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78628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37862868 ; 978-7-5378-6286-8

本书特色

深喜,是一切向内看的沉静,是与自己的过去和当下和解,是个体生命从矛盾到自由的飞升。 本书写的是一个外省女孩到榕城福州生活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生存,还有找寻,找寻自我、塑造自我、成为自我的过程,映射出的是一代人相似的成长轨迹。 成长的生命中少不了痛苦、迷茫、犹疑与孤独,同时又不乏欣喜、自足与静定时刻。作者在书中用真挚、细腻、低吟浅唱般的文字一一道出。童年记忆中川南小城的炊烟、晨雾、星夜、蝉鸣,身处东南都市的榕荫、集市、江海、园林。麻辣与鲜甜,乡土与现代,形成有趣的双城对比。 人、空间、时间,相互渗透与交融,共同进化成现在的样子,怎不令人深喜。

内容简介

深喜,是一切向内看的沉静,是与自己的过去和当下和解,是个体生命从矛盾到自由的飞升。本书写的是一个外省女孩到榕城福州生活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生存,还有找寻,找寻自我、塑造自我、成为自我的过程,映射出的是一代人相似的成长轨迹。成长的生命中少不了痛苦、迷茫、犹疑与孤独,同时又不乏欣喜、自足与静定时刻。作者在书中用真挚、细腻、低吟浅唱般的文字一一道出。童年记忆中川南小城的炊烟、晨雾、星夜、蝉鸣,身处东南都市的榕荫、集市、江海、园林。麻辣与鲜甜,乡土与现代,形成有趣的双城对比。人、空间、时间,相互渗透与交融,共同进化成现在的样子,怎不令人深喜。

目录

辑一 骊歌 星夜 骊歌 时光 风烛 红儿 种花人 和罗南一起散步 辑二 花事 花事 有一条溪叫作“磨溪” 古渡 流水之上的村庄 冶山 一树金黄 骑龙坳 心有牧场 在岛上 冬日的海 清晨的闽江 辑三 暖光 暖光 雨花石 千寻 路边野餐 永远的沈从文 山居二题 不老少年 怀念沈丹昆先生 辑四 舌尖 舌尖上的相思 长乐杠面 碧玉卷 街边烤馕 温和的线面 婆婆妈妈 头疼的年夜饭 汤圆说
展开全部

