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政策的咨询体系研究

国家科技政策的咨询体系研究

1星价 ¥34.6 (7.2折)
2星价¥34.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9593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1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18959303 ; 978-7-5189-5930-3

内容简介

本书在界定科技政策咨询体系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发展历程、作用效果、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结合发达国家科技决策咨询的做法和经验,明确了在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下促进完善我国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发展战略,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政策咨询机制和强化我国科技政策咨询能力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目录

目 录


1 研究范围界定 ··001


1.1 科技政策咨询相关概念 ·001


1.1.1 科技政策 001


1.1.2 咨询 001


1.1.3 决策咨询 ·001


1.1.4 科技政策咨询 ·002


1.1.5 科技政策咨询的类型 ·002


1.2 科技政策咨询主体 ·003


1.2.1 政策制定者 ·003


1.2.2 政策咨询者 ·003


1.2.3 社会公众 ·003


1.3 科技政策咨询机构 ·004


1.3.1 科技政策咨询机构的定义 ··004


1.3.2 科技政策咨询机构的特征 ··004


1.4 科技政策咨询体系 ·005


1.4.1 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内涵 ·005


1.4.2 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关键影响因素 ··006


2 我国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008


2.1 初建时期(1949—1976年) 008


2.2 改革时期(1976—1995年) 010


2.2.1 科技政策研究机构的建立 ··010


2.2.2 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确立 011


2.2.3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的制度化 012


2.3 多元化时期(1995—2012年) 012


2.3.1 党和政府强调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013



2.3.2 各级政府重视科技咨询 ··013


2.3.3 重大科技政策咨询制度逐步形成 013


2.3.4 科技政策咨询体系进一步完善 016


2.4 法治化时期(2012年至今) 018


2.5 总结我国科技政策咨询的作用与成效 ·020


2.5.1 为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020


2.5.2 推动我国科技发展重大举措和重要制度建设的实施 ·020


2.5.3 提供科技政策咨询,辅助政府科学决策 020


2.5.4 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020


3 我国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022


3.1 发展现状 ·022


3.1.1 国务院直属机构 ·022


3.1.2 科技主管部门下属咨询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023


3.1.3 综合管理部门下属科技咨询机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025


3.1.4 “三院”系统:中国科学院 025


3.1.5 科协系统咨询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026


3.1.6 高校咨询机构: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028


3.1.7 科技思想库 ·029


3.2 主要特征 ·030


3.2.1 政府科技咨询的模式多样化 ··030


3.2.2 专家参与科技咨询的方式多样化 032


3.2.3 科技咨询机构影响决策的途径多样化 033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034


3.3.1 科技政策咨询机制角度 ··034


3.3.2 科技政策咨询能力角度 ··035


4 国外决策咨询体系的经验借鉴 ··037


4.1 典型国家决策咨询体系概述 ·037


4.1.1 美国 ·037


4.1.2 英国 ·040



4.1.3 德国 ·044


4.1.4 日本 046


4.2 科技政策咨询机制建设的相关经验 ·048


4.2.1 重视咨询机构和法制建设有助于为科技政策咨询保驾护航 ·048


4.2.2 完备的咨询体制建设有助于形成完善的政策咨询机制 ·049


4.2.3 咨询机构多元化有助于全方位支撑政府科技政策决策 ·050


4.2.4 咨询机构的独立性有助于提高政策咨询的客观公正性 ·051


4.2.5 强化公众参与有助于政策制定和政策咨询过程的公开透明 ·052


4.2.6 追求科技政策的科学化有助于提升科技政策咨询能力 ·052


4.3 科技政策咨询能力建设相关经验 ·052


4.3.1 明确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实用主义的目标取向 052


4.3.2 独立性和客观性成为智库发展的标签化特色和公信力之基 ·053


4.3.3 理事会化的治理机制和管理运行机制 054


4.3.4 独特的研究人才队伍组织与流动机制 055


4.3.5 追求高质量的成果产出,采取严格的内外部评审机制 ·056


4.3.6 发展创新的方法体系与数据信息系统以支撑专业政策分析 ·057


4.3.7 以全球化发展视野,建设国际化网络型智库 058


4.3.8 重视成果传播和发展营销,强化政策和社会影响力 ·059


5 我国科技政策咨询体系的发展战略 ·061


5.1 形势与需求 ·061


5.1.1 科技智库发展进入快车道,科技政策咨询面临良好机遇 ·061


5.1.2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求加强,科技政策咨询应走专业化道路 ·062


5.1.3 科技发展呈现新特点,科技政策制定需要兼顾多要素 ·062


5.2 发展定位 ·063


5.3 指导思想 ·064


5.4 基本原则 ·064


5.4.1 坚持公开咨询的原则 ··064


5.4.2 坚持依法咨询的原则 ··064


5.4.3 坚持规范咨询的原则 ··065



5.4.4 坚持独立咨询的原则 ··065


5.5 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 ·065


6 优化我国科技政策咨询机制的思路和对策 067


6.1 科技政策咨询机制的基本特征与构成要素 ·067


6.1.1 科技政策咨询机制的基本特征 ··067


6.1.2 科技政策咨询机制的构成要素 ··068


6.2 优化科技政策咨询机制的总体思路 ·070


6.3 完善科技政策咨询的六大机制 ·070


6.3.1 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政策咨询导向机制 070


6.3.2 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政策咨询准入机制 071


6.3.3 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政策咨询协同机制 075


6.3.4 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政策咨询制约机制 075


6.3.5 国家科技政策咨询反馈机制 078


6.3.6 国家科技政策咨询保障机制 078


6.4 优化科技政策咨询机制的实现路径 ·079


6.4.1 探索分级分类建立科技政策咨询的法律保障体系 ·079


6.4.2 加强科技政策咨询的组织化建设 080


6.4.3 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 080


6.4.4 完善科技政策咨询的多样化模式和路径 081


6.4.5 淡化政策研究和政策咨询中的行政色彩 082


6.4.6 鼓励和支持社会第三方咨询机构快速发展 082


7 强化我国科技政策咨询能力的思路和对策 083


7.1 科技政策咨询能力的要素构成 ·083


7.1.1 基础资源能力维度 ··084


7.1.2 咨询过程能力 ·089


7.1.3 两大维度的相互关系 ··092


7.2 不同类型政策咨询的能力要求 ·093


7.3 我国科技政策咨询能力的短板分析 ·094


7.3.1 存在的问题 ·094



7.3.2 存在问题的可能原因 ··096


7.4 强化科技政策咨询能力的实现路径 ·098


7.4.1 科技政策咨询能力的培育策略 ··099


7.4.2 科技政策咨询能力的提升策略 ··103


7.4.3 科技政策咨询服务能力的拓展策略 107


附录:我国100家科技政策智库一览 109


参考文献 ··149


后 记 ··152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