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题研究教材系列语法分布描写方法与案例

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题研究教材系列语法分布描写方法与案例

1星价 ¥41.8 (7.2折)
2星价¥41.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132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301313268 ; 978-7-301-31326-8

本书特色

具体描写展现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同时也适当地展示如何在描写语法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化表达,如何进行理论解释。 描写是语法研究的开始。实际上不仅是语法学,语音学、修辞学、语篇结构学和语体学的开头也都是描写。没有对语言事实的描写而直接建立语言学理论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内容简介

    语法长期以来成为语言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语言学中的很多核心理论都与语法相关。《语法分布描写方法与案例》主要为语言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编篡,主要展示如何进行语法描写的方法和过程。全书集中以12个语法样本的具体描写展现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同时也适当地展示如何在描写语法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化表达,如何进行理论解释。本书的编排大致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词汇到结构的基本原则,尽量将相关的问题编排在一起,以方便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序 言 ……………………………………………………………… 1
**章 描写的基本原则 ………………………………………… 1
1 实验室原则 ……………………………………………… 1
2 扩展的分布分析方法 …………………………………… 4
3 证明过程透明可见,符合逻辑 …………………………… 7
第二章 近义实词的描写 ……………………………………… 14
0 引言 ……………………………………………………… 14
1 典型用例及句法分布 …………………………………… 15
2 扩展分布考察 …………………………………………… 16
3 结论 ……………………………………………………… 19
第三章 近义介词的描写 ……………………………………… 21
0 引言 ……………………………………………………… 21
1 分布描写 ………………………………………………… 21
2 句法分布上的异同 ……………………………………… 23
3 语义差异 ………………………………………………… 24
4 小结 ……………………………………………………… 26
第四章 “不相容选择”对象的描写 …………………………… 28
0 引言 ……………………………………………………… 28
1 时量成分的作用 ………………………………………… 30
2 “时量成分+了”+“没VP” …………………………… 32
3 为什么不是“[时量+没VP]了”? …………………… 34
4 对一个历史悬案的解释 ………………………………… 37
5 “S了”和“S的”的对立 ………………………………… 38
第五章 近义副词的分布描写 ………………………………… 40
0 引言 ……………………………………………………… 40
1 又 ………………………………………………………… 43
2 再 ………………………………………………………… 45
3 还 ………………………………………………………… 48
4 也 ………………………………………………………… 50
5 小结 ……………………………………………………… 53
第六章 两种基本句法成分位序关系的描写 ………………… 55
0 引言 ……………………………………………………… 55
1 趋向次级谓语的成员 …………………………………… 55
2 简单趋向次级谓语和宾语的关系 ……………………… 56
3 复杂趋向次级谓语的位置 ……………………………… 64
4 小结 ……………………………………………………… 68
第七章 语义相反或相对的副词的描写 ……………………… 70
0 引言 ……………………………………………………… 70
1 “就”和“才”*简结构描写 ……………………………… 73
2 “就”和“才”扩展结构描写 ……………………………… 82
3 对“就”“才”扩展结构的形式抽象 ……………………… 87
4 小结 ……………………………………………………… 89
第八章 句法成分之间的兼容性描写 ………………………… 92
0 引言 ……………………………………………………… 92
1 问题的提出 ……………………………………………… 92
2 “了”与“就”的语法语义功能 …………………………… 94
3 “就”与句尾“了”的关系 ………………………………… 96
4 “才”的预期时间隐含功能及其与句尾“了”的关系 … 103
5 “才”/“就”与词尾“了”………………………………… 106
6 问题 …………………………………………………… 108
7 结语 …………………………………………………… 109
第九章 对多功能副词的描写 ………………………………… 111
0 引言 …………………………………………………… 111
1 “低X就高Y了”与“高X才低Y”的条件 …………… 113
2 “当局长就40岁了”和“当局长就40岁” …………… 115
3 为什么有的例子只能用“就”不能用“才”? ………… 123
4 小结 …………………………………………………… 125
第十章 成分的“必用、选用和必不用”的描写 ……………… 128
0 引言 …………………………………………………… 128
1 前提与理论基础 ……………………………………… 129
2 形容词修饰名词与“的”的选择 ……………………… 131
3 取消“区别词”的理由及形容词修饰语连续统假设 … 141
4 形容词与程度副词的选择 …………………………… 144
5 小结 …………………………………………………… 149
第十一章 对词尾语法标记的描写 …………………………… 151
0 引言 …………………………………………………… 151
1 X+了,当且仅当X为一个谓词性成分 ……………… 153
2 V了+X,当且仅当X为宾语性成分 ………………… 159
3 X+ V了O,当且仅当X为主语 …………………… 163
4 小结 …………………………………………………… 168
第十二章 对句尾语法标记的描写 …………………………… 171
0 引言 …………………………………………………… 171
1 句尾“了”与“即将情态” ……………………………… 178
2 句尾“了”表示“现在起始”的句法条件 ……………… 179
3 句尾“了”表示“现在起始”或“过去结束”
的句法条件 …………………………………………… 183
4 句尾“了”与“过去的事件” …………………………… 186
5 小结 …………………………………………………… 190
第十三章 相容选择对象的描写 ……………………………… 193
0 引言 …………………………………………………… 193
1 必用“是……的” ……………………………………… 193
2 选用“是……的” ……………………………………… 195
3 必用“是” ……………………………………………… 199
4 选用“是” ……………………………………………… 203
5 必用“的” ……………………………………………… 204
6 选用“的” ……………………………………………… 206
7 “的”在宾语前后位置的句法条件和使用条件 ……… 207
8 小结 …………………………………………………… 211
第十四章 对构式内部结构的描写 …………………………… 213
0 引言 …………………………………………………… 213
1 次级谓语述谓“把”后面的名词的“把”字句 ………… 214
2 次级谓语述谓“把”前面的名词的“把”字句 ………… 217
3 次级谓语述谓核心动词的“把”字句 ………………… 218
4 合格和不合格的复合命题“把”字句的
结构数量描述 ………………………………………… 221
5 从三条基本原则看“把”字句的结构条件 …………… 222
6 小结 …………………………………………………… 232
第十五章 有理论导向的句法描写 …………………………… 234
0 引言 …………………………………………………… 234
1 “±附着”语义特征视角下的描写和规则 …………… 235
2 行为类型论的解释力 ………………………………… 237
3 行为类型:完成和成就 ………………………………… 239
4 小结 …………………………………………………… 241
第十六章 语法描写的逻辑形式 ……………………………… 243
0 引言 …………………………………………………… 243
1 单个描写对象的逻辑格式 …………………………… 244
2 两个描写对象的逻辑格式 …………………………… 247
3 将多个观察对象简化为两个 ………………………… 254
4 将所有描写结果表述为逻辑命题 …………………… 258
5 解释:就是在命题内部寻求必然关系 ………………… 261
参考文献 ………………………………………………………… 26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金立鑫,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专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突出贡献津贴获得者。主要著作有《语法的多视角研究》(2000)、《语言研究方法导论》(2007)、《认知功能教学法》(2007)、《对外汉语教学虚词辨析》(2005)、《什么是语言类型学》(2011)、《语言类型学教程》(2014)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