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前传:波斯千年战争

伊朗前传:波斯千年战争

1星价 ¥45.4 (3.5折)
2星价¥44.1 定价¥12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4460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418页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559446039 ; 978-7-5594-4603-9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世界古代史爱好者、军事爱好者、冷兵器爱好者、大学生、中学生、历史教师※ 综合了近些年的考古学、语言学研究,不落西方视角的窠臼,从波斯人的视角讲述阿拉伯人到达之前的中东历史,重新认识希腊、罗马、拜占庭的劲敌——波斯帝国。 ※ 哈佛大学名誉教授理查德·尼尔森·弗赖伊撰写前言,弗赖伊教授研究伊朗的历史和文 化六十余年,并且在哈佛大学创办了美国**个伊朗研究项目——中东研究中心,堪称伊朗、中亚史领域泰斗。 ※ 爱丁堡大学、斯坦福大学、渥太华大学等校的教授学者联袂推荐。 ※ 鱼鹰社的经典之作,正版引进,包含大量文物和遗迹图片,以及少见的出自《波斯帝国建国两千五百年庆典》的图片。 ※ 2008年获得波斯金狮奖“年度历史图书”。 ※ 斯坦福大学“波斯艺术”课程参考阅读图书。 ※ 从“波斯圣女”到“日月神教”,拨开武侠小说与影视的迷雾,还原丝绸之路上的这个神秘古国。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历史类图书。古代波斯是一个能够与希腊、罗马相抗衡的军事强国, 东西双方之间的冲突持续了千年之久。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贸易, 双方一直互相学习。各自的艺术、建筑、技术都深远地影响了对方历史的进程。

目录

前言 善战的波斯战士

引言 波斯还是伊朗?

