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瑞麟思想研究

贺瑞麟思想研究

1星价 ¥33.4 (3.8折)
2星价¥32.6 定价¥8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534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9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20353472 ; 978-7-5203-5347-2

内容简介

该书对晚清关中理学巨擘贺瑞麟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研究。贺瑞麟师从清代关学大儒李元春,他与山西芮城薛于瑛、陕西朝邑杨树椿并称“关中三学正”。他毕生尊崇程朱理学。主张性与天道相统一,返本复性是根本。通过格致实功,穷究人伦事物之理。他批判程朱之外的其他一切学术,目的是为了正本清源。他的经世致用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力倡重建社会秩序。他在政治上提出大儒为政;经济上强调以正经界等方式恢复农业生产;文化上积极推行重视古礼教化。 贺瑞麟思想的落脚点在教育教化。他一生致力于书院建设,耕耘不辍。主持刊印了大量理学经典,汇集成《清麓丛书》,成为研究关中理学重要的文献史料。 于右任曾指出“关中学者有两大系;一为三原贺复斋先生瑞麟,为理学家之,一为咸阳刘古愚先生光蕡,为经学家之。”通过晚清关学两大领军人物的比较得出,前者是在明道中救世,坚守儒学正统,力求通过教化实现重建社会的伦常秩序。后者在救世中明道,创办实业以实现富民强国的目的。贺瑞麟对关学及关学史的传承与发展所起作用不容忽视。作为一名乡贤,他在地方社会发挥的教化功能值得当今借鉴。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原因
二 研究综述
三 选题意义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方法

**章 贺瑞麟的学思历程和思想渊源
**节 晚清关中的时代背景
一 晚清关中的社会背景
二 晚清关中的学术背景
三 晚清关学的主要侧重点
第二节 贺瑞麟生平及学思历程
一 人生转折:由为学科举至弃学科举的转变(1824-1852)
二 求道明志:尊程朱,习古礼(1853-1864)
三 经世务实,讲学传道(1865-1893)
第三节 贺瑞麟的思想渊源
一 张载关学对贺瑞麟思想的影响
二 程朱之学对贺瑞麟思想的影响
三 师友之学对贺瑞麟思想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点:贺瑞麟的理学思想
**节 贺瑞麟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天性本原
二 格致实功,涵养要法
三 身伦交修,出处合道
第二节 贺瑞麟对其他学术的批判
一 圣学内涵及渊源
二 贺瑞麟对陆王心学的批判
三 贺瑞麟对汉学的批判
四 贺瑞麟对科举的批判
第三节 贺瑞麟理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 心术、学术和治术相统
二 以“礼”贯通其思想与实践
三 经学思维突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心:贺瑞麟的理学思想在经世教化中的延伸
**节 重建乡间社会秩序
一 关注民族、政治问题
二 社会经济问题
三 风俗、教化问题
第二节 倡导乡间古礼
一 贺瑞麟倡导古礼的缘由
二 贺瑞麟礼教实践中的例证
三 对贺瑞麟礼俗观的基本认识
第三节 贺瑞麟编纂《三原县新志》——礼教思想的缩影
一 《新志》纂修背景及概况
二 《新志》主要内容
三 《新志》的特征及意义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落脚点:贺瑞麟的理学思想在教育中的延伸
第五章 明道与救世:对贺瑞麟思想的反思
附录 贺瑞麟年谱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贺瑞麟思想研究》:  三 书院教育  书院是历代民间教育的主要阵地。明清时期,陕西各地书院较为发达。贺瑞麟所在的三原县,明清时期就先后创立了学古书院、宏道书院、正谊书院、嵯峨精舍、清麓精舍等,此外周边还有关中书院、烟霞草堂、芸阁书院、鲁斋书院等,书院规模不一,主导思想也略有差异。但在传承关学、沿承关中躬行礼教之风、振兴地方文化思想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打通西北边陲与内地的思想文化交流与传播方面,这些书院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贺瑞麟毕生的精力没有离开书院,早年求学于宏道书院,后师从李元春,42岁时出师,先后主讲于学古书院、正谊书院、清麓精舍、鲁斋书院等地,书院是他安身立命的主要场所。在此他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可以找到切磋学问的师友;可以看到儒学正脉的薪火相传。这里是他教育学生、推演古礼、教化百姓、敦化风俗的文化策源地;这里也是他与门生一道传承、传播关学的发源地。  贺瑞麟认为虚夸敷衍是导致当今士人为学不精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学首要在读书,而当今士人已不愿读书,即使读书又找不准求学路径,面对经典又不知如何着手,不能沉潜反复,极易误入浮华辞章之学,与圣学南辕北辙。因此,贺瑞麟尝曰:“孟子曰:‘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朱子曰:‘曲艺且然,况圣人之道乎?’然则学之有规,亦断乎不可少者矣。”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普通技艺尚需如此,求得圣人之道就更少不得挈矩之道。如《大学》有三纲领八条目提纲挈领,成为后世学习的章程。贺瑞麟指出,晚清关中,学术上日渐多元繁杂,学者很容易不知所措或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有悖于为学之道。如何能使学者迷途识归,“不陷于虚无不流于功利,不矜于博杂僻怪,不炫于文采词华,岂非斯学之厚幸欤!”他十分清楚地看到科举取士已是鄙陋百出,国家很难求得真正人才。“今日无好学术,他日必无好治道。尊示所谓‘吏治民风,枢纽全在学校’,真不易之言也。张宣公有云:‘后世所以不治,皆吾儒讲学不精之故’蒿目时事,又吾辈所当自反。”他希望借助书院讲学,昌明正学,培养能统学术与治术于一身的真儒。  为此,他辑有《信好录》《学规七种》等丛书。《信好录》以辑朱子著述中与为学紧密相关的内容而成。贺瑞麟数十年读朱熹著作,深深地被朱熹的为学之道、立教之本折服,凭借朱熹的谆谆教诲,明白读书要循序渐进,为学要为己之学的根本,他潜心辑录朱子关于读书的论说,且以立志、居敬、穷理、反身四部分编写成册,取“信而好古”而命名为《信好录》,以此来勉励后学者,使有志于圣学之人在读书为学中能有据可循。《学规七种》辑有朱熹的《白鹿洞揭示》、吕东莱的《乾道规约》、高东溪的《修学门庭》、胡敬斋的《续白鹿洞学规》和《丽泽堂学约》、张杨园的《澉湖塾约》和《东庄约语》,以此阐明读书的具体内容和应当遵守的具体规范。  贺瑞麟在稽古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立教之道。在其讲学的书院他设有学约、规约,如《丽泽精舍规约》和《学古书院学约》,这些具体的学约规范,学员只需一项一项去做。重要的是,他能在小处着手,亦能在大处着眼,他跳出学规等具体规范,力求使后学者能从大规模处知晓为学之路径、方法、目的的根本要害。他认为为学要在以下几方面次第通晓,方可做得大学问。  1.审途立志  自古为学首先要识得路途,学术早已不是单一,儒释道并存,仅儒学又有不同学派,晚清关中有远接孔孟之道,主以张载礼教、程朱理学的思想;有主以陆王心学的思想;有凭借儒家经典,谋取科举功名之学;还有清前期遗留下来的训诂考据之学等,只有审清路途,方可不误入歧途,不与圣学背道而驰。要辨别为己与为人之学的区别,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区别,取义与取利的区别,能明白这点就不至于走错路,这是为学的**步。贺瑞麟强调审途,这与他在维护理学正脉,始终严格门户界限的思想相得益彰。  ……

作者简介

  苗彦恺,河南师范大学讲师。2017年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