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英国文化发展与国家崛起

英国文化发展与国家崛起

1星价 ¥114.2 (6.8折)
2星价¥114.2 定价¥1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665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83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20366533 ; 978-7-5203-6653-3

本书特色

中世纪晚期,欧洲先后兴起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等三大运动犹如黎明前夜空中缓缓升起的启明星,宣告了中世纪静谧而漫长的夜晚即将迎来近代的曙光。文艺复兴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下“旧瓶装新酒”,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文艺复兴的重要贡献在于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使朴素的人本主义发展到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极力肯定人类自身的价值、崇尚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和创造精神、鼓励个人冒险进取、大胆追求财富与个人幸福,强调以人类自身的力量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动摇了中世纪意识形态领域里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以人本主义世界观取代了神本主义世界观,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进而唤醒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上帝、人与信仰、人与自然、人与现世的哲学关系,由此引发了旨在撼动以上帝为□高主宰和目的、以罗马天主教皇为人间□高宗教领袖、以各级天主教会为信仰机构、以经院哲学和神学家的经典著作为信仰源泉的天主教信仰体系的宗教改革。看似彼此独立的三大运动却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相辅相成且相互推进,从意识形态到社会生活全面颠覆着传统的文化体系,而且同当时西欧正在上升的民族主义相结合。文艺复兴不仅唤醒了被宗教神学压抑的人,也唤醒了被天主教会压制的民族意识;宗教改革则成为西欧日益觉醒的民族国家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统治而追求独立自主发展之路的必由之路。地理大发现则是新文化精神和人文主义新宗教观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肯定并巩固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成果,而且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也从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动摇了封建的统治秩序,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论述各亚文化层次与国家崛起的内在关系,探究文化引领国家发展的基本规律。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变革对于政治制度的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宗教文化的发展变革培育了民族精神,也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文艺复兴是近代文化创新的起点;英国在海外探险、对外贸易、殖民扩张等方面的成就促进了英国社会的转型发展;理性主义折射出照耀科学发展大道的璀璨光茫,使近代科技革命的中心逐步转移到了英国,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发展。文化发展在引领国家崛起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录

**章 英国民主及宪政思想与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
**节 中世纪英国政治文化的发展
一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制是英国民主及宪政思想的源头
二 自由民主及宪政思想的里程碑——《大宪章》
第二节 英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一 议会成为政治制度变革的主阵地
二 英国社会转型及政治道路的选择
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
四 《权利法案》及其影响

第二章 英国宗教文化的变革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培育
**节 宗教变革思想的萌芽
一 宗教改革思想的萌芽
二 威克利夫的宗教改革
三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第二节 宗教斗争与宗教文化的多元化
一 爱德华六世在位时期的宗教变革
二 玛丽女王的宗教复辟
三 伊丽莎白女王时期的宗教变迁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化思想
**节 英国文艺复兴运动
一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二 英国戏剧的起源
三 英国戏剧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节 人文主义在英国的兴起和发展
一 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二 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形成及发展
三 人文主义的现实力量

第四章 重商主义文化与经济的发展
**节 英国重商主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一 中世纪以来英国商业的发展
二 贸易的发展与贸易机构的建立
三 英国早期的海上活动
第二节 商业争霸战争
一 英国与西班牙的战争
二 英国与荷兰的战争
三 英国商业霸权的确立及对外贸易的扩大
……

