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挥家瓦尔特自传:马勒时代的德奥音乐圈

指挥家瓦尔特自传:马勒时代的德奥音乐圈

1星价 ¥89.6 (7.0折)
2星价¥89.6 定价¥12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1970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98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62197096 ; 978-7-5621-9709-6

本书特色

《指挥家瓦尔特自传:马勒时代的德奥音乐圈》是晚期浪漫主义重要的指挥家之一——布鲁诺·瓦尔特所写的自传。作为二十世纪德国伟大的指挥家之一,瓦尔特被誉为是“把音符凿刻成音我,那温柔与人性的光辉是失落已久的真心”的神一样的音乐家。瓦尔特是马勒的学生和密友,是马勒的时代和他的艺术生涯的重要见证者,也是指挥艺术史上的里程碑人物,足迹遍布欧美各大剧院和音乐厅,与许多管弦乐团和艺术家(如马勒、富特文格勒、托斯卡尼尼等)有过密切合作。作为瓦尔特的自传,《指挥家瓦尔特自传:马勒时代的德奥音乐圈》从始至终都以“自我审视和自我剖析”为叙述主线,无论是儿童期的求学经历,青年期的剧院生活,与数位音乐大师的交友经历等,一直都用平实的语言,通过很多生活中的细节和内心活动描写,刻画出作者平凡的经历,通过勤奋和自制,逐渐捋清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在自己热爱的音乐专业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晚期浪漫主义很重要的指挥家之一——布鲁诺.瓦尔特所写的自传。全书共分六卷,近四十章。全书回溯了瓦尔特自己的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生动展现了他所处时代的音乐生活、文化氛围和政治背景,例如欧美许多剧场和音乐厅的经营状况;两次世界大战带给欧洲的震动;希特勒时代德奥艺术家的命运。该书文笔优美,事件翔实,可读性很强,是一部的音乐家传记。该书将为靠前西方音乐研究,特别是音乐社会学、音乐史学等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资料,加深当代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认知与体悟。

