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跃马横刀与枕戈待旦—中国军事电视剧研究

跃马横刀与枕戈待旦—中国军事电视剧研究

1星价 ¥27.4 (7.2折)
2星价¥27.4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3840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04384034 ; 978-7-5043-8403-4

内容简介

我国军事题材电视剧借助电视这一强势文化传播媒介,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形成“影像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发展史。不仅塑造着国人对这支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建军历程的认识、也强势参与了国人对中国近现代乃至当代史的历史想象。更为重要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已然成为构建国家价值观、重整国民精神、输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军事题材电视剧不仅通过直观影像建构、传播国家形象,也在向外界传递今日中国之所思所想、传达明日中国之所欲所求。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从概念辨析、历史流变、美学特征等方面对军事电视剧作出分析,下编从重大、一般革命历史题材及红色经典改编等角度对军事电视剧进行类别总结。

目录

上  编

**章 军事题材电视剧概念考辨

 导 论

 **节 军事文学研究视野中的军事、军旅题材电视剧概念

 第二节 军事/军旅题材之于电视剧

 第三节 军事电视剧类型划分

第二章 军事电视剧历史流变

 **节 前史:直播/“文革”时期军事电视剧(1958-1978)

 第二节 萌生:新时期军事电视剧(1978-1989)

 第三节 发展:20世纪90年代军事电视剧(1990-1999)

 第四节 浪潮:21世纪军事电视剧(2000年后)

 结 语

第三章 军事电视剧美学特征

 **节 军事电视剧总体审美特征

 第二节 军事电视剧独特的发展动力

下  编

**章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节 国家意志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

 第二节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美学特征

 第三节 个案分析之重大革命史诗剧《解放》

 结 语

第二章 一般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总论:一般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范围

 **节 革命传奇剧

 第二节 军事怀旧剧

第三章 红色经典改编剧

 **节 何为“红色经典”

 第二节 改编剧流失的“红色经典”意味

参考文献

附录1:军事题材电视剧代表作(年代)

附录2:军事题材电视剧代表作(年度)


