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510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8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20351058 ; 978-7-5203-5105-8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管辖音系学声调理论,包括声调的表征和解释理论两大方面,回答了包括调型表征的层次性、调型的内部结构、调型的自主性和变调音系过程的解释等基本问题。全书主体内容分为“管辖音系学声调理论构建及应用”和“基于声调理论的变调自动化处理研究”两大部分。前者探讨了声调理论的提出和拓展、调型的结构、调域的音系价值、变调历时因素的共时处理、变调的方向性和声调表达的抽象性等重要问题。后者介绍了基于管辖音系学声调理论,利用计算语言学方法构建的声调生成及变调自动处理系统。
目录
**章 绪论
**节 管辖音系学声调理论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工程学意义
第二节 管辖音系学声调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两个阶段
二 三个方面
三 四大问题
第三节 管辖音系学声调理论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管辖音系学核心思想概述
**节 管辖关系与音节成分
第二节 元素:粲数理论和多元素性程度
第三节 摒弃规则的生成音系学理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声调理论的提出
**节 调元、调型和声调表达式
第二节 声调系统类型
第三节 允准制约条件
第四节 主位及延伸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声调理论的拓展
**节 理论修正和拓展
一 声调结构
二 管辖关系的重新界定
三 主位设定的重新定义
四 声调音系操作的拓展
第二节 声调系统表达示例
一 广州话声调系统(10个调类)
二 汉语普通话声调系统(4个调类)
三 玉林话声调系统(10个调类)
第三节 声调音系过程解释示例
一 天津话声调系统
二 天津话连读变调
第四节 讨论
一 管辖音系学视角下普通话与天津话“上上变调”的异同
二 管辖音系学解释的简洁性
第五章 调型的结构
**节 广州话的变调
一 以往对广州话变调的描写和解释
二 广州话变调的管辖音系学分析
第二节 环流变调的管辖音系学解释
一 厦门话的环流变调
二 德州话轻声前变调
三 以往对环流变调的解释
四 环流变调的管辖音系学解释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调域的音系价值
**节 对“调域”的认识
第二节 镇江话变调的解释
一 镇江话的连读变调及轻声概貌
二 以往研究对镇江话连读变调的解释
三 二字组连读变调的解释
四 轻声表征及解释
五 多字组连读变调的解释
六 关于调型、调域的调整
七 连读变调与轻声的统一解释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变调历时因素的共时处理
**节 丹阳话的变调事实
一 丹阳话的声调
二 二字组的变调
三 三字组的变调
四 四字组的变调
第二节 几个基本观点
第三节 丹阳话的声调系统
第四节 二字组变调的解释
一 变调制约条件、操作和变调过程
二 两类变调式
第五节 三字组变调的解释
第六节 四字组变调的解释
第七节 关于曲折调及其延伸
一 曲折调的表征
二 曲折调的延伸
第八节 小结
第八章 变调的方向性
**节 引言
第二节 “天津话连读变调之谜”
第三节 天津话声调系统
第四节 二字组连读变调
第五节 三字组连读变调
第六节 讨论
一 主位高调性与管辖关系
二 关于0CP(*LLLL)
三 规则施用方向
四 去去阴变调中的“层级性”
第七节 小结
第九章 声调表达抽象性
**节 引言
第二节 武鸣壮话的连读变调
第三节 武鸣壮话二字组连读变调的解释
第五节 龙州壮话的声调系统
第六节 小结
第十章 基于声调理论的变调自动化处理研究
**节 研究目标及意义
第二节 声调生成及变调自动处理系统
一 声调系统生成模型
二 跨语言声调系统生成参数设定
三 跨方言声调生成与合成
第三节 变调自动处理系统示例
一 天津话二字组连读变调算法
二 丹阳话二字组连读变调机制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一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节 管辖音系学声调理论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工程学意义
第二节 管辖音系学声调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两个阶段
二 三个方面
三 四大问题
第三节 管辖音系学声调理论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管辖音系学核心思想概述
**节 管辖关系与音节成分
第二节 元素:粲数理论和多元素性程度
第三节 摒弃规则的生成音系学理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声调理论的提出
**节 调元、调型和声调表达式
第二节 声调系统类型
第三节 允准制约条件
第四节 主位及延伸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声调理论的拓展
**节 理论修正和拓展
一 声调结构
二 管辖关系的重新界定
三 主位设定的重新定义
四 声调音系操作的拓展
第二节 声调系统表达示例
一 广州话声调系统(10个调类)
二 汉语普通话声调系统(4个调类)
三 玉林话声调系统(10个调类)
第三节 声调音系过程解释示例
一 天津话声调系统
二 天津话连读变调
第四节 讨论
一 管辖音系学视角下普通话与天津话“上上变调”的异同
二 管辖音系学解释的简洁性
第五章 调型的结构
**节 广州话的变调
一 以往对广州话变调的描写和解释
二 广州话变调的管辖音系学分析
第二节 环流变调的管辖音系学解释
一 厦门话的环流变调
二 德州话轻声前变调
三 以往对环流变调的解释
四 环流变调的管辖音系学解释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调域的音系价值
**节 对“调域”的认识
第二节 镇江话变调的解释
一 镇江话的连读变调及轻声概貌
二 以往研究对镇江话连读变调的解释
三 二字组连读变调的解释
四 轻声表征及解释
五 多字组连读变调的解释
六 关于调型、调域的调整
七 连读变调与轻声的统一解释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变调历时因素的共时处理
**节 丹阳话的变调事实
一 丹阳话的声调
二 二字组的变调
三 三字组的变调
四 四字组的变调
第二节 几个基本观点
第三节 丹阳话的声调系统
第四节 二字组变调的解释
一 变调制约条件、操作和变调过程
二 两类变调式
第五节 三字组变调的解释
第六节 四字组变调的解释
第七节 关于曲折调及其延伸
一 曲折调的表征
二 曲折调的延伸
第八节 小结
第八章 变调的方向性
**节 引言
第二节 “天津话连读变调之谜”
第三节 天津话声调系统
第四节 二字组连读变调
第五节 三字组连读变调
第六节 讨论
一 主位高调性与管辖关系
二 关于0CP(*LLLL)
三 规则施用方向
四 去去阴变调中的“层级性”
第七节 小结
第九章 声调表达抽象性
**节 引言
第二节 武鸣壮话的连读变调
第三节 武鸣壮话二字组连读变调的解释
第五节 龙州壮话的声调系统
第六节 小结
第十章 基于声调理论的变调自动化处理研究
**节 研究目标及意义
第二节 声调生成及变调自动处理系统
一 声调系统生成模型
二 跨语言声调系统生成参数设定
三 跨方言声调生成与合成
第三节 变调自动处理系统示例
一 天津话二字组连读变调算法
二 丹阳话二字组连读变调机制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一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贺俊杰,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语言资源开发与研究中心实验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语言学系访问学者,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学者。1970年8月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分别于1995年和2000年在湖南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音系学、计算语言学、语言测试学、应用语言学。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偏见
¥21.8¥56.0 -
乡土中国
¥18.5¥2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蚂蚁社会
¥29.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