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新2版)/张如青

- ISBN:97878015636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0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801563606 ; 978-7-80156-360-6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与以往同类教材相比,有很大创新。以往的中医文献学教材主要介绍古医籍的整理方法;本教材的教学对象主要为中医专业的本科生,他们毕业以后一般不会专门从事古医籍的整理工作,所以有关古医籍整理方面的知识,在本教材中不作过于深入、详细的介绍,而以较在篇幅阐述各类中医文献源流,尤其是临床各科文献,并择要介绍重要医著的内容、特点和学术成就,使学生对中医各类文献源流及各科基本文献了如指掌,以便他们在利用古今中医文献方面能左右逢源而得心应手。这对提高学生利用和研究文献的能力,强固学生的文献根基,扩大其知识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也有一些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镜文献源流; 2.采用互著别裁; 3.注重实用价值 。 总之,本教材的特色是:偏重文献利用,简化整理知识,考辨文献源流,注重实用价值。
目录
概论
上编 中医文献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章 中医文献的载体与形制
**节 甲骨、金石
第二节 缣帛
第三节 简牍
第四节 卷轴
第五节 册叶与线装
第二章 中医文献的目录
**节 概述
第二节 目录的结构与类型
第三节 中医专科目录
第四节 综合性目录
第三章 中医文献的版本
**节 概述
第二节 古籍版本的款式
第三节 古籍版本的类别
第四节 版本的鉴别
第五节 版本的利用
第四章 中医文献的校勘
**节 概述
第二节 校勘的主要对象
第三节 校勘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校勘记的撰写
第五节 校勘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 中医文献的辨伪与辑佚
**节 中医文献的辨伪
第二节 中医文献的辑佚
下篇 中医各类文献源流
**章 医经类文献
**节 内经类文献
第二节 难经类文献
第二章 伤寒金匮类文献
**节 伤寒类文献
第二节 金匮类文献
第三章 诊法类文献
**节 诊法类文献述略
第二节 诊法类名著提要
第四章 本草类文献
**节 唐代以前的本草类文献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本草类文献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本草类文献
第四节 近现代的本草类文献
第五章 方书类文献
**节 唐代以前的方书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方书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方书
第四节 近现代的方书
第五节 日本、朝鲜的方书
第六章 温病类文献
**节 唐代以前的温病类文献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温病类文献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温病类文献
第四节 近现代的温病类文献
第七章 内科类文献
**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内科类文献
第二节 晋唐时期的内科类文献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的内科类文献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内科类文献
第五节 近现代的内科类文献
第八章 外科类文献
**节 唐代以前的外科类文献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外科类文献
……
参考文献
-
小儿推拿秘旨
¥3.3¥9.0 -
格致余论
¥2.2¥6.0 -
活幼心书
¥9.3¥15.0 -
鲁府禁方
¥5.6¥15.0 -
诊宗三昧
¥3.1¥6.0 -
笔花医镜
¥3.8¥8.0 -
医路向前巍子给中国人的救护指南
¥26.8¥68.0 -
临床常用百药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11.2¥32.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2.4¥38.0 -
四诊扶微
¥5.8¥16.0 -
本草纲目
¥23.8¥76.0 -
中医诊断全书
¥18.7¥59.0 -
联袂药性赋白话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6.3¥18.0 -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4.5¥10.0 -
温疫论
¥2.8¥5.0 -
中医入门
¥7.6¥10.0 -
勾勒姆医生
¥21.6¥59.0 -
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
¥19.6¥58.0 -
伤寒杂病论
¥65.7¥98.0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丹溪心法
¥2.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