展开全部

节选

绪 论 绪论阐释文章选题缘起、意义、价值,界定研究对象内涵、外延,阐明全文主要论点、结论和结构安排。 一、研究缘起 “读图时代”全面来临的21世纪,电视剧已成为当下中国*大众化的艺术样式与消费对象。电视剧的视听本质、长篇属性、通俗定位、传播手段,使其具备过往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法比肩的感染力与影响力。每天,无数的人会在电视、电脑、平板和手机上与海量电视剧相遇。他们沉浸其中,或沉醉于故事叙述、击节于曲折情节,或痴迷于人物命运、沉醉于情感表现,与自己喜欢的主人公同悲喜世道变迁、共嗟叹人生无常。更重要的,电视剧的故事、人物可能会因时间推移随风而逝,但其间渗透的道德人心向背、是非善恶判别、兴衰荣辱消长等价值观念取向,将会长久与他们的心灵世界相影相随、相伴相生。一句话,电视剧在社会精神道德层面所起到的修复、守持、建设作用在当下中国意义重大。正因为如此,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典型代表的中国军事电视剧,其萌生、发展、壮大的过程,及其蕴含的国家主流叙述,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就成为本书关注的焦点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电视剧发轫于《一口菜饼子》(1958)的20世纪50年代,真正发展于80年代初。单就篇幅而言,我国电视剧大致以十年时间,完成单本剧、多本剧至中篇到长篇的演化过程。首部本土长篇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1981,9集,每集28分钟)虽形制简陋,但播出时首次形成观众“奔走相告”的收视热潮。进入20世纪90年代,《渴望》(1992)形成的万人空巷效应再次凸显出电视剧强大的传播力与宽广的影响面。21世纪后,电视剧在影像领域一家独大的地位更是无从撼动,题材琳琅满目、内容多彩厚重、人物丰满多样自不必说,其佳作表现出的艺术追求、思想深度、哲学内涵,使其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构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之一。 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主流构成——重大革命历史剧和一般革命历史剧,作为参与建构1949年以来国家历史的重要话语力量之一,不仅承担着诉说中共建党史、军事斗争史、无产阶级革命家功勋史和共产主义信仰者成长牺牲史的现实重任,而且肩负叙述主流意识形态对历史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实现对历史的现实意义发掘及演绎。或者说,相比其他形态的电视剧,军事电视剧对历史的叙述过程,更易灌注时代精神于历史的现实化想象、完成现实的历史化延伸。简言之,当今读图时代的电视剧(军事电视剧),不仅是当代人获得历史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形成当代人集体记忆、塑造社会核心价值观、展现综合国力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从文化史来看,各民族的文明演进有快慢之分、文化发展有强弱之别、文化传播也有此消彼长之势,按照美国学者亨廷顿的观点,文明的冲突*终会落脚在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层面。强势文化的价值观一般会逐渐改变、剥蚀、涣散甚至取代弱势文化的价值观。暂且不论亨氏理论偏颇与否,当下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的“行事逻辑”却令人遗憾地演绎着亨廷顿理论模型。正因为如此,对于当今传播力与影响力都无远弗届的“影像世界”,中国社会应当高度重视其在承载民族文化精神、塑造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维护社会道德标准,以至规范公民行为准则方面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优势作用。 从文化传播角度观察,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核心价值观就是所谓“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量的外化,*明显不过的,是国家、民族、社会甚或意识形态对“话语权”的争夺与控制。【ZW(】“国家软实力”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经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即得到广泛认可。这位哈佛大学教授、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代表学者认为,传统综合国力来自军备、人力、工业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尽管当今仍旧有效,但在当代国际关系中,软实力却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所谓“软实力”是依靠某种思想、文化、价值观的吸引力设置别人议程的能力;是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以促使其产生预期行为的能力。软实力无需耗费代价高昂的传统经济及军事力量,亦可达到政治、军事手段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孙子就透彻地论述过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的战略思想。参见张晓慧:《“软实力”论》,《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第3期。【ZW)】按照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腹语术”之说,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等艺术形态,特别是当下传播力*强的影视作品,都在貌似轻松、娱乐的叙事中,讲述、演绎、传播着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明确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征之一、明确意识形态表达是文艺的本体属性之一,就会正确认识军事电视剧承担国家意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借助强势文化传播媒介——国家电视台网系统,经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影像版”中国军队发展史,反映了这支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艰难历程。这些影像不仅塑造了中共党史、解放军军史,也强势参与国人对中国近现代乃至当代史的历史想象。更重要的,如上所述,军事题材电视剧已然成为重树国家价值观、重整国民精神、输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军事题材电视剧不仅通过直观影像建构、传播国家形象,也在向外界传递今日中国之所思所想、传达明日中国之所欲所求。 因此,面对西方文化价值蔓延全球、意识形态咄咄逼人的态势,面对中国影视传播事业全球拓展的紧迫现实,从国际文化战略高度,深入探究军事题材电视剧的诸种艺术表现形态,就成为一个相对紧迫的任务。具体来说,从中国军事剧选择的叙事主题、策略、类型出发,分拣、提炼、弘扬其中所隐含的威武不屈、杀身成仁、团结奋进、舍生取义等诸种精神传统之精髓,指出其对当代中国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性,不仅对当下军事题材电视剧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更是全球化国际交流传播语境下,以军事电视剧弘扬国家核心文化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基点。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 本书研究对象为“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就“军事题材电视剧”概念而言,凡是以影像媒介为艺术形式,表现人类历史上所有“铁与血”冲突题材的电视剧艺术作品,都称得上“军事题材电视剧”,因其可能的表现范围太过浩繁广阔,以下特从“时间”与“范围”两个层面对本书所涉及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做出限定。 