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生命伦理学(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生命伦理学(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1星价 ¥62.7 (6.4折)
2星价¥62.7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7951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0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300279510 ; 978-7-300-27951-0

内容简介

生命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新颖交叉学科,50多年来一直发展迅速,现已扩展到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国家。生命伦理学目前不仅在学院之内活动,而且已经深入实践,走向生活。生命伦理学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生命科技以及医疗卫生中的伦理问题,也有助于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如何综合科学技术发展应用实际的进路。
本书1987年出版,是对当代生命科学技术伦理问题的讨论,这些生命科学技术包括辅助生殖、生育控制、遗传和优生、生命维持、器官移植、行为控制等。本书在对生命科学技术以及医疗卫生中的伦理问题,即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对生命科技以及医疗卫生进行管理的建议,其中不少建议已经被采纳在法律、法规、条例之中。今天增订再版此书,并附有作者近年来的多篇学术论文,可帮助读者一窥我国生命伦理学发展的历程。

目录

目录
Ⅰ 难题和挑战
1?生命伦理学的兴起
2?医德、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
2?1医学伦理学的扩展
2?2义务论与价值论
2?3不可通约的论证
3?作为应用规范伦理学的生命伦理学
3?1作为道德哲学研究的伦理学
3?2规范伦理学
3?3元伦理学
3?4伦理学理论
4?科学技术和伦理学
Ⅱ生殖技术
1?“奇妙的新世界”
1?1正在成为现实的幻想
1?2什么是生殖技术?
1?3非自然生殖
2?性别选择
2?1什么是性别选择?
2?2性别选择方法
2?3性别选择对社会的利弊
3?人工授精
3?1非自然生殖的**步
3?2生儿育女与婚姻的纽带
3?3什么是父亲?
3?4精子的地位
3?5精子应该成为商品吗?
目录生命伦理学3?6非婚妇女的人工授精
3?7人工授精与优生
4?体外受精
4?1从love?making到 baby?making
4?2制造婴儿的技术
4?3“医学分外之事”
4?4父母的身份
4?5胚胎是人吗?
4?6公正分配
4?7社会控制
5?代理母亲
5?1什么是代理母亲?
5?2“白鹳”的功能
5?3可能的代价
5?4代理母亲合乎道德吗?
6?无性生殖
6?1什么是无性生殖?
6?2核转移技术
6?3关于无性生殖的争论
Ⅲ生育控制
1?避孕
1?1避孕的历史
1?2避孕是不道德的吗?
1?3争取避孕的合法
1?4避孕的问题
2?人工流产
2?1流产和人工流产
2?2胎儿的发育
2?3人工流产问题上的各派观点
2?4胎儿是人吗?
2?5胎儿不是人吗?
2?6什么是人?
2?7胎儿的生的权利
2?8人工流产问题上的价值冲突
2?9人工流产的控制
3?绝育
3?1剥夺生育的能力
3?2关于绝育的争论
4?胎儿研究
4?1胎儿研究的必要
4?2胎儿研究的争论
4?3胎儿研究的管制
Ⅳ遗传和优生
1?产前诊断
1?1产前诊断技术
1?2产前诊断的适应症和风险
1?3选择性流产
2?遗传咨询
2?1遗传咨询的概念
2?2自由和操纵
3?遗传普查
3?1遗传普查的概念
3?2代价和受益
3?3权利和义务
3?4应对工人进行易感性普查吗?
4?基因疗法
4?1体细胞基因治疗
4?2生殖系基因治疗
4?3增强基因工程和优生基因工程
5?重组DNA
5?1拼接生命
5?2停止研究的原则
6?优生
6?1概念和历史
6?2优生的伦理学
Ⅴ有缺陷新生儿
1?有缺陷新生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1?1有缺陷新生儿
1?2低出生体重儿
2?难题和困境――若干案例
2?1Baby Houle
2?2Baby Girl Vataj
2?3Baby Doe
2?4Baby Jane Doe
2?5心脏先天畸形
2?6小头症
2?7染色体异常
3?应该或必须治疗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儿吗?
4?新生儿是人吗?
4?1“婴儿是人,有绝对的生的权利”
4?2“婴儿是人,但并无绝对的生的权利”
4?3“婴儿不是人,杀婴是容许的”
4?4“婴儿并无生的权利,但有高度价值”
4?5“后果合意就可结束婴儿的生命”
5?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质量
5?1生命的价值
5?2生命的质量
6?有缺陷新生儿的安乐死
7?杀婴
7?1杀婴与文化
7?2对杀婴的道德态度
8?由谁作出决定?
Ⅵ死亡和安乐死
1?从若干案例谈起
1?1Karen Ann Quinlan
1?2Joseph Saikewicz
1?3Clarence Herbert
1?4Claive Convoy
1?5Mary Hier
2?死亡的定义和标准
2?1死亡的心脏呼吸概念
2?2死亡的脑死定义
2?3“范式”的转换
2?4死亡的宣布
3?安乐死能否在伦理学上得到辩护?
3?1安乐死的概念和历史
3?2安乐死的伦理学根据
3?3主动与被动
3?4通常与非常
3?5有意与无意
3?6自愿与非自愿
4?头脑与心灵的争斗
5?安乐死的政策和立法
5?1由谁决定?
5?2“预嘱”
5?3立法
6?拒绝治疗
Ⅶ器官移植
1?历史和现状
2?移植器官的来源
2?1供不应求
2?2活体器官和尸体器官
2?3自愿捐献
2?4商业化
2?5推定同意
3?病人的选择
4?分配的公正
5?异种器官移植
5?1Baby Fae
5?2异种器官移植的效益
5?3知情同意和严格审查
5?4研究准则
5?5资源分配和动物权利
6?人工心脏
6?1心脏代用品
6?2暂时性人工心脏
6?3永久性人工心脏
Ⅷ行为控制
1?行为控制技术
2?脑的电刺激
3?精神外科
3?1什么是精神外科?
3?2精神外科的治疗价值
3?3精神外科的社会使用
4?行为的药物控制
4?1控制行为的药物
4?2使用控制行为药物的问题
5?行为和遗传
5?1人类行为的遗传学基础
5?2决定与责任
6?精神病人的行为控制
7?控制与自主
Ⅸ政策和伦理学
1?卫生政策、伦理学和人类价值
1?1伦理学是卫生政策与人类价值之间的桥梁
1?2价值在决策中的作用
1?3舆论的建立
2?健康权利
2?1卫生保健概念
2?2社会公正
3?政府、集体和个人的责任
3?1政府的责任
3?2个人的责任
4?卫生保健资源的宏观分配
5?卫生保健资源的微观分配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改变世界的哲学:实践伦理学
附录二生命伦理学的使命
附录三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
附录四可遗传基因组编辑引起的伦理和治理挑战
附录五对优生学和优生实践的批判性分析
附录六人类头颅移植不可克服障碍:科学的、伦理学的
和法律的层面
附录七杂合体和嵌合体研究:应该允许还是应该禁止?
――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问题
附录八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
附录九医疗卫生改革和卫生政策在认识和伦理学上的失误
附录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公平问题
展开全部

