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家朱良春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经验集新版

包邮国医大家朱良春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经验集新版

¥29.3 (7.5折) ?
1星价 ¥29.3
2星价¥29.3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13509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13213509 ; 978-7-5132-1350-9

本书特色

央视热播剧《老中医》现实版孟河医派学术精品! 医者仁心《老中医》 博施济众孟河派 学术精品守初心 孟河医派作为著名医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东汉三国时期,可谓为葛洪医药余绪。孟河地区历代名医辈出,宋代出了许叔微,著《本事方》,开医案类著作之先河。明代王肯堂著《六科准绳》以求“宗学术之规矩”、“求醇疵互辨”。至清代,孟河地区积集了一批学养很深的医界人物,为孟河医派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孟河医派著名医家如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等纷纷走出故土,有多名名医东行上海,开业授徒,共和国建国前后许多著名中医专家皆传承于孟河医派。 孟河中医是江苏医家一大流派。明末清初,费尚有弃官从医,定居孟河,开始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略晚于费氏,法征麟、法公麟兄弟在孟河行医以治伤寒出名。乾隆年间,沙晓峰、沙达周,在孟河以外科名重当时。乾嘉年间,费士源以内科闻名。丁氏以儿科见长。马氏、巢氏也已有人业医。 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逐渐形成,费尚有的六世孙费伯荣、费士源的孙子费兰泉、马家的马省三和马文植祖孙以及文植堂兄弟辈马日初、巢家的巢沛山等,均名震数省。百十户人家的孟河小镇,有十几家中药铺,足见当时医事之盛。 费家以调治内伤杂病见长,马家以内、外、喉三科兼擅著称。孟河医家在杂病、外疹方面的突出建树,使孟河医家的声名大扬。从清道光、咸丰年间起至清末民初,孟河医家又陆续向外发展。沙石安迁镇江大港,巢崇山、费绳甫、丁甘仁迁上海,余听鸿迁常熟,贺季衡迁丹阳,邓星伯迁无锡。孟河医道之盛,医家辈出,正如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所说:“吾吴医家之盛甲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当时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帝国主义侵略日趋猖狂,祖国文化倍受摧残,传统医药学更不例外,孟河医家的崛起,增添了医学的活力,起到了鼓舞自强的作用,这是孟河医家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孟河医家,*代表性的是费、马、巢、丁四大家。

内容简介

1朱良春教授早年师从于我国有名中医学家“海派”中医章次公先生,深得章老真传。朱良春教授已经走过了七十余年的医学生涯,在中医药治疗疑难危急重症方面始终不渝。方邦江、周爽是朱良春大师的门生,长期从事中医急诊及疑难病诊治工作。本书涵盖了朱良春大师治疗疑难危急重症学术思想、典型验案,经验处方与用药等,为一部的临床诊治危急疑难病症的佳作。

目录

大师印象

学术思想大要
一、学术思想形成
二、学术精华

专病论治
一、乙脑极期
二、腺病毒肺炎
三、时感高热
四、胸痹
五、心痹
六、肝硬化
七、中风
八、风湿性关节痛
附:痹证的治疗特色

治法传薪
一、通利疗法在温热病中的应用
二、培补肾阳法在疑难杂症治疗中的应用

临证验案录
一、外感热病
附:应用六神丸治疗内科急症经验
二、心肺疾病
三、肝系疾病
四、肾系疾病
五、结节病
六、风湿性疾病
七、脾胃系统疾病
八、血证
九、癌症
十、杂病验案

虫类药临床应用经验
一、虫类药应用的发展历程
二、虫类药的应用部位
三、虫类药的功效特点
四、常用虫类药物解析
五、疑难病虫类方药

临床常用经验药对
一、外感病证药对
二、心脑病证药对
三、肺系病证药对
四、胃肠病证药对
五、肝系病证药对
六、肾系病证药对
七、痹证药对
八、痛证药对
九、血证药对
十、痰结病证药对
十一、虚证药对
十二、口咽病证药对
十三、妇科病证药对
十四、皮肤病证药对
十五、其他病证药对

临床常用经验方
一、外感、肺系病证
二、心脑病证
三、肝胆系病证
四、肾系病证
五、胃肠系病证
六、痹证
七、抗癌经验方
展开全部

节选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经验集》:朱良春先生在学术上有颇多建树,他在斟酌古今、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1976年他在一次给学生的信中谈到章次公先生时指出,章先生治学“能发挥自由思想,所谓独立思考者也”。这也是先生自身治学的真实写照。如果刻板僵化,死抱教条,人云亦云,就谈不上学术的创新与进步。没有学术的进步,就谈不上中医学的繁荣。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中医治疗注重辨证,从总体把握人体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状态,把人体的阴阳失调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因而历久弥新,是制病的利器。但对微观“病”的认识,有时不免笼统。如病毒性心肌炎颇类热病之劳倦证,肠癌早期有似慢性痢疾,如不结合辨病,进一步诊察,就会出现误诊,也妨碍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早在1962年,朱良春先生就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主张,并就此撰写专文,发表于《中医杂志》,表现了一位临床医家的客观眼光。关于怎样处理好辨证与辨病之间的关系,他精辟地指出,“辨证是绝对的,辨病是相对的”。对西医已经明确诊断的病,同样要认真辨证,如果仅辨病不辨证,就会走上“对号入座”的狭路,把活泼的辨证变成僵死的教条,势必毁掉中医学。如先生曾治一位纺织女工,其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至肺部),前医曾误诊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迭治乏效。根据月经闭止,每月咯血五六日,颧红掌热,口干咽燥,腰酸腿软等见症来分析,断其病本在肝肾,累及冲任,缘水不涵木,气火冲激,冲气上干,损伤肺络使然。他及时采用滋肾养肝,清肺凉血,调理冲任之剂,连进十剂,月经即循常道而行。可见肯定或否定“病”和“证”的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探索临床证治的规律,才能相得益彰。先生的临证功夫,素为吾侪所服膺。他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临床表现,审明主症,找到疾病的症结,立法用药,切中肯綮。他治一尿血病人,病人长期服用滋肾、泻火、凉血止血之剂无效,先生从其尿血色淡、腰酸、脉尺弱等见症着手,断其为肾阳衰惫,予熟地、仙灵脾、补骨脂等,寥寥几味,数剂后尿血即获控制。血证用凉,为治疗之常法,然久服寒凉,阳气虚衰,为病之变,通常达变,补偏救弊,谨察阴阳而调之,是谓良工。先生对急性热病的治疗,提出“先发制病”的论点,这一提法,与已故中医学家姜春华教授治疗热病“截断、扭转”的主张,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先发制病”是从各种热病独特的个性出发,见微知著,发于机先,采用汗、下、清诸法,从而控制病情发展,达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的目的。如他运用“通利疗法”治疗热病重症即是其例。……

作者简介

  方邦江,医学博士(博士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急诊医学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入室弟子和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危急重症临床与研究工作30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急诊专科协作组组长,卫生部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中医(急诊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急诊医学学科带头人。周爽,医学博士(博士后),第二军医大学针灸教研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针灸科主任,研究生导师,留美访问学者,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入室弟子和学术继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获得者,从事针灸、针药结合治疗疑难病证临床与研究工作20余年,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