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研究丛书中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研究丛书中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59.3 (3.8折) ?
1星价 ¥118.5
2星价¥118.5 定价¥1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0586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68058636 ; 978-7-5680-5863-6

本书特色

本书的特点是,在对国家宏观层面的思想道德建设文献、政策进行梳理和弘扬的前提下,以问题为导向,在掌握大量案例、数据的基础上,阐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后描绘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的方向,明确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路径,提出合理的解决路径与思路,这对于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提高农村精神文明水平,开创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因而本书的出版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研究丛书”中的一种。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为指导,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历史发展轨迹的基础上,阐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取得的巨大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径等。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农稳安天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在稳固农村根基上有重要作用,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目录

目录

**章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1

**节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回顾2
一、“道德”的释义3
二、“思想道德”的内涵11
三、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回顾15

第二节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特点26
一、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担负新的历史使命26
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呈现多样性的趋势28
三、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呈现传统美德与新的道德观念
相融合的态势30
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更严峻的挑战31


第二章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成就37

**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38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9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4
三、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51
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0
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6

第二节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73
一、大力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指导农村发展方向73
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倡导社会新风尚81
三、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87
四、创新培育路径造就新型农民94

第三节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102
一、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102
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105
三、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07
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111
五、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14
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118


目录中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第三章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121

**节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22
一、封建思想残余仍然存在125
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偏差132
三、建设体制机制不完善135
四、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落后141
五、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145
六、农村不良社会风气依然存在150
七、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后劲不足155

第二节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160
一、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有限,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偏低161
二、农民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166
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实力度不够,农民文化生活贫乏169
四、农村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建设产生
负面影响174
五、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179
六、乡村社会治理不力,干群关系不和谐185
七、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189


第四章乡村振兴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路径197

**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夯实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物质基础198
一、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199
二、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农村经济健康稳定
发展202
三、完善农村用地确权制度与农业补贴政策,稳定农业生产206
四、改善基层就业环境,繁荣农村经济210

第二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夯实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的基础工程217
一、加大投入力度,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物质保障218
二、贯彻好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221
三、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226
四、培育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229

第三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233
一、大胆创新,创造农民喜闻乐见的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
产品234
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237
三、充分利用农村网络占领思想舆论阵地,宣扬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40
四、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45

第四节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思想道德
建设提供人才支撑249
一、采取措施加大农村文化人才培养力度250
二、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知识分子及模范人物的作用253
三、带动全体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257

第五节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提高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效率260
一、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作用260
二、发展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农村社会组织的作用268
三、依法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与监督,保持良好的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秩序271
四、建立和完善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为农村思想道德
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73
五、建立健全激励与创新机制,有力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276


结束语279参考文献282后记287
展开全部

节选

文摘1:中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导向、教化等功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的经济结构、利益关系、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党中央因势利导,颁发一系列重要文件,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促进农民的自我完善、推动农民的全面发展,使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代表了我国农民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过程中的基本历史走向。 文摘2:“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次用“小康”、“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1984年,邓小平进一步补充道:“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13.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党的十三大正式把小康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必将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决定了其对另外三个“全面”发挥着统率和引领作用,只有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另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在实现中国梦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全面”,首先是“构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经济领域的单方面发展”艾四林.新发展理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3.,其次是小康社会要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只有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没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 当前我们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就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内在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内涵丰富,体系严密,其共同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指南,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指导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工作,保障全体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1.,将创新发展理念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由中国面临的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变化、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形势所决定的。创新发展理念作为其他发展理念的基础和灵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唯一选择,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1204.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树立创新理念,就是要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新活力,以创新驱动农业农村发展,培育农业发展新动力,拓展农村发展新空间,创新农业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农村新体制,营造创新发展的农村氛围,鼓励农民开展创新活动,以强大的创新支持和服务体系激发农民作为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树立农民创新发展理念,还要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提升农民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积极探索能激发农民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推进农村科技创新,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农村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提高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农民运用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的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是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东西部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协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协调发展理念是唯物辩证法的集中体现,它涉及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原则、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工农城乡关系,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厚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7.由此可见,要在农村树立协调发展理念,首先要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农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决心和信念,奋发向上,努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进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次要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同农村经济的协同发展,大力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个文明并重。坚持在农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保持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改造农村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正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助力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 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绿色发展理念既是对我国传统天人合一价值观念的传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长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压力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使用相伴相行,当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达到上限时,就一定会反过来削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生态问题的日渐突出,人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农村工业和农业集约化发展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习近平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N]. 人民日报,20130908(1).因此,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在农村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就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生态文明,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等,建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还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因此,在农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还要营造绿色的政治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觉悟,提高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广泛联系群众,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民法治意识,从而在农村塑造绿色的生态环境和政治环境。 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开放是发展的条件,没有开放就没有发展,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的直接目的是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经济与外贸经济发展联动。中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础上提高开放的质量,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增强发展的内外联动。当代中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得益于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打破了封建僵化:落后的发展模式,确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路线。实践证明,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要求我国必须顺应潮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贯彻开放发展新理念,开放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展理念,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才能努力推动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建构,提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就是要破除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培养全球化战略眼光,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发展现代农业,打破地域阻隔和城乡二元结构,积极开拓国内农产品市场,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开展对外交流,拓宽农业产业的国际化市场。 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共享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属性,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原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以人民利益至上为标准,谋求发展为了人民,推进共享的全面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必须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99200.当前我国仍有数千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在农村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目标,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首创精神,带领农民群众积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同时加大农民内生动力培育力度,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劳致富,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激励机制,教育和引导贫困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适应新阶段、应对新挑战、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具有高度战略发展思维的整体理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助力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作者简介

王双印:男,1968年生,历史学博士。先后在吉林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现任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点学术带头人,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共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共计6项;在全国有影响的重要刊物如《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江西社会科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书籍有:《桎梏中的生存―——明帝国》(专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红军史》(参编,青岛出版社2006年出版)。获得国*级学会奖1等奖1项,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2013年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教师,2015年被评为深圳市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