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基础理论(第4版)/陈刚/高职中医基础课(配增值)
1星价
¥33.2
(8.5折)
2星价¥33.2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2621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117262170 ; 978-7-117-26217-0
内容简介
本教材系第四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国家和卫生计生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是在上版教材基础进行全面修订,以期反映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成果,职业教育特色,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教材立足于农村基层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较上版增编了二维码数字内容,调整了基础理论,以适应全国中医药专科教育的需要。是靠前套高职高专融合教材。
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四、中医学的学术特色
五、中医学的科学思维
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七、中医药文化
八、《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章 哲学基础
**节 精气学说
一、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和特征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及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藏象
**节 五脏
-、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二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女子胞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贮藏与施泄
四、精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 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运动与气化
四、气的生理功能
五、气的分类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精的关系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四、血与精的关系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六、精与津液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学说
**节 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命名
二、走向与交接规律
三、分布规律
四、表里相合
五、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及生理特点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二、运输渗灌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平衡作用
第五节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阐释疾病病理变化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第五章 体质
**节 体质的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
三、体质的基本特点
四、体质的评价标志
第二节 体质的影响因素
一、先天禀赋
二、年龄
三、性别
四、情志
五、饮食
六、劳逸
七、环境
八、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平和质(A型)
二、气虚质(B型)
三、阳虚质(C型)
四、阴虚质(D型)
五、痰湿质(E型)
六、湿热质(F型)
七、血瘀质(G型)
八、气郁质(H型)
九、特禀质(I型)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体质与病因
二、体质与发病
三、体质与病机
四、体质与辨证
五、体质与治护
六、体质与养生
第六章 病因
**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二、疠气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二、饮食失宜
三、劳逸失度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二、虫兽伤
三、寄生虫
四、药邪
五、医过
六、先天因素
第七章 病机
**节 发病
一、发病机理
二、发病类型
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失常
四、津液失常
五、内生“五邪”
第三节 疾病演变
一、病位传变
二、病性转化
三、疾病转归
第八章 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
**节 养生原则
一、养生的意义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预防原则
一、预防的意义
二、预防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治疗原则
一、治则的概念
二、基本治则
第四节 康复原则
一、康复的意义
二、康复的基本原则
附录一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四、中医学的学术特色
五、中医学的科学思维
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七、中医药文化
八、《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章 哲学基础
**节 精气学说
一、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和特征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及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藏象
**节 五脏
-、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二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女子胞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贮藏与施泄
四、精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 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运动与气化
四、气的生理功能
五、气的分类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精的关系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四、血与精的关系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六、精与津液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学说
**节 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命名
二、走向与交接规律
三、分布规律
四、表里相合
五、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及生理特点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二、运输渗灌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平衡作用
第五节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阐释疾病病理变化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第五章 体质
**节 体质的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
三、体质的基本特点
四、体质的评价标志
第二节 体质的影响因素
一、先天禀赋
二、年龄
三、性别
四、情志
五、饮食
六、劳逸
七、环境
八、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平和质(A型)
二、气虚质(B型)
三、阳虚质(C型)
四、阴虚质(D型)
五、痰湿质(E型)
六、湿热质(F型)
七、血瘀质(G型)
八、气郁质(H型)
九、特禀质(I型)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体质与病因
二、体质与发病
三、体质与病机
四、体质与辨证
五、体质与治护
六、体质与养生
第六章 病因
**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二、疠气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二、饮食失宜
三、劳逸失度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二、虫兽伤
三、寄生虫
四、药邪
五、医过
六、先天因素
第七章 病机
**节 发病
一、发病机理
二、发病类型
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失常
四、津液失常
五、内生“五邪”
第三节 疾病演变
一、病位传变
二、病性转化
三、疾病转归
第八章 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
**节 养生原则
一、养生的意义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预防原则
一、预防的意义
二、预防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治疗原则
一、治则的概念
二、基本治则
第四节 康复原则
一、康复的意义
二、康复的基本原则
附录一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财务大数据分析——基于PYTHON(第二版)
¥39.2¥49.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第二版
¥57.8¥68.0 -
大学物理实验
¥57.3¥69.0 -
高频电子线路
¥31.2¥39.0 -
中医基础理论
¥50.7¥59.0 -
普通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十三五”规划教材工程电磁场基础及应用(第2版)/刘淑琴
¥33.4¥39.8 -
针灸学
¥36.0¥48.0 -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三版
¥39.2¥56.0 -
关系视角的社会工作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
¥73.5¥98.0 -
伽罗瓦理论
¥32.4¥39.0 -
基础数学讲义:走向真正的数学
¥74.9¥99.8 -
电梯电气控制技术
¥40.3¥49.8 -
高级财务会计
¥39.8¥49.8 -
儿童针灸推拿教程(创新教材)
¥78.2¥92.0 -
成本会计学(第10版·立体化数字教材版)
¥44.2¥52.0 -
网络空间安全导论
¥57.2¥69.8 -
高等数学(下册)精选750题
¥48.9¥69.8 -
闯进数学世界――探秘历史名题
¥19.7¥32.8 -
中望3D标准教程
¥44.6¥55.0 -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与案例实战(慕课版)
¥57.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