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625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3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20362559 ; 978-7-5203-6255-9
本书特色
作者认为,王安石的学术思想属于综合学派,它出现在儒、佛、道三教鼎立向宋明道学独尊的学术思想由分到合的转折过程中,通过对诸子、三教思想的兼收并蓄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 本书写作中严格遵循学术规范,首先系统总结前人的工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在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内容简介
《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以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为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着眼于学术传承与思想演进、学派斗争与问题论述之间的相互依存状态,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王安石关于各派学术思想的评价、注疏、论述,揭示其本人的观点及其在该学派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并考察其学术思想的主导精神和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全书分为三章,分别探讨王安石的经学、儒学以及子学、佛学、道教思想。
目录
导言 二十世纪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回顾
一 梁启超与20世纪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的兴起
二 民国时期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三 十七年与“文革”时期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五 台湾、海外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六 余论:本书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
**章 王安石的经学思想
**节 王安石对经书、经学的总体理解
一 经书是圣王之政的记载
二 经学的产生和传承
三 经学解释学
第二节 以《三经新义》为代表的王安石新经学
一 王安石的《礼》学
二 王安石的《诗》学
三 王安石的《书》学
四 王安石的《易》学
五 王安石的《春秋》学
第三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宇宙论
一 宇宙的本体和化生过程
二 宇宙万物的属性与规律性
三 天人关系论
第四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人生哲学
一 人性的本质
二 道德修养与人生智慧
三 人生追求
四 人伦关系
第五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君道思想
一 君主的品德修养
二 君权至尊、君主独裁
三 君权使用方术
第六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君、臣、民关系论
一 君臣关系
二 君民关系
第七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治国之道
一 德政与力政、礼治与刑罚
二 具体领域的政治指导思想
第八节 王安石的经学经世思想
一 对经学与经世关系的探讨
二 以经学统一思想
三 以经学培养人才
四 以经学缘饰新法
附录 宋人对王安石经学的评价
一 对王安石经学总体得失的评价
二 对王安石专经研究的评价
三 对王安石以经学经世的评价
第二章 王安石的儒学思想
**节 王安石对儒者、儒学的总体认识
一 儒者的定义
二 儒学的宗旨
三 王安石关于儒学的著述
第二节 王安石对前代儒学人物的评价及其道统观
一 论孔子对圣王之道的传承及其在儒学统绪中的地位
二 对孟子、苟子两大儒的不同评价
三 对汉代诸儒的评价及对儒者人生困境的思考
四 对唐代以降诸儒的评价及对儒学复兴的论述
五 对儒者使命的自觉体认及对复兴儒学的自我承当
第三节 王安石对儒学性命之理的阐发
一 对传统儒学人性理论的批评
二 人性的本体
三 人性的存在方式
四 天命、人性与命运
第四节 王安石对儒学内圣外王之道的发展与修正
一 致一的内圣外王之道
二 尽性、循礼乐的修养方法
三 圣、王合一的理想人格
四 推己及人、爱有差等的人伦践履模式
第五节 王安石对儒学士人出处进退之道的体认
一 出世与入世
二 仕与隐
三 君臣之际
第六节 王安石对儒学治国之道的创造性发展
一 礼乐刑政的价值
二 尊王贱霸的政治统治方式
三 义、利统一的理财观
四 经世致用的政教文学论
附录 宋人对王安石儒学的评价
一 对王安石儒家人物评价的评价
二 对王安石儒学典籍注解的评价
三 对王安石儒学思想的评价
四 对王安石在儒学道统中地位的评价
……
第三章 王安石的子学、佛学、道教思想
结语
附录 潘佑变法及其对李觏、王安石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节选
