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76160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72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47616024 ; 978-7-5476-1602-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三代同堂家庭的年轻父母和老人在当今中国,尤其是城市家庭,大部分的祖辈都会参与第三代的养育。祖辈在为拼搏奋斗的年轻父母分担育儿压力、享受含饴弄孙之乐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隔代养育智慧丛书”面向育孙祖辈,图文并茂、可听可读,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及其分析,为祖辈和年轻父母提供育儿的智慧和打造和谐的三代同堂家庭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为“隔代养育智慧丛书”5种之一,聚焦祖辈要保持五种好心态:积极、进取、乐观、包容、童趣。适合广大家长阅读。
目录
丛书总序
序
**章 育孙个人心理状态
1 育孙压力与枯竭
2 育孙担忧和焦虑
3 育孙郁闷与低落
第二章 育孙人际心理状态
1 育孙中的为难与不适
2 育孙中的谨慎与畏惧
3 育孙中的封闭与孤独
第三章 育孙中的心理调适
1 想法上的自我调适
2 情绪上的自我调适
3 行为上的自我调适
第四章 育孙中的关系处理
1 关系边界要明确
2 主角配角相协调
3 表达沟通促和谐
第五章 育孙时的需要满足
1 关系需要的满足
2 胜任需要的满足
3 自主需要的满足
丛书后记
节选
育孙压力与枯竭 案例 原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期待着孩子的降生,可一次意外让小土豆提前2个月来到这个世上。那2个月,小土豆一直住在妇产医院,直到足月且其他身体指标合格后才被接回家。可能是因为早产,小土豆比普通的孩子更难照料。为了能分担女儿的压力,身为会计的胡阿姨选择提前从岗位上退下来,全身心照顾自己的小外孙。 孩子半岁以前都是由孩子妈妈和胡阿姨共同照料的。虽说是母女搭配,但还是摩擦不断。一方面是因为母女俩本身就孩子的喂养和睡眠有不同的理解,妈妈觉得孩子百天之后可以按顿喂养,而胡阿姨则认为孩子哭了肯定就是饿了,得喂。另一方面是小土豆比普通孩子更爱哭,而且睡觉还日夜颠倒,白天可劲儿睡,晚上精神抖擞。 为了照顾好小土豆,胡阿姨其实下了很多功夫。早在孩子未出生前,胡阿姨就已经关注了挺多育儿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有空陪女儿去医院产检的时候也会认真听讲。小土豆早产住在医院的日子里,胡阿姨也没闲着,恶补了很多关于照顾早产儿的知识。但知识毕竟只是静态的,真正的困难其实还是在现实操作中。再加上自己年轻时也是在妈妈和婆婆的悉心帮助下把女儿养大,说到底育儿经验其实并不丰富。现在轮到自己,照顾孩子的饮食、睡眠等都不怎么顺利。 这日复一日的照料实在是让胡阿姨倍感压力。孩子有时哭闹起来特别厉害。特别是单独照料一直哭闹的小土豆时,胡阿姨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根本没办法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和让孩子停止哭闹。有时晚上睡觉都感觉小土豆在哭。短短几个月,胡阿姨感觉自己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分析 照顾小土豆对胡大姐来说真的是“压力山大”。这种压力体验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教养压力(parental stress)”,指的是父母在履行其父母职责时所感受到的压力。任何一个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体会到教养压力。或者说,至今从来没有哪个父母可以很自信地告诉世人“我从未觉得养孩子会给我带来丝毫压力”;要是有,那也是只管生不管养的父母。教养压力不仅仅影响父母自己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还会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并进一步扩散到整个家庭关系中。举个*常见的例子,互联网上经常看到父母辅导孩子做作业时“鸡飞狗跳”的新闻,其实这就是教养压力的典型表现。这种情况下,那位因辅导孩子而倍感压力的父母可能会责备孩子,甚至会把怨气撒到爱人或其他家人身上。从长远来说,高水平的教养压力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和家庭和谐。 教养压力一般来源于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孩子的气质或行为表现。孩子并不是以“一块白板”的形式来到这个世界的,有些孩子生性活泼,有些则生性敏感。孩子的这些自身属性会影响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孩子分为难养型、易养型和慢热型。对比于易养型和慢热型的孩子,难养型的孩子会有更多的需求,可能更爱哭,也可能自身免疫力不佳特别容易生病等,这样的孩子更容易给父母带来教养压力。其次是父母的人格特质。