年表

**部分 阿契美尼德王朝

**章 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前

第二章 居鲁士大帝和阿契美尼德王朝早期

第三章 大流士大帝

第四章 薛西斯与帝国的极限

第五章 从阿塔薛西斯一世到马其顿崛起时的阿契美尼德帝国

第六章 大流士三世与帝国灭亡

第二部分 帕提亚王朝

第七章 塞琉古王朝和帕提亚王朝的兴起

第八章 帕提亚挑战罗马

第九章 从马克·安东尼入侵到阿兰人入侵时的帕提亚王朝

第十章 图拉真皇帝意图灭亡帕提亚王朝

第十一章 帕提亚王朝的衰亡

第三部分 萨珊王朝

第十二章 萨珊王朝的兴起

第十三章 沙普尔二世:萨珊波斯的复兴

第十四章 纷乱的5世纪

第十五章 卡瓦德时代

第十六章 库思老一世的复兴

第十七章 帝国*后的荣光与衰落

第十八章 萨珊王朝的灭亡与伊斯兰征服

第十九章 伊斯兰征服之后的波斯遗产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节选

伊朗军队的复兴 从希波战争中,波斯人吸取的*基本的教训就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步兵和弓箭手无法抵御希腊人的重步兵和方阵。*有效的阿契美尼德部队是源自塞种人-霍拉桑人的重骑兵,他们在高加米拉之战中的表现格外突出。然而当时伊朗骑兵的战术、装备与马术水平依然有限。亚历山大的联合兵种理念,抵消了阿契美尼德重骑兵拥有的任何优势。然而,尽管亚历山大的征服取得了成功,重骑兵的发展依然在伊朗高原、伊朗东部以及中亚的塞种人中进行着。与塞琉古王朝的长期战争,深远地影响了帕提亚军队的组织、战术和装备。由此崛起的战争机器,将在不久之后挑战古典世界中前所未有的超级军事强权——罗马帝国。 帕提亚重骑兵 早在公元前3世纪,帕提亚人就因重骑兵而闻名。典型的帕提亚重骑兵拥有坚固的鳞甲、带面罩的头盔,另配有马铠保护马匹。帕提亚全身甲骑兵的主要武器是3.6米(12英尺)长的骑枪,枪尖如同剑型匕首,枪尾配有枪纂。记述中,帕提亚枪骑兵使用“钢尖长枪……其冲击力足以一次刺穿两个人”。1在描述帕提亚的重甲枪骑兵时,普鲁塔克注意到: 他们的重甲骑兵的装备,攻击时足以刺穿一切防御,防御时足以抵挡任何攻击…… 他们的头盔和胸甲如同火焰一般闪耀,他们的马尔吉亚那钢(Marginian steel)闪闪发光。他们的战马装备青铜或钢制成的马铠…… 早年的斯基泰人以手持骑枪冲锋时的纪律而闻名,即使在突破敌人的阵线之后,他们依然能够维持队形。即使没有直接证据说明帕提亚人的全身甲骑兵拥有同样的纪律,但作为斯基泰人/塞种人的一支,与塞种人亲族保持着紧密军事联系的帕提亚人,很可能也是如此组织的。 帕提亚人的护甲,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防御同时代的罗马标枪。*值得注意的记述或许是卡西乌斯·狄奥(Cassius Dio)的描述:帕提亚骑兵并不使用盾牌。这合乎逻辑,因为骑兵在冲向敌人时需要双手持骑枪。帕提亚鳞甲据称是在皮革基底上固定钢制或铁制甲片制成的,足以承受强力打击。这种护甲覆盖躯干并且延伸到膝盖。庞培·特罗古斯(Pompeius Trogus)写下了对帕提亚护具的经典描述,他说:“他们的护甲以及他们马匹的铠甲都由甲片组成,这些甲片相互层叠,如同鸟类的羽毛一样,将人和马完全覆盖。”另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护甲,例如,保护手臂和腿部的管状环片甲。沉重的全套盔甲(总重量约达57公斤/125磅),给士兵的肌肉和心血管系统施加了相当的压力,而在持续战斗时,将愈感沉重。 帕提亚骑兵头戴“钢制头盔”。到了帕提亚王朝晚期,帕提亚军队应用了扣片头盔(Spangenhelm helmet):将扇形的铁片或钢片铆接在一起,并在底部以钢圈固定。全身甲骑兵也装备了适宜近战的武器——骨朵、战斧、匕首和长剑。帕提亚刀剑有来自塞种人和贵霜人的风格,不过所谓贵霜风格,或许是受印度西北部的“阔剑”的影响,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期间该地区曾使用这种武器。关于帕提亚骑兵的马术文化,*有意思的描述也许来自查士丁努斯,他记述称: 他们总是骑在马上。他们骑马参加宴会,处理公共和私人事务,往来,停驻和交谈……这是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区别:奴隶步行,自由人骑马。 帕提亚王朝的国王,以及此后许多萨珊王朝的国王,在战场上往往按照重甲骑兵的模式装备自己,使用质量*好的头盔、铠甲以及武器。 在帕提亚时代,阿契美尼德时代的毛毯马鞍被更先进的马鞍取代,这种新马鞍前后都有凸起。源自帕提亚和帕尔米拉的陶土雕塑(Terracottas),清晰地显示这些马鞍为大腿和尾椎提供了稳固的支撑,让骑手保持平衡,并允许他在手持骑枪和拔剑砍杀时朝两边倾斜身体。