目录

**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二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三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四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五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六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指挥家瓦尔特自传:马勒时代的德奥音乐圈》:  我是在1876年9月15日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出生的屋子是什么样,我现在记不得了。它坐落在梅恩纳大街,靠近亚历山大广场,属于柏林东北部一个人口稠密的贫民区。两岁时,父母搬到了埃尔萨斯街。我*初的童年回忆,可以追溯到这个平淡无奇但相当整洁、邻里和睦的柏林北部街区。它与附近两条丑陋喧闹的交叉路形成鲜明的反差。这两条路给我的印象是阴暗险恶,从街角望去,它们的悠长让人恐惧,却也有令人着迷的地方。人们需要穿过它们和博尔西克车厂才能到达腓特烈大街。腓特烈大街作为南北干线,通向柏林*繁华的菩提树大街,莱比锡人大街,还有更远的美盟广场。当时埃尔萨斯街的居民属于中产阶级下层,他们简单的日用品,在街边小店就可以买到。那个年代,马车是柏林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由两匹高头大马拉着,在路上奔跑,车轮的隆隆声伴随着砰砰的金属撞击声。有一路有轨电车穿过埃尔萨斯街,我还记得它尖利、急促、激越的叮当响动。送牛奶的手推车铃声低沉、缓慢、温和,小贩们推着鲜菜和马铃薯穿过街道,粗声大气地叫卖着,破烂商们有节奏地喊着:“破布,烂骨头,废纸,旧鞋!”它们依然萦绕在我耳畔,构成了柏林街头不和谐交响曲的主旋律。  我家位于公寓楼的二层,包括阳面的客厅和阴面的餐厅、父母的卧室、还有育儿室。厨房由一位什么活都要干的女佣掌管。不管换了多少人,我们都用一个极具柏林特色的名字“明娜”来称呼她。女佣的存在以及房间的数量,似乎能够表明这是个相当殷实的家。然而,勤俭朴素依然是家中风尚。尽管当时(以及日后)我不曾所求无着或陷入贫困,但我还是能非常清晰地记起自家的简朴生活。  犹太人的小康之家,都讲究平和、友善、有礼。我不记得爸爸妈妈之间曾经吵过架,也想不起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出现过任何粗鲁难听的字眼。我爸爸当时在一家大型丝绸工厂当会计,他积极向上工作了50年,薪水和职位一直在不断提升。他是个内敛但又极靠谱极认真的人。除了工作时间,爸爸只与家人在一起。他早先住在马哥德堡区,此地的方言间或会出现在他很标准的德语中。爸爸是苦孩子出身,在艰苦朴素的环境中成长,身上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求。他喜欢阅读抒情文学作品、德国古典名著以及莎士比亚著作。每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去腓特烈·威尔海姆剧院[Friedrich Wilhelmstadtische Theater]看场话剧,或者去听歌剧,这在当时算是高雅之举。就连尚小的我,也能有幸参与此类让人快乐的事情,分享那绕梁三日的乐曲。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爸爸就喜欢把我抱在怀里,嘴里哼着歌剧里的调调。其中有莫扎特咏叹调的开头,是用德语唱的,比如《费加罗的婚礼》里的“你们可知道”[“Voi che sapete”],《唐璜》中的“只要樽中有酒”[“Finch’han dal vino calda la testa”],诸如此类的歌剧片段。据说我特别爱听(《费德里奥》**幕里罗科的咏叹调“幸运女神的眷顾经常被出卖”[“Dame Fortune's favors of are sold”]。爸爸还让我得到了古典诗歌的清洌滋养。他喜欢朗诵诗歌,从那些动人的词语中获得快乐,交谈时也旁征博引,特别喜欢引用席勒的诗句。这种做法通常不讨人喜欢,他却乐此不疲,在引经据典的时候,总是饱含激情。那些儒雅的文辞在我尚未完全理解之前就已经在愉悦我的耳朵。  爸爸妈妈小声交谈时,我会感觉到出现了严重问题或者困难状况,那是爸爸在寻求妈妈的帮助或者建议。我的顽皮偶尔会让家人怒气爆发,然而,这股怒气很快又被我善意的恶作剧转化为笑声。我们家庭生活的主旋律,被家人的和善性格和宁静快活所左右。时至今日,我眼前还能浮现出爸爸妈妈一起坐在沙发上的样子。到了晚上,爸爸从办公室回来,开始享用这一天他的**顿热汤热饭。一小时前吃过了黄油面包加可可的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期待爸爸能留点好吃的给他们。我们的这些愿望很容易实现,因为爸爸经常会把依然半满的盘子推开,好像已经吃够了。挂在屋顶上的煤油灯,在桌上投下光影。如果灯冒烟的话,屋里会有烟灰。墙上褪色的照片里的人俯视着我们,那是裹着头巾的奶奶和拄着拐杖的爷爷。听到孩子们伶俐的饶舌,爸爸妈妈总是很高兴。爸爸是个爱早起的人,在晴朗暖和的星期天早上,他喜欢6点就带着孩子们,到美妙的蒂尔加藤饭店的帷帐里去吃早餐。在树下呼吸早晨的新鲜空气,看着草地上的露水,品尝我们自带的抹着黄油的鲜脆三明治(佐餐之物,是爸爸从饭店里叫来的咖啡),这是多么美妙!  ……

作者简介

  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1876-1962),美籍德裔犹太指挥家、钢琴家,德国指挥传统的重要继承人和发扬者。曾创办莫扎特音乐节,指挥马勒《第九交响曲》和《大地之歌》的首演,对布鲁克纳在20世纪的接受史产生过重要影响。1894年首次作为歌剧指挥在科隆歌剧院登台,此后曾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指挥、慕尼黑歌剧院音乐指导、巴伐利亚州立管弦乐团音乐总监、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音乐总监,活跃于柏林、莱比锡和萨尔茨堡音乐节。二战爆发前,因受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担任过纽约爱乐乐团的艺术指导。瓦尔特是德奥音乐20世纪的重要代言人,是古典音乐高峰时期的一代传奇。作为马勒的高足和伯恩斯坦的恩师,他被公认为莫扎特、瓦格纳、勃拉姆斯、马勒、布鲁克纳等德奥古典音乐的阐释者。    王崇刚(1968-):毕业于兰州大学,同时获得文学和历史学两个学士学位。历任河北日报新闻出版部编辑、文艺副刊部编辑,河北新闻网副总编辑。曾创办古典音乐资讯网站,兼任过国际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Gramophone)中文版编辑主任。长期担任《爱乐》《音乐爱好者》杂志专栏主笔,编著出版过《老唱片》一书(北京现代出版社)。除翻译德国指挥家瓦尔特的自传外,另译有匈牙利钢琴家乔治,齐夫拉的自传《大炮与花丛》(连载于《爱乐》杂志)、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鲁道夫·宾格的自传《歌剧院的5000个夜晚》《连载于《歌剧》杂志)。目前正在翻译柴科夫斯基胞弟——莫杰斯特·柴科夫斯基的《柴科夫斯基生平与书信》一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