第五章 英国多元开放文化与殖民帝国的建立
第六章 英国理性主义与科技的发展
第七章 英国工业文化与工业革命
第八章 英国贵族文化与社会风尚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英国文化发展与国家崛起》:  二 威克利夫的宗教改革  1371年,高级教士威克姆被免去了大法官职位,英国思想界终于发出了宗教改革的呼声。随即议会就教会税收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甚至提出了没收教会财产的动议。爱德华三世为加强王权,乐意支持。  在英国乃至欧洲历史上,约翰·威克利夫(John Wycliffe 1328-1384)被视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出生于约克郡较为富有的乡绅家庭,年轻时在牛津大学潜心研究神学,先后在牛津大学学习或任职长达20多年,曾经担任过巴里奥尔学院的院长,也长期担任教职。1371年,威克利夫出席英国议会,就政府是否有权向教会征税问题听取了教士的发言,1372年他获得神学博士学位,1374年担任拉特沃思(Lutterworth)教区长并兼任国王侍从神甫,因支持爱德华三世抵制教皇,受爱德华三世派遣,赴布鲁日参加高级教士会议,就英格兰缴纳教廷赋税以及圣职任免等重大问题与教皇代表进行了长达两个月时间的谈判,但未达成任何一致意见。此次经历使他目睹了教会的虚伪和贪婪,促使他对教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也使他萌发了宗教改革思想。  威克利夫是一位果敢的神学思想家,这次出使回国后他即开始批判教皇,宣传他的宗教改革思想,反对教会特权,特别是教会聚敛财富。他历时多年,撰写了《论神权》4卷、《论民权》《三人对话录》《论圣经的真理》等专著以及《论教会》《论国王的职责》《论教皇的权力》等许多有关神学、逻辑学、政治学的论文。他的著作多用拉丁文写成,语句晦涩,内容激进,屡遭教皇、坎特伯雷大主教、伦敦主教等守旧教会力量的强烈反对,但是他的改革思想却得到了国王、世俗贵族和下层民众的支持,虽经多次宗教审判和宗教迫害,但都能逃脱劫难,安然无恙,直到1384年因病去世。  威克利夫在著作中宣传“神恩统治论”,论述上帝无所不能,具有至上权威,否定了中世纪以来罗马天主教皇所强加的居于上帝和人们之间的各级教会存在的合理性,认为*高的权力在天堂,而不是在罗马,至上的权威是基督,而不是教皇,人们所行使的所有权力都直接来自上帝,上帝才是万众的主宰,只有承蒙上帝恩宠的人才能拥有各项权力。人们可直接向上帝表示忠顺,人们对上帝的关系是直接的,恰如每个英国子民对国王效忠,而无须通过任何中介或组织。假如教会非要介入,则应予以拒绝。所有权力的基础都是上帝的恩宠,如某人犯有不可饶恕的重罪,其权力就难以恰当地行使。只有正义者才有资格获得真正的权力,哪怕正义者的这种权力一时得不到承认。  威克利夫反对教会占有过多的财产,也反对教士阶层因拥有大量的财富而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在个人的宗教生活中,所有的理想就是贫穷,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修道士、修女、教士、化缘修士等人不允许拥有任何财物,村镇的公共机构会提供给他们所需的一切。这种自愿的贫穷被认为是救赎贪婪罪恶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地抵制来自现实世界的诱惑。贫穷实质上把一个人从现实世界上解放出来,因为僧侣一无所有,甚至没有自己的习惯,他就彻底获得了自由,脱离现实的烦恼,正如理查德·惠特福德指出的那样,他就会获得内心的平静。”①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威克利夫无畏地提出:财产是罪恶的结果,基督和使徒们都没有财产,所以各阶层僧侣都应当没有财产,所有教士都应当像基督一样安贫乐道,消除世俗之欲求,心向天国,专注福音。天主教会既然有罪就应该主动放弃财产,使社会民众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那么,怎样剥夺教会的权力呢?答案是由国家特别是由国王执行。威克利夫反对教皇从英国征收巨额的贡赋,主张建立英国教会,而且英国教会必须服从英国国王,教权必须服从世俗政权,英国教会的大主教必须由英国人担任,英国的财富不能流向罗马或者国外。  威克利夫的宗教改革思想主要针对腐朽的天主教会,反对教皇在英国征收的名目繁多的各种赋税,也反对教皇不断扩大在英国的教职任命权而不断勒索财富,担心财富的外流会削弱自己国家的力量,同时也会增强敌对国或其他国家的力量。这自然符合以国王为代表的世俗王权的利益,也为下层劳动人民所欢迎,促进了英国民众国家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

作者简介

  石强,男,汉族,甘肃省宁县人,历史学博士,世界史专业,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教授、院长。2007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0年在四川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4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史和国际关系史,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英国圈地运动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