节选

从两年前某个夏日的清晨开始,我如获神启一般突然习惯了早起。 五点多就被窗外透进来的阳光叫醒了,再也睡不着。此前也有早醒的时候,但我总是不甘心浪费清晨的睡眠时光,半梦半醒之间也要在床上翻腾,直到上班前的半小时。那天早上我却放弃了挣扎,一下子翻身起来,简单洗漱一下,出了门。 这个地方我已经住了十来年,却从没有见过它早上五点半的样子。 我居住的是一个非常老旧的小区,没有电梯。从五号楼的楼梯口出来,挤挤挨挨的旧楼之间空出一小块地,有人在空地中央用红砖块围出了一个花圃。那是住在这里的原住民老太太们搭建的,里面种满了她们不知从哪里顺手牵羊薅回来的花草,都是一些不怎么金贵的品种,万年青、金边兰、茉莉以及叶片肥大的野山芋。得益于南方多雨的天气,它们只要有一点泥土一点阳光,根本不用人侍弄也能长得高高兴兴的。我每天上班下班经过这里,此前却从来没有留心过。那天早晨瞥了一眼,才发现那乱蓬蓬的绿色中间还高高地站立着一杆木瓜和一株龙眼。直愣愣的木瓜树,顶上有几张叶片招摇着。叶子下面,当真结了五六个硬邦邦的果实。龙眼树不大,但也是有收成的,因为我曾经看见老头老太太搭个木架子在树下摘龙眼,热闹得很。 这小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建的区政府宿舍楼,砖混结构,水电管道也都裸露在外,墙面的白灰都有些脱落了。周边一丛一丛高高耸立的闪着光的高档住宅和商业大厦已经快把这里包围了。这里是城市中的低洼之地,藏在高楼耸峙的森林当中,说不定哪天政府就会贴出布告,拆迁,走人。 它太老了,连物业也没有,大门也残存半片。但是因为临近学校,所以很多房屋是租给一些陪读的家庭住。一到暑假,许多房子都空了出来。 我们隔壁的和楼下都是陪读家庭,暑假里两个月没有人住,防盗门上贴着自来水公司的欠费通知单;楼下一家的阳台上摆满的绿植也缺水枯死了,只剩下几个空花盆摆在阳台,盆里的泥土被晒得焦干开裂。不过我清楚地知道不出几天,暑假一过,孩子们就会回来了,楼下的阳台上将又盛开金边兰和铜钱草。夜晚的时候也会传出孩子练琴的噪音,或者母亲打骂孩子的哭声吵闹声。 除此以外,也有租给附近的上班族的。有好几次看着陌生的年轻男女从一个门里陆续出来,他们好像是某个公司的业务员,共同租住在这里,老房子房租便宜。经常有送外卖的拎着餐盒咚咚咚地跑上来,发现敲错门,又咚咚咚地跑下去。他们吃完饭后常常将一大堆包装盒放在门口,几天也没有丢弃。也有人懒得很,不愿走下楼,直接把垃圾袋往楼下 扔。一些垃圾随风飞舞,*后飘落在这花圃中。偶尔有个热心的老太太会清理一下,除此之外,这里更像一个荒地。 只有猫儿们喜欢这个地方。 我曾看见楼下老头每天下午六点多用一次性饭盒端了剩饭剩菜下来喂猫,这个时候猫儿们从看不见的角落里冒出来,一只、两只,三只、四只,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老头“哔嘶哔嘶”地唤着,它们就跑出来,头顶着头拼命地吃。老头站在旁边看着,甚至有一两次下大雨,他也撑着把伞站在雨中看着猫儿们吃,一动不动。猫儿们吃得高兴,但是剩下的残汁却没有人收拾,和着污水流得到处都是。 从小区出去,外围还有一片当地人自建的矮房,住的都是没有搬出去的“老福州”。一两间的小平房,不规则地挤在一起,有的年久失修,已经被作为危房封起来了。有的经过翻新,但是却没有排水通道,于是洗衣机里的水就直接从路面排出来,路过的时候要跳着走。早上五六点,已经能闻到白粥的米香从哪一家飘出来。隔着窗户能看到他们餐桌上镂空的塑料盖子下面一碟一碟的小菜,不用看我也知道那是些什么菜,捞砚子、拌空心菜、生菜、炸花生米,或者肉松。这是福州人早餐*常见的配稀饭的菜式。年轻人估计是吃不习惯的,他们早餐就匆匆在路上买包子或者汉堡,边走边吃。只有老人,每天早早地起来熬白粥,然后坐在桌前慢慢吃。 再往外走,才真正出了居民楼。一条三岔小道,一头是立新路、万春巷,另一头是仓山小学、公园路,主干那一头,是麦顶路、麦园路……

作者简介

曾建梅 作家,编辑。1981年生于四川内江,2010年起供职于福州《闽都文化》杂志,任编辑部主任,出版专业中级职称。创作以小说散文为主,有作品发表于《诗刊》《福建文学《满族文学》《读者》等刊物,作品曾获福建省五四新闻奖,福建省文联主办“改革开放四十年”优秀作品奖、福州十邑同乡会主办第九届“冰心文学奖”福州地区优秀作品奖,福州市政府主办茉莉花文艺奖、青云文学奖、凌云文学奖等。2017年出版个人散文集《爱上一座城》,获当年福建省图书馆主办“读吧!福建”推荐好书。2019年赴北京参加鲁迅文学院第36届高研班学习。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