本书首先排除反映中国古代军事冲突的影像作品。在电视剧史研究领域,这些涉及“古典”的剧目因与中国漫长的文化史、政治史、权谋史密切关联,一般被划入“历史题材”进行研究。其次,从“范围”角度,本书视野的“军事电视剧”,仅指以电视影像为媒介,反映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军事武装斗争、抗击外来侵略的军事武装斗争及新中国成立后军队文化生活、现代化建设的电视剧,其中有部分影像涉及国民党军队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之举。 2.研究的主要内容 (1)首先,一个国家的军队组成是该国政治形态的*直观体现,而军队精神直接体现着国家主流价值观。各个民族生存与兴盛背后都有自己民族独特的价值观支撑,对于当下中国而言,价值观的保持与重建是全社会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本书的*终论证指向:欲以军事电视剧所代表的主流价值,阐释葆有民族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军事电视剧发展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与功能。 (2)其次,廓清近年来军事题材电视剧研究中的概念混淆问题。在辨析“战争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军旅题材”“军事题材”等各种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以“军事题材”统一各种争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后,在以上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尽力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史。首先,从时间和类型两个维度上,勾勒、描述、总结军事电视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可能流向,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军事题材电视剧。其次,从时间维度将军事题材电视剧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的发展阶段、21世纪20年的繁荣阶段,重点论述21世纪后的发展。*后,从类型维度,拟重点论述“重大革命历史剧、一般革命历史剧之革命传奇剧、红色改编剧及现实军旅剧”诸部分。在论述各自发展史的同时,以个案分析见微知著。 总之,本书缕析当代中国以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与军事电视剧之间的关系,并阐释建构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电视剧作为当下中国受众面*为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毋庸置疑也肩负着保持传统文化、构建民族价值观的艰巨任务,而军事题材电视剧在引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重塑国家主流价值观方面更是责无旁贷。 3.具体研究范围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从概念辨析、历史流变、美学特征等方面对军事电视剧作出分析,下编从重大、一般革命历史题材及红色经典改编等角度对军事电视剧进行类别总结。 上编**章,“军事电视剧”名称考辨:从梳理“军事题材”概念入手,说明军事/军旅文学与军事/军旅电视剧的区别与联系,辨析“战争题材”“革命历史题材”与“当代军旅题材”等概念,从理论角度廓清近年来军事电视剧命名的混乱状态,阐释“军事电视剧”所具有的涵盖性意义,力图廓清21世纪以来军事电视剧研究中概念混用无序的状况。 上编第二章,军事电视剧历史流变:在概念辨析基础上,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历史,从“时间”“类型”两个维度,勾勒、描述、总结军事电视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可能流向。从时间维度,认为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的发展阶段、21世纪的繁荣阶段,重点论述21世纪后的发展。从类型维度,重点关注“重大革命历史剧、一般革命历史剧、红色改编剧三种类型,描述各自类型的历史演化过程,从宏观上把握军事题材电视剧流变史。 上编第三章,军事电视剧美学特征:**,军事电视剧与主旋律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其作为国家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强大的意识形态“询唤”功能,扮演着主流价值的坚守者和主导文化弘扬者的角色。第二,崇高的英雄主义和阳刚之气的人物塑造既是主旋律的使命也是军事电视剧固有的美学特征。第三,战争观念的突破、战争中人性的表达及反战思想是军事电视剧表现薄弱的地方。第四,本章论证了军事电视剧独特的发展动力问题。 下编**章,重大革命历史剧:首先,论述国家意志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之间的关系。其次,探讨了重大历史题材剧的史诗格局、历史性与真实性问题、“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创作原则及伟人形象塑造问题。*后,以电视剧《解放》的个案进一步分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上述诸种特征。 下编第二章,一般革命历史剧:重点分析革命传奇剧及军事怀旧剧。对前者,重点论证了英雄主义到新英雄主义的流变及新英雄主义“崇高性”的两种祛魅方式。对后者,探讨了怀旧剧的背景、类型特征及家国同构的叙事模式。 下编第三章,红色经典改编剧:**节首先界定“红色经典”的内涵及外延,其次探讨了红色改编剧背后的“世俗化”阴影。第二节从红色经典被消解的经典浪漫史诗气质,被“矮化”的革命英雄人物及红色经典的改编原则等方面探讨红色改编剧流失的经典意味。 三、研究的意义、重点、难点、路径、创新性 1.研究意义 面对国际强势文化价值观及其意识形态在全球蔓延的咄咄态势,面对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中国当代文化的迫切现实,从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国际竞争力高度,论证研究军事电视剧与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关系的重要性。 国家主流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主流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及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根据特定的文化价值标准、文化价值观念设置他人思考议程及行动预期的能力,是中国古代“不战而屈人之兵”制胜之道的*高境界。 美国学者埃德华·萨义德曾说过:理解人类现今状况的**条规则就是,人类生存在二手世界里。【ZW(】转引自李宏、刘佳:《传媒政治研究述评》,《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ZW)】特别在日益媒体化、传播化的当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觉察到这个“二手世界”的“真实”存在。因此,跨国合作与竞争时代的国家安全,不仅在于军事实力的威慑,更在于经济文化、思想意识以及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交流与渗透。特别在21世纪的信息即时传播时代,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更需要其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与感召力,军事影视艺术,正是承担传播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急先锋与*佳载体。 