您可能会发现有些父母对孩子特别亲和、敏感、细致和有耐心;有些父母则动不动爱发脾气,遇到孩子哭闹时就手足无措;而有些则会以各种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家人和孩子,甚至有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等等。另外,父母的身心状态也有关系。例如有些父母本身工作压力大或身体欠佳,那他(她)可能更容易被孩子的行为所激惹,或无力去管教孩子。*后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质量。父母对孩子行为表现的评价往往源于自己的原始预期,然而现实并非总是如人所愿。有些父母觉得与自己的孩子在很多情况下相处得并不愉快,而这种不愉快的体现恰恰会转化为教养孩子的压力感受。 祖父母因参与或作为主要角色照料孙子女的情况非常普遍,他们同样会体会到教养压力。祖父母会觉得这孩子不好带,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或精力照看这个孩子,或者是自己搞不定这个孩子等。不同于父母的教养压力,祖父母的教养压力还来自于孩子父母对祖父母教养行为或能力的要求与评价。例如,有些孩子父母对祖父母的付出挑三拣四,而祖父母则有苦说不出,这也是教养压力的一种表现。研究还发现,子女家庭不完整(单亲、离异、或重组)会使得祖父母在照顾孙子女时需要更多的投入,顾虑也会更多,体会到的教养压力也会更重。 回到胡阿姨的经历。早产的小土豆更倾向于是难养型的孩子,爱哭闹、睡觉不规律等这些都会给胡阿姨,当然还有孩子的父母,带来较高水平的教养压力,就像胡阿姨自己评价的那样,“感觉自己老了好几岁”。单单就睡觉不规律这一项就令胡阿姨很是苦恼。不规律的作息很容易消耗一个人的身心资源,使人更容易产生疲劳感和无力感。胡阿姨的压力感还可能与她自身的特点有关系。会计出身的胡阿姨更习惯理性的思考方式,而照料孩子更多的是感性思考,需要的是情感资源,这使得胡阿姨在育孙过程中更容易情感枯竭和倍感压力。其次,同样是会计的职业习惯让胡阿姨历来严谨,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照料好小土豆,她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去学习各种知识,而现实情况却不如人意,这种落差感也会让胡阿姨更容易体验到挫败感。再者,胡阿姨虽然已为祖母,但她自身的育儿经验实则非常有限,年轻的时候是得到了自己母亲和婆婆的帮助,经验的不足是胡阿姨本身的短板。胡阿姨发现自己搞不定哭闹时的小土豆,这也会让胡阿姨觉得自己越来越无法胜任照料小土豆。 建议 给祖辈的建议 感觉累时,请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休息。放松放松,做一些让自己舒心的事情,如出去走走,和朋友倾诉倾诉。养育孩子通常不是您自己一个人的责任,家里还有其他的大人,抓住机会给自己的精神“放个假”。请注意,放松不是逃避,而是在给自己补充能量以迎接之后的挑战。当然,养育孩子不是做任务。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是时刻在互动的。放松休息能让大人有更好的精力和敏感力来觉察孩子的需求,并及时响应孩子的需求。正确、及时、敏感地理解并响应孩子的需求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发展,如此可循序渐进地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进而教养压力得到缓解。相反,如果带着疲惫的身躯继续照料孩子反而会影响大人对孩子需求的敏感觉察,如此这般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无力时,请给自己积极肯定。孙子女是自己孩子的孩子,帮忙照顾孩子不是责任也不是义务,而是自己的主动付出,是爱的表现。请在脑海中默默为自己的这份主动付出和这份爱点个赞,告诉自己“我很平凡,但也很伟大”。给自己积极肯定背后的逻辑和休息放松类似,但它更强调对自己的认可,以抵抗内心的消极自我。特别是在疲惫之时能帮助自己不被脑海中的消极感受所带走,进而做出一些消极的行为反应。 苦楚时,请大声地表达出来。我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藏在自己心里,特别是在原本就气氛紧张的家庭中,生怕自己的情绪会影响到其他人。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与人相处时,即便是那些隐藏的情绪其实也是会间接地表现出来而被他人所感知,结果反而会让家庭关系更加紧张。反倒是勇敢地表达出来能让自己的情绪得以释放,同时还会让家人觉得更加释然。这种开放的方式有助于家人们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共同渡过难关。当然,这得注意场合和方式。例如,对方如果正处在气头上或者闷闷不乐时,请换个时间。 给孩子父母的建议 请给祖父母足够的关心。关心二字看似简单,做起来实则挺难的。首先,请时刻谨记祖父母帮忙看孩子不是责任也不是义务,他们的付出不管是无偿的还是有偿的,都是需要被真诚地尊重和认同的。绝大多数的祖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因此有时一些可能不令人满意的育儿方式、方法,其背后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其次,将关心践行于日常生活中,如提醒祖父母早点休息,外出购物给他们买些东西,自己多承担一些育儿的工作,等等。再有,多和祖父母交流育儿经验,有趣的、累的、心酸的,等等,多倾听,少评价,多鼓励。值得一提的是,切勿将自己在家庭以外的压力带回家以影响祖父母,当然也包括其他家人。