
第三节 两个民族史诗审美意识异同的原因

第八章 蒙古族史诗与印度史诗的诗学研究
**节 史诗的分类问题
第二节 史诗的叙事与构篇
第三节 史诗的隐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艳凤,女,1962年出生,蒙古族,文学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生导师,东方文学研究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1984年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到内蒙古师大文学院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至今。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重点对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荷马史诗进行比较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内蒙古高校重点项目,自治区“外国文学精品课程”等。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研究成果曾多次荣获内蒙古社科成果政府奖二、三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