节选

增订版序1978年我从北京协和医学院调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后,我需要确定我今后的研究方向。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整版文章,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研究当代的科学技术和人。这使我深受启发。所以我选择了科学哲学和生命伦理学作为我今后的研究方向,这两门学科既与科技有关,又与人有关。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人民出版社拟出版一部书介绍国际上的新学科,这是我们经历“文化大革命”与世隔绝多年后哲学界和科学界的需要,也是社会和大众的需要。他们知道我在从事生命伦理学的研究,邀请我写一部这方面的书,我就建议书名为《生命伦理学》。1986年我已写出初稿,后来我应邀在教育部组织的生命伦理学讲习班上做了五天的讲演,就是依据这一初稿。《生命伦理学》一书则在1987年5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次印刷4万册销售一空。香港中华书局于1988年1月以《生死之间——道德难题与生命伦理》为题出版繁体版。同年9月台湾中华书局以同名出版繁体版。2010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生命伦理学》再版出版。我在“再版序”中指出,1987年初版除一些明显错误或文字不妥之处外基本不做修改,因为它毕竟是在我国、亚洲和发展中国家**本系统论述生命伦理学方方面面的著作,具有历史的意义。但为了让读者了解生命伦理学的*新进展,再版时收录了一些对新问题探讨不足或没有探讨的文章。此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这本《生命伦理学》(增订版),也持这一方针,但收录的文章除两篇外,皆做了更换,以便跟上新颖生物科技的发展。生命伦理学在我国已经发展30余年,*近我有多篇文章和多次讲演探讨了生命伦理学的性质,值得在这里指出的首先就是,生命伦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其基本的知识和应用的技能,并不是仅仅学过一般伦理学或生命科学的人就能在解决其伦理问题上信口雌黄,乱加评论。其次,生命伦理学实现了马克思墓志铭上表达的医嘱,希望哲学家不仅是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后,根据在我国的经验,我将生命伦理学表述为帮助拥有专业权力的医生、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人员,以及拥有公权力的监管机构做出合适的决策的一门实践伦理学。所谓“合适”也就是合乎伦理,其核心是我们对病人、研究参与者和目标人群所做的干预必须具有一个有利的风险受益比,以及在干预过程中尊重他们作为一个人的自主性、人的尊严和权利,以及作为人的内在价值,同时也要关心动物的福利和环境的保护。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数千年来医学从以医生、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人员为中心向以病人、研究参与者和目标人群为中心转移的范式转换。这种转换同时保持医生、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人员的专业责任不变。然而,由于生命伦理学目前已经有了更为宽广和更有深度的发展,我这本书作为一本生命伦理学的入门书来对待应较为合适。邱仁宗北京草桥欣园2019年11月23日

作者简介

邱仁宗,江苏苏州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社科系/生命伦理学中心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生命伦理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美国乔治敦大学肯尼迪伦理学研究所终身成员;美国海斯汀中心研究员;国际哲学学院院士;2002年世界技术网络伦理学奖获奖人,2009年教科文组织阿维森纳科学伦理学奖获奖人,2011年美国亨利??诺尔斯??比彻生命伦理学奖获奖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