*后,周末或节假日时主动提出让祖父母去做自己的事情,帮助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时空。 有问必答 1.问:我是孩子的外婆。我外孙女今年快3岁了,说话略晚,有些吐字不清。主要是脾气大,稍微不满足她就可劲儿地哭闹,还会躺在地上。孩子爸爸妈妈工作忙,不是加班就是出差。孩子从断奶后就一直由我在带。原本说好的周末节假日就接回自己家,但他俩经常说累了,出差了,不来接孩子。孩子也很期待周末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看到孩子失落的样子,我也挺难受的,只能安慰孩子说爸妈工作忙。跟他们反馈说孩子脾气大,但他们总觉得孩子都这样,大点就会变好的。说实话,我真是累了。但转念一想,他们确实工作忙,房贷、车贷、装修贷都压在他们身上。请问,我该怎么办? 答:这位外婆好。的确,现代年轻父母压力大,祖父母觉得自己能帮点就帮点。从您的发问看得出您是一个特别称职的外婆,给您点个赞。您提到孩子父母周末有时不来接孩子,孩子又期待和父母相处,孩子的失落令您心疼。我们可以想象孩子失落的样子。是否可以考虑更加坚定地和孩子父母说清楚,周末即便没空把孩子接走,那至少能来家里陪陪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其次,您提到孩子的脾气大,而且口齿有些不清,更要紧的是孩子父母似乎有些不以为然。对此,希望您了解孩子脾气大很可能是内心深层的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也可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更多关注,并不会简单地长大就会变好。这是科学研究发现的结果,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建议您坚定地和孩子父母共同商量应对策略。 2.问:我是孩子的外婆,看孩子们在城里打拼辛苦,我主动请缨来帮忙看外孙女。我很自信,觉得自己看孩子没有任何问题,吃喝拉撒睡绝对照顾得好好的。一直以来都挺好。可前段时间,孩子妈妈的单位经营不景气,她被裁掉了,而且说好的裁员补偿也不顺利,之后迟迟未能找着工作,只能待在家里。本想两个人一块照顾孩子更轻松,可事实上,我更累了。她经常对我照顾孩子的方式指手画脚,觉得我做得这不好、那不好。我俩经常拌嘴。我好不容易给孩子培养了一些好习惯,也因为她的搅和而导致孩子的习惯被破坏。请问,我该怎么办? 答:这位外婆好。看得出来您是一个既上心又有能力的好祖母。之前都是您一人照顾孩子,孩子和您形成了很好的默契。妈妈的失业打破了原来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你俩之间的矛盾让您倍感压力。或许您自己也知道,可能是因为孩子妈妈失业本身给她带来的压力让她更容易有些情绪化,因而较难冷静地和您相处。是否可以考虑在你们二人独处的时候关心关心她,给你们自己创设母女时光,或许会有一些帮助。其次,您也可以考虑做一些让步,既然她待业在家,那就让她多照看孩子,正好给您自己放放假。这种彼此不干涉的方式虽然可能会打乱孩子原来的规矩或习惯,但至少可以缓和家庭关系,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可能和习惯的维系同样重要。您觉得呢?
作者简介
蔺秀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注册督导师、咨询师,资深家庭治疗师。 江永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候选人。
-
故事药丸
¥32.3¥75.0 -
我家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11.3¥42.0 -
教育十讲: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世界
¥11.2¥36.0 -
正面管教-修订版
¥19.0¥38.0 -
孩子与学校
¥9.0¥30.0 -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9.4¥38.0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11.6¥35.0 -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15.6¥52.0 -
致父亲
¥22.4¥68.0 -
学习没有那么难(全3册)
¥32.0¥89.0 -
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14.9¥55.0 -
看见孩子 洞察、共情与联结
¥38.4¥59.0 -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Ⅲ)
¥22.5¥50.0 -
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11.5¥35.9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2021版
¥12.4¥46.0 -
自驱型成长
¥17.2¥35.0 -
可怕的2岁,麻烦的3岁
¥17.1¥42.8 -
家庭的觉醒:养育自主、坚韧和有察觉力的孩子
¥28.3¥48.8 -
养育男孩: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沟通法
¥14.3¥39.8 -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力
¥12.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