具体而言,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文化环境中,探讨军事题材电视剧包含的“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研究当下国家主流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辩证关系,并通过分析军事题材电视剧,总结其在发展和增强中国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优势,进而弘扬、论证、确立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文化建构的重要作用,是本书的科学意义。 总之,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军事电视剧概念源流、内容主题、叙事策略,特别是价值观呈现的探讨,通过具体的个案剖析,论证军事电视剧与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将*终的研究落实在军事电视剧所体现的国家主流价值观之上,指出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健康发展及引领作用,与重建、提升、弘扬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军事电视剧担当着弘扬国家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重大任务,而国家主流价值观在凝聚国民爱国精神、增强对外影响力方面具有巨大的意义。一句话,从体现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入手,论证军事剧与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精神提振、文化国际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密切关系等,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重点难点 (1)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从文化价值观传播角度出发,其实质是话语权的争夺。因此,如何阐述全球化背景下军事电视剧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担当守护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是本课题要解决的贯穿性问题。 (2)将“战争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军旅题材”等概念统归于“军事题材”是本课题需要克服的首要问题,也只有在“军事题材”的统一概念之下,才能体现出强大的主流价值观凝聚人心的能动力量。 (3)“一个物质产品不仅意味着一种经济价值,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文化价值。”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影视的商品属性*为明显。本课题需要解决的第二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军事题材电视剧在健康发展、有效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同时,拿捏、取舍其与大众趣味、市场操作、商业回报之间的尺度与关系,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策略性意见。 (4)军事题材电视剧形式多样,如何既保证对其发展脉络的清晰呈现,又能在深刻学理分析中阐明军事电视剧所体现出的主流价值观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之关系,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另一具体难题。 3.主要创新 (1)在全球化及中国影视艺术现状视野中分析、总结军事电视剧所体现的主流价值观,并以文化软实力理论关照军事电视剧在提升国家影响力方面的作用。在中国电视剧发展背景下分析、总结军事电视剧所体现的“忠诚、爱国、集体主义”等国家主流价值观,并以文化软实力理论关照军事电视剧在提升国家影响力方面的作用。 0(2)辨析众说纷纭的“战争”“革命历史题材”“军旅题材”等概念,并给予“军事题材”统摄以上诸概念之翔实论证。 (3)从宏观角度,论证军事题材电视剧为巩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做出的历史贡献,揭示军事剧担当弘扬中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重任,及其在提升国家软实力、凝聚国民精神、增强对外影响力方面应发挥更大作用。 4.基本方法和路径 本书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及“个案细读”等方法,力图从感性分析与理性关照、材料归纳与数据运用、背景梳理与成败反思的诸多层面,展开基本研究路径: (1)在论证“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儒家文化关系中,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研读相关文献,了解中国历史及当今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流变与继承,确定研究意义。研究过程保持全球化理论视野及主流价值观问题意识。 (2)采用“定性分析法”,廓清近年来军事题材电视剧研究中的概念混淆问题。通过归纳、辨析、总结“战争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军旅题材、军事题材”等各种概念混用的研究现状,对获得的概念材料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论证以“军事题材”统一各种概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在以上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以“描述性研究法”。尽力梳理20世纪90年代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历史,从时间和类型两个维度,勾勒、描述、总结军事电视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可能流向。重点描述军事电视的发展概况,分析类型特征,描述各类型的历史演化,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军事题材电视剧之流变史。 (4)以“个案分析法”见微知著。个案细读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军事电视剧,不仅分析艺术思想特色,重点从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层面,论述军事剧在确立国家主流价值观上的意义。

作者简介

马潇,副教授。2007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9年4月—2012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2年10月至今,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任职,从事影视批评、艺术理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在《现代传播》《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电视》《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代表作:《商业与精英的两极—从冯小刚姜文试论中国电影雅俗共赏之“殊途同归”》,《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0年第1期全文复印;《从“扶杖而行”到“自我去势”――兼谈电影“原创”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文艺评论》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8年第8期全文复印;《“阴谋”与“爱情”的顾此失彼――从婉后看悲剧性追求的欠缺》,《艺术广角》 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全文复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