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读徐霞客游记系列山川河流会说话(少年读徐霞客游记系列2)

包邮少年读徐霞客游记系列山川河流会说话(少年读徐霞客游记系列2)

¥13.9 (3.9折) ?
1星价 ¥13.9
2星价¥13.9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52899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0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55289920 ; 978-7-5552-8992-0

本书特色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徐霞客的一生,与祖国的青山绿水紧密相连,他的山水情怀、远游梦想在笔下一幅幅动人的溪山画卷中得到充分展现和释放。  “少年读徐霞客游记”系列图书是由当代著名地质学家、科普作家刘兴诗结合徐霞客的人生传奇和地理学名著《徐霞客游记》改编和创作而成的,包括《出发,徐霞客!》《山川河流会说话》《日记里的大自然》。

内容简介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本书结合我国历目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的经历,反映了一个中国人的伟大志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孩子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这是一部成长励志之书。本册属于“少年读徐霞客游记”系列(全3册),其他两册分别是:《出发,徐霞客!》《日记里的大自然》

目录

信江山水画廊
红彤彤的丹霞地貌
寻找神秘的龟岩
“乌龟”化成的山
探秘“老虎山”
专吃和尚的老虎
“九十九井”的秘密
没有水的蛏井
勇探麻叶洞
村里来了个“大法师”
冒雨游衡山
火神居住的地方
稀泥浆里看衡州
“三江口”与“六尺鼓”
湘江惊遇强盗
刀光、火光,身上光光
钴潭一游
被玷污的美景
揭秘“三分石”
“三分石”代表三分天下吗?
七星岩里走一遭
山洞里的“大鱼”
拜访象鼻山、水月洞
会吸水的“大象”
攀登七重天
把树“种”在悬崖上
柳州有胜景
好官、坏官,百姓在看
真仙岩遇险
遇到一条守洞的蛇王
坐着竹排进水洞
坐在木盆里做考察
钻进一个地窟窿
一进一出“耗子洞”
“文和尚”静闻
和*好的朋友说再见
犀牛洞探险记
地理小发现:竖井、盘洼
土山、石山好景观
山分两种,都在一县
三里城印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展开全部

节选

  《山川河流会说话/少年读徐霞客游记》:  明崇祯九年(1636)十月十七日(本书中凡大写日期均为农历,徐霞客的详细旅行日期均取自《徐霞客游记》中的记载,以下不再注明),徐霞客从安徽来到江西。  长江从湖北流来,在江西开始转弯。因为江西在长江右岸(古代称西为“右”),所以古时候包括江西在内的长江下游以西被称为“江右”。  与“江右”相对应的一个地名叫“江左”。它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又称“江东”。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打了败仗,退到乌江边上。别人劝他退回老家,重整旗鼓,再来和刘邦争夺天下。他叹了一口气说:“我实在无颜去见江东父老!”随即拔剑自杀了。  北宋末年的文学家李清照,写了一首诗《夏日绝甸》来赞美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中的“江东”,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古人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  认清“江左”与“江右”这两个地理概念,对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从这一篇开始,我们翻开了《徐霞客游记》中的《江右游日记》*,也就是徐霞客考察江西地区的日记。  徐霞客从安徽的西南角,跨进江西地区的东北角。  这里两边都是山,中间隔着一道水廊。  往南看是横卧在江西和福建之问的_莽莽苍苍的武夷山脉。  往北看是分隔江西、浙江和安徽的怀玉山脉。  中间这道水廊是什么?  信江呀!  徐霞客*先到达江西的什么地方?  广信府呀!  广信府在唐朝叫“信州”,治所在今天的江西省上饶市。  广信府古城坐落在信江边上,周围有的是好山好水。爱山爱水的徐霞客来到这儿,当然少不了精彩的故事。  徐霞客的《江右游日记》,记录了他忙忙碌碌的旅行生活,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十月十七日这一天,鸡一叫徐霞客就起床吃饭了;鸡叫第二遍他就已经出发了;他走了几里路,太阳才刚刚升起。  徐霞客一路走下去,抬头看见北边有一座山。  那就是有名的三清山,它的背后还藏着更有名气的灵山。  爱山的徐霞客早就听说过灵山的大名了,本来想去看一看,可是身上的脓疮(nong chuang)突然发作,走路都很困难,怎么能爬山呢?  唉!徐霞客没有办法,只好放弃了看山的计划,在信江边上找到一只船,到下游的贵溪县去了。  既然不能亲自上山,那就坐在船上看山吧!  船儿离开广信府,往前航行了三十余里,又一座奇特的山吸引了徐霞客的目光。  这座山与众不同——  山顶不是尖尖的,而是圆圆的,好像一个大馒头。  山体的颜色不是青色或者绿色的,而是红色的,好像被人涂了一层红漆。  咦,这可真奇怪!徐霞客想好好看一看,可下水船像支离弦的箭,一晃就驶过去了。他没有看清楚,真是太可惜了!  徐霞客问船老大:“刚才那座山叫什么名字?”  船老大说:“那是有名的仙来山啊!”  哦,原来是仙来山呀!徐霞客心想:这山天天站在江边,引得仙人前来,怪不得有这么奇特的风景呢。  徐霞客感叹道:“信江呀信江,你只管一个劲儿地往前流,是不想让我把你看清楚吗?”  话虽这么说,但徐霞客并不觉得此行有什么遗憾。他在这次匆匆而过的旅程中,捕捉到了不少重要的地理信息。  徐霞客发现,以仙来山为代表的江西中部的大大小小的山,*常见的就是那种馒头状的圆圆的山丘。  别说山上的石头是红色的,估计弯腰抓一把泥土也是红色的。  船接着往前走,两岸一座座山好像一幅幅画,一个接一个跃到徐霞客的眼前。  徐霞客注意到这些山形态不一,有的像一口倒扣的大钟,有的像趴在水里的牛。  他观察得很仔细,连一些非常细微的地方也注意到了。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至纤土寸茎,亦不能受。”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儿山坡上的石头非常平滑,就连细小的泥土、短短的小草也没法留存。  再仔细一看,徐霞客发现一些山石断开的地方,露出了像枫叶一样的红色,这也和他从前见过的山大不相同。  船儿继续往前航行,徐霞客又看见了高高的鹅峰,以及别的一些山岭,增添了许多见闻。  ……

作者简介

  刘兴诗,1931年5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德阳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学研究员,知名科普作家。1945年发表一篇作品,1952年开始科普创作,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鼻祖”。  迄今出版作品380余部,获奖190余次。其中,美术片《我的朋友小海豚》获意大利第十二届吉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荣誉奖,童话《偷梦的妖精》获海峡两岸首届中华儿童文学创作奖,《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刘兴诗爷爷讲地球》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刘瑶,湖南湘潭人,知名插画师,通晓儿童心理学、儿童美术学。主要绘画作品有《四季》(香港三联出版社)、《我们的汉字》(青岛出版社)、《奇孙孙怪婆婆》(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