《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韩愈在中唐大声疾呼排佛、老,欲复兴儒学道统,但当时应者寥寥,并且韩愈本人晚年也与僧人交往,自破其规矩。韩愈之后,又经晚唐、五代之战乱,佛、道思想又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儒学的纲常伦理则处于沦落地位。宋王朝立国后,统治阶级面临一个重新确立权威意识形态的任务,这个任务的完成以复兴传统儒学为准。北宋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遥接韩愈统绪、以重振儒学为己任的儒家学者,王安石本人即是这一批儒者中的一个佼佼者,直接参与了这场儒学复兴运动,因此,他对于与之同道的前辈、师友的评价就显得更为真切。 宋初儒学复兴是由一大批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合力促成的,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也有功于此,但范、欧阳多只是从外部给予倡导,而从理论建设上讲并没多大贡献。王安石对范仲淹、欧阳修的学问多有批评。他曾与宋神宗议论范仲淹,《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上又论范仲淹欲修学校贡举法:‘乃教人以唐人赋体动静交相养赋为法,假使作得动静交相养赋,不知何用,且法既不善,即不获施行,复何所憾!仲淹无学术,故措置至如此。’安石曰:‘仲淹天资明爽,但多暇日,故出人不远。其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党助,甚坏风俗。’”王安石还批评过欧阳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他的话说:“如欧阳修文章于今诚为卓越,然不知经不识义理,非《周礼》、毁《系辞》,中间学士为其所误,几至大坏。” 宋初对于儒学复兴起到开风气作用的,后人有所谓胡瑗、孙复、石介三先生之说,而尤以胡瑗的影响为大。胡瑗的主要成就在于从事儒学教育,并将教育与社会政治实践结合起来。王安石对于胡瑗是相当推崇的,作有《寄赠胡先生》一诗,其诗序中写道:“孔孟去世远矣,信其圣且贤者,质诸书焉耳。翼之先生与予并世,非若孔孟之远也,闻荐绅先生所称述,又详于书,不待见而后知其人也。叹慕之不足,故作是诗。”在诗中写道:“先生天下豪杰魁,胸臆广博天所开。文章事业望孔孟,不复睥睨蔡与崔。十年留滞东南州,饱足藜藿安蒿莱。独鸣道德惊此民,民之闻者源源来。高冠大带满门下,奋如百蛰乘云雷。恶人沮服善者起,昔时蹻跖今骞回。先生不试乃能尔,诚令得志如何哉!吾愿圣帝营太平,补葺廊庙枝倾颓。披旒发纩广耳目,照彻山谷多遗材。先收先生作梁柱,以此构架桷与榱。群臣面向帝深拱,仰戴堂陛方崔嵬。”王安石把胡瑗与孔、孟相比,认为胡瑗教育英才,接续道统,如能得君行政,必将使太平时代再现于当世。 王安石对于胡瑗等前辈师儒大加赞扬,而对于同辈的师友,则相互切磋、共勉以至于圣人之道。当时与王安石交往而又得其多所称许的儒者可以王回与王令为代表。王回,字深父,小王安石两岁,卒时才四十三岁,与王安石交情莫逆,王安石曾与之反复讨论过一些儒学问题。王安石对于王回的儒学极为推重,而对其英年早逝、学术未能广大则深表遗憾,在《答龚深父书》中,他把王回与扬雄加以比较说:“扬雄亦用心于内,不求于外,不修廉隅以侥名当世。故某以谓深父于为雄,几可以无悔。杨雄者,自孟轲以来,未有及之者。”王安石还亲自撰写了《王深父墓志铭》,他写道:“若轲、雄者,其没皆过千岁,读其书,知其意者甚少。则后世所谓知者,未必真也。夫此两人以老而终,幸能著书,书具在,然尚如此。嗟乎深父!其智虽能知轲,其于为雄,虽几可以无悔,然其志未就,其书未具,而既早死,岂特无遇于今,又将无所传于后。天之生夫人也,而命之如此,盖非余所能知也。”王安石认为王回可以和扬雄相比肩,是能直承孔、孟、扬以来的儒学道统的,但可惜其早死,又未有著述传世。王回与王安石可算是同辈,二人在学术上多有切磋,并且也常有一些不同见解,这可以从王安石的《答王深甫书三》等文中看出。 ……
作者简介
李祥俊,男,1966年生,安徽省合肥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汉代哲学、宋代哲学、现当代中国哲学、中国传统价值观。
-
沉思录
¥32.8¥49.8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6.4¥68.0 -
朱光潜谈美三十六讲
¥26.5¥49.9 -
谈修养
¥6.0¥20.0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23.6¥38.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25.9¥49.8 -
思考的本质:杜威论逻辑思维
¥12.7¥39.8 -
周易相学精粹
¥16.3¥42.9 -
传习录
¥19.3¥55.0 -
圣经的故事
¥15.7¥58.0 -
第一哲学沉思录
¥16.8¥56.0 -
理想国
¥7.2¥26.8 -
西南联大哲学课
¥20.9¥58.0 -
列宁全集4
¥4.4¥9.7 -
中国哲学小史
¥20.9¥49.8 -
中国哲学十讲
¥14.9¥49.8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0.2¥33.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8.7¥46.0 -
小窗幽记
¥5.7¥19.0 -
箭术与禅心(一位西方哲学家的禅悟实录)(精)
¥32.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