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547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64
  • 出版时间:2018-08-01
  • 条形码:9787513254748 ; 978-7-5132-5474-8

本书特色

任应秋先生体悟到学习《伤寒论》很难,他要做一些事情,使后学者能够容易入门。所以50年代编著了这本书,任应秋先生在“序”中说:“这本书,是我学习《伤寒论》的笔记,基本是以林校本为蓝本,不敢稍加窜改,选用诸家注义,总求其平易通达,而合乎临床实际者用之,文质如何,究竟不是我选择的目标。我学习《伤寒论》的方法,是从基础起步的,所以我极珍重异本。先从事校勘,使大家都能够通过各种异本的比较来阅读条文,解决问题;渐次而音义,而句释,而串解,而用现代语翻译出来,达到对每一条文的初步理解;每篇又略为分段,并加以表解,把各个不同性质的条文都联系起来,更易于对《伤寒论》作全面的体会。存心虽如此,学力究有限,是乎否乎,终不敢必,还是盼望大家对我提出批评吧!”

内容简介

《伤寒论》是中医诊疗方面的一部经典著作,内容丰富,文义含蓄深奥,初学者往往感觉不容易习读。为此,任应秋在20世纪50年代编著了《伤寒论语译》一书,于1957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林亿校本作蓝本,去其重复,正其错简,分篇分条进行讲解,同时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文献,因此每条分作“校勘”“音义”“句释”“串解”“语译”“释方”等项内容。在每一段落后,作者将该篇的内容重行组织,附以“表解”,使读者更易了解该段落的知识结构。历来《伤寒论》注家虽多,在20世纪50年代,用现代语翻译尚属新创,也是本书的重要特点之一,任应秋把条文的含义,用现代语言的方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大大减轻了学习者阅读的负担,为学习中医经典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此次整理,立足于不改变作者的原意,而就文字、标点、行文、引文、体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的处理。尤其是在“引文”方面,因原作者引用的文献版本不详,因此以现可查阅到的文献为准进行了校对。本书适合各中医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一、第l至11条 二、第12至30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三、第31至4l条 四、第42至57条 五、第58至70条 六、第7l至75条 七、第76至81条 八、第82至89条 九、第90至95条 十、第96至107条 十一、第108至109条 十二、第110至119条 十三、第120至123条 十四、第124至127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十五、第128至141条 十六、第142至145条 十七、第146至148条 十八、第149至167条 十九、第168至170条 二十、第171至173条 二十一、第174至175条 二十二、第176至178条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一、第179至186条 二、第187至203条 三、第204至206条 四、第207至220条 五、第221至236条 六、第237至258条 七、第259至262条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一、第263至265条 二、第266至272条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一、第28l至300条 二、第301至325条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一、第326至330条 二、第331至342条 三、第343至352条 四、第353至375条 五、第376至381条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一、第392条 二、第393至398条 附:学习《伤寒论》应首先了解的 几个主要问题 一、《伤寒论》版本原委 二、对伤寒病的认识 三、“热论”与仲景的三阴三阳基本不同 四、三阴三阳在临床上的应用 五、正确认识“传经 六、依据临床实验是学习《伤寒论》 唯一方法 方剂索引
展开全部

节选

任应秋先生体悟到学习《伤寒论》很难,他要做一些事情,使后学者能够容易入门。所以50年代编著了这本书,任应秋先生在“序”中说:“这本书,是我学习《伤寒论》的笔记,基本是以林校本为蓝本,不敢稍加窜改,选用诸家注义,总求其平易通达,而合乎临床实际者用之,文质如何,究竟不是我选择的目标。我学习《伤寒论》的方法,是从基础起步的,所以我极珍重异本。先从事校勘,使大家都能够通过各种异本的比较来阅读条文,解决问题;渐次而音义,而句释,而串解,而用现代语翻译出来,达到对每一条文的初步理解;每篇又略为分段,并加以表解,把各个不同性质的条文都联系起来,更易于对《伤寒论》作全面的体会。存心虽如此,学力究有限,是乎否乎,终不敢必,还是盼望大家对我提出批评吧!”

作者简介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点,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文学方面的根底。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