此时的帕提亚枪骑兵,相比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前辈们,拥有一个安全得多的平台,而且能够在骑枪刺入目标时维持自身的稳定,弓骑兵则能够专注地射出迅速而凶狠的箭矢。 马蹄铁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帕提亚骑兵的战斗力。在马蹄铁出现之前,地形崎岖和负重过重会损伤马蹄,进而限制了骑兵的使用。马蹄铁事实上消除了这些问题,并显著地改善了骑兵的机动力和战斗力。马蹄铁与高效的道路系统——自阿契美尼德王朝开始建设——结合起来,使得全速前进的骑手跑完560公里(350英里)的路程,仅需3到4天。公元前53年的卡莱之战中,马蹄铁可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帕提亚弓骑兵 弓骑兵为帕提亚重骑兵提供支援,他们征召自小贵族和其他伊朗人部族。他们装备较轻,护具很少乃至完全没有盔甲,有时会携带小型椭圆盾。帕提亚弓骑兵有时也装备长剑、战斧和匕首,然而这些都是次要武器,以防御为主。本质上,他们是“突击弓箭手”,*适合袭扰、突袭和追击。弓骑兵的主要作用就是迅速将尽可能多的箭矢发射出去。骑射技术是帕提亚王朝一直以来的主要作战方式之一,在菲鲁扎巴德(Firuzabad)的骑马决斗浮雕上就能看到,与萨珊叛军作战的帕提亚骑兵携带了箭袋。骑射技术在萨珊王朝继续发展完善。 源自中亚的帕提亚弓,是由多层木料、筋腱和骨骼制成的复合弓。这种设计能够增加弓的张力,并控制箭矢的射出。中亚弓威力强大,射出的箭矢在卡莱之战中穿透了*好的罗马盔甲: (罗马士兵)遭到大量箭矢的射击……便退回重甲部队中寻求庇护……这带来了……混乱与恐惧,因为此时他们见识到了箭矢的速度和力量,它们击穿了盔甲,任何坚硬或柔软的护具都无法阻挡它们。 罗马人很快意识到,他们的箭术无法与帕提亚人相比。 单个弓骑兵携带的箭矢数量有限,斯基泰人的“弓箭袋”(gorytos,包括箭袋和弓匣)中配备30支箭矢。想消灭像罗马军队这类足够强大的敌人,必须准备大量的箭矢补给。帕提亚弓骑兵平均每分钟能够发射8—10支箭矢,18箭术更好且更有经验的弓箭手还能更迅速地开弓放箭。这意味着帕提亚弓骑兵随身携带的箭矢,将在参加战斗2—3分钟之后耗尽。假设至少进行20分钟的投射打击才能拖垮敌人,那么每个弓骑兵平均要射出160—200支箭矢。应用希思(Heath)的计算系统来分析帕提亚人射出的箭矢的数量,卡莱之战中,1万名弓箭手将在20分钟内射出数量惊人的160万—200万支箭矢。生产并供应弓骑兵所需的如此多的箭矢,对帝国而言是一个重大挑战,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经也要面对这个问题。迈赫达德二世*终解决了这一困难,一套精细完备的手工作坊体系,在洛雷斯坦、胡齐斯坦、波西斯、呼罗珊、希尔卡尼亚和米底建立起来。源自伊朗高原和中亚地区的箭头被大量制造,应用的铸造体系或许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伊朗西部。迈赫达德二世的改革也解决了迅速向战场运输大量箭矢的问题,以及在作战时向弓骑兵补给箭矢的问题,这让他们能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速射。在卡莱之战中,骆驼运输队在帕提亚弓箭手耗尽他们携带的箭矢之前,及时运来了补给。 帕提亚弓骑兵如此强大的关键,在于他们将攻击力与机动灵活结合到了一起。他们要在行进间向各个方向射箭,这让他们精准的投射愈显非同寻常。他们左冲右突,前进时射箭攻击敌人,撤退时还能使用“帕提亚箭术”打击敌人——这种箭术或许是人类历史中意义*重大的骑射技术之一,或许也是*著名的一种。早在亚述时代,就有记载提到米底人使用“帕提亚箭术”,更不用说北伊朗语族的塞种人了。即使过了数千年,帕提亚箭术依然是伊朗西部的卢尔人的重要特征。在洛雷斯坦的村庄和部落中,特别是萨克万德人(意为“斯基泰人的种族/部落”)中,在典礼(婚礼、部落结盟等等)以及体育竞技中,经常还会重现当年的“帕提亚箭术”。帕提亚王朝也会在谈判期间使用弓骑兵来恐吓罗马人,他们手持弓箭,向围观者展示他们的威武。

作者简介

著者 卡韦赫·法鲁赫: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主攻波斯语族发展史,已出版多部古伊朗军事史著作,并于2009年获得英国伊朗遗产协会颁发的荣誉奖章。他出身于伊朗的显赫家族,其家族对近现代伊朗历史具有一定影响。他的祖父马赫迪·法鲁赫曾任驻华大使,受到蒋介石的接见。 译者 高万博:1990出生,研究生毕业,现就职于某研究所。自幼喜爱历史,大学时因偶然的契机涉足翻译,自此将翻译作为个人兴趣。 李达:山东大学在读博士生,史学爱好者,主要方向为古代世界军事史与地中海政治史及制度史,参与翻译的作品逾百万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