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喜欢阅读 (精装)

喜欢阅读 (精装)

1星价 ¥38.9 (8.1折)
2星价¥38.9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87688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100187688 ; 978-7-100-18768-8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文学理论黄子平是20世纪80年代以降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知名批评家,他因读而评,因评而写。但他自称“害怕写作”,为此还写过一本名为《害怕写作》的书;又坦言“喜欢阅读”,从小便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书者,人生、天地、乾坤者也;好读者,读人生,读天地,读乾坤。从带着个体生命体验的海南插队岁月到北京大学的学生生涯,子平先生好读书的“积习”难改,害怕写作的“恐惧”难去,一个喜欢阅读的阅读者的形象跃然纸上。通过作者文字的引领,我们得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和他一起去体会那些有温度的文学作品,观察我们身处的社会空间,探寻我们内心*本真的

内容简介

  黄子平是20世纪80年代以降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知名批评家,他因读而评,因评而写。但他自称“害怕写作”,为此还写过一本名为《害怕写作》的书;又坦言“喜欢阅读”,从小便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书者,人生、天地、乾坤者也;好读者,读人生,读天地,读乾坤。从带着个体生命体验的海南插队岁月到北京大学的学生生涯,子平先生好读书的“积习”难改,害怕写作的“恐惧”难去,一个喜欢阅读的阅读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通过《喜欢阅读》作者文字的带领,我们得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和他一起去体会那些有温度的文学作品,观察我们身处的社会空间,探寻我们内心本真的世界。

目录

辑一 序跋之什
《远去的文学时代》小序
《历史碎片与诗的行程》自序
《文本及其不满》前言
题目选择了我们——《艰难的选择》小引
通往“不成熟”的道路——《谢冕文学评论选》序
那年月,文字真的能感人——《文字还能感人的时代》序
《香港散文典藏》序言五篇
每一道菜肴都应该像一首诗——焦桐《台湾舌头》序
业余读史者的读史笔记——韩少功《历史现场》序
跑吧,兔子!——李庆西《小故事》序
陈冠中《香港三部曲》导读
艾阮《行在地上》跋
左翼文学新论——曹清华《左翼文学史稿(1921-1936)》序
卢冶《倒视镜》序——如何谈论日本、天气、电影和知识分子
姚峥华《书人陆离》序
演义:历史迷宫的逃逸路线——李庆西《三国如何演义》序
彭小莲《纸上的纪录片》序——支离破碎的年代,一个完整的灵魂
《蜗牛在荆棘上——路翎及其作品研究》序
逐浪而逝的叙事——凌岚《离岸流》序
……

辑二 札记之什
辑三 发言之什
辑四 回忆之什

展开全部

节选

  《喜欢阅读》:  金庸的武侠小说,文化的和历史的底蕴博大精深,但其*吸引人处,当为人物性格的栩栩如生,人物关系的复杂多变,恩怨情仇的紧凑情节,比武过招场景的咄咄如画,简言之,就是“拿起放不下”。这种“废寝忘食”的阅读经验,带给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同经历就是,经常“被禁”。首先下禁令的是老师校长,其次是家长,如果成了家还是“废寝忘食”,下禁令的就可能是你家中的那位生活伴侣了。  更大范围的禁令则将阅读带人沉重的历史语境,如两岸意识形态冷战的“附带伤害”,或如东南亚国家对华文教育的歧视和限制,使人意识到“阅读自由”,一如“写作自由”,是“金庸阅读史”中*重要的价值争取(《与武侠一同成长》)。武侠小说,正如一般小说,是对现实的不满和抵抗的产物。想象一种与现实不同的侠义江湖,想象人间终究有情有义,不公不义可以得到“诗的正义”的想象解决,这正是阅读体验中根本的“愉悦”所在。  当然也有代代相传的阅读,父亲带年幼的你去医眼疾时随带了一部《倚天屠龙记》,激励你后来以听代读读完了全套金庸有声书(《撼动心灵的完美艺术》)。你从父亲的书柜里找到一本残旧的书,封面有岩石苍松和大鸟,原来那是一本《射雕英雄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读不能止,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借金庸小说令子弟重拾华文阅读与写作的例子也很多。意识形态禁令的消解,乃至盗版的风行,也以令人意外的方式巨量扩展了阅读的群体。  在某些理论圈子里,通俗小说是被消费文化玷污的文体类型,然而金庸小说已悄然在学术界的“严肃阅读”中登堂人室。师友告诫你选题不可涉险,但你还是敢为人先,以金庸研究作博士论文,因为此时已经有严家炎教授在北大开“金庸小说研究”选修课,陈平原老师著书《千古文人侠客梦》,对武侠小说作类型学研究。其实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港台的研讨会上,这种“专业阅读”的方式也浮出地表。  金庸的全球华人阅读,“集合”起一个被称为“金迷”的“想象的共同体”。阶级的分野被超越了,从大科学家、院士到小学教师、打工仔,在书本面前无不是平起平坐的“金迷”。性别的差异被忽略了,你以为“男读金庸女读亦舒”是定律?否!来稿中写得*好的往往是“女金迷”(《致黄蓉》《一生看尽金庸书》)。国族语言的隔阂也被打通了,可以参阅这位《鹿鼎记》法文译者的叙说,他计划将金著全部译为法文,并计划直接用法文写武侠小说(《改变一生的相遇》)。阅读总是个体的个性化的行为,每一个人读到的版本不同,流传各异,阅读时的情境千差万别,进入作品世界的路径交叉迷离,对人物的认知也决不一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郭靖、一千个黄蓉。所以说这个“共同体”是想象的,然而“金迷”们的“共同性”又是超乎想象的,你只需到为“金迷”们集合专设的网站或论坛去浏览浏览就好了。——他们对“金庸世界”中每一个细节都如数家珍,其熟悉程度令人吃惊。  ……

作者简介

黄子平(1949-),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大中文研究所硕士。曾任海南岛国营农场农工,后任北大出版社编辑、北大中文系讲师。1985年与陈平原、